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78,分139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翠觀
微觀
平樂觀
吟觀
觀局
客觀
八觀
觀蠟
觀好
詭觀
直觀
嘉觀
集觀
觀鼎
觀窺
《駢字類編》:翠觀(翠觀)
唐 董思恭 詠霧 蒼山寂已暮,翠觀黯將沈。
《漢語大詞典》:微觀(微觀)
(1).謂以言挑之,窺其意愿。后漢書·李通傳:“ 通 因具言讖文事, 光武 初殊不意,未敢當之。時 守 在 長安 , 光武 乃微觀 通 曰:‘即如此,當如宗卿師何?’”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三年:“上命 皋 先作邊將書以諭之,微觀其趣?!?br />(2).希臘語構詞成分micro的意譯,即“小”的意思,與“宏觀”相對。如:微觀經濟學,微觀世界。
《漢語大詞典》:平樂觀(平樂觀)
(1). 漢 代宮觀名。亦作“ 平樂館 ”、“ 平樂苑 ”。 漢高祖 時始建, 武帝 增修,在 長安 上林苑 。漢書·武帝紀:“﹝ 元封 六年﹞夏,京師民觀角觝於 上林 平樂觀 ?!?span id="tvyankm" class="book">《文選·張衡〈西京賦〉》:“大駕幸乎 平樂 ,張甲乙而襲翠被?!?薛綜 注:“ 平樂館 ,大作樂處也?!?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罷游 平樂苑 ,泛鷁 昆明池 ?!?br />(2). 漢 代宮觀名。 東漢 都 洛陽 , 明帝 取 長安 飛簾、銅馬移 洛陽 西門外,置 平樂觀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洛陽 故城西。文選·張衡〈東京賦〉:“其西則有 平樂 都場,示遠之觀?!?薛綜 注:“ 平樂 ,觀名。” 晉 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下:“ 進 以為然,乃言於上,大發(fā)兵講武於 平樂觀 。”
《漢語大詞典》:吟觀(吟觀)
吟詠觀賞。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之二:“西掖 吳夫子 ,吟觀意遲留?!?/div>
分類:吟詠觀賞
《國語辭典》:觀局(觀局)  拼音:guān jú
看人下棋?!?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二回:「探春便和寶琴下棋,寶釵岫煙觀局?!?/div>
分類:下棋
《國語辭典》:客觀(客觀)  拼音:kè guān
1.外觀。表現(xiàn)在外的威儀風范。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九。李特雄壽勢志》:「毋冉賤,雄妻任養(yǎng)為子,少攻學問,有客觀。」
2.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加上個人意見。如:「既然是為人調解紛爭,就要保有客觀的立場?!?br />3.獨立于意識或精神而存在。相對于主觀而言。如:「人類想要改變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恐怕是辦不到的?!?/div>
《漢語大詞典》:八觀(八觀)
對人的八種觀察方法。呂氏春秋·論人:“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yǎng),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八觀:“八觀者,一曰觀其奪救以明間雜;二曰觀其感變以審常度;三曰觀其志質以知其名;四曰觀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觀其愛敬以知通塞;六曰觀其情機以辨恕惑;七曰觀其所短以知所長;八曰觀其聰明以知所達?!?/div>
分類:八種觀察
《分類字錦》:觀蠟(觀蠟)
禮記:子貢觀于蠟??鬃釉唬嘿n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注:言民皆勤稼穡,有百日之勞。今一日使之宴樂,是君之恩澤,非爾所知。言其大義。
分類:臘日
《漢語大詞典》:觀好(觀好)
(1).猶美觀。墨子·辭過:“其為衣服,非為身體,皆為觀好?!?br />(2).觀察其長處。 漢 王充 論衡·案書:“雖無篇章,賦頌記奏,文辭斐炳……并比以觀好,其美一也?!?/div>
《漢語大詞典》:詭觀(詭觀)
奇觀。 漢 枚乘 《七發(fā)》:“神物恠疑,不可勝言,直使人踣焉,洄闇悽愴焉,此天下恠異詭觀也,太子能強起觀之乎?”
分類:奇觀
《國語辭典》:直觀(直觀)  拼音:zhí guān
不經過理智推理過程,而由感覺或精神直接體驗的一種認識作用。
《駢字類編》:嘉觀(嘉觀)
史記秦始皇紀:皇帝東游巡登之罘,臨照于海,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始。
《韻府拾遺 翰韻》:集觀(集觀)
鹽鐵論:今富者積土成山。列樹成林。臺榭連閣。集觀增樓。
《國語辭典》:觀鼎(觀鼎)  拼音:guān dǐng
覬覦君位。《文選。陸機。五等論》:「故疆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豈劉項之能窺關,勝廣之敢號澤哉?」
分類:覬覦王位
《國語辭典》:問鼎(問鼎)  拼音:wèn dǐng
春秋時,楚莊王征伐陸渾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檢閱軍隊。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莊王便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周雖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弧挂蚓哦橄纳讨苋膫鲊鴮毱鳎f王問鼎有圖謀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覬覦王位,謀取政權;或指謀取最高榮譽、地位?!稌x書。卷九八。列傳。王敦》:「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div>
《漢語大詞典》:觀窺(觀窺)
猶窺視。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我徹上下,細觀窺,到底?!?/div>
分類: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