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王觀(1384年—?),字庭賓,湖廣襄陽府棗陽縣縣坊人。進士出身。湖廣鄉(xiāng)試五十三名。永樂十年(1412年)壬辰科會試四十三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二十五名。后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編撰永樂大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保定府雄縣人。洪武十八年進士。授太谷縣丞,擢監(jiān)察御史。永樂二年擢左副都御史。在左都御史陳瑛與右都御史吳中之間,力求兩面討好。得擢禮部尚書改刑部,遷左都御史。仁宗即位,兼太子賓客。宣德三年以貪污罪戍遼東,死于戍所。
維基劉觀,中書省保定路雄州(今河北雄縣)人。洪武乙丑進士,官至左都御史。洪武十八年(1385年)劉觀中乙丑科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永樂年間,升任左副都御史,當時左都御史陳瑛為人殘忍刻薄,右都御史吳中為人寬和,其在兩人之間則不被排擠,人稱“難能”。明仁宗時期,為太子賓客,后因與其子貪污被明宣宗流放至遼東戍邊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87—1450
【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字經訓。永樂十九年進士。授御史,改嚴州知府。在州嚴防盜,勵學校,勸農桑,奏減織造,以銀代絲稅,民人稱便??伎?yōu)楹鹊谝弧:筮綎|布政使,卒于官。
維基萬觀,字經訓,江西南昌人。明朝官員,官至山東布政使。永樂十九年(1421年),萬觀中進士,年方弱冠。明成祖以其年少,命其還鄉(xiāng)求學。不久,召為監(jiān)察御史,改浙江嚴州府知府,任內整理治安,鼓勵教育與商業(yè)生產,為百姓所方便。九年考績,全國治行第一。丁憂除服之際,嚴州百姓紛紛上書請求他繼續(xù)留守,而金州、衢州百姓亦紛上章乞任。朝廷因此為異,任他為平陽府知府,政績卓著。當時有靈芝生長在堯祠棟上,士兵百姓均稱其為他的德化所至。他只稱自己是奉職,與靈芝之事無關。任期滿后,升任山東布政使,卒于任上。
人物簡介
維基姚觀,號盥齋,江西建昌府南城縣人,進士出身。嘉慶六年,登進士,授福建寧德縣知縣。署惠安,復回寧德縣知縣。因政績升任永春直隸州知州,署興化府知府。道光七年,署泉州府知府,十一月卸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游詠錄》。
全粵詩·卷八三鄧林,初名彝,字觀善,又字仕齊。新會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一三九六)舉人,歷貴縣教諭、南昌教授。秩滿,試高等,遷吏部主事。明宣宗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居杭州,學士大夫多從之游。后放歸田里,卒。著《退庵遺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二有傳。鄧林詩,以天津圖書館藏清鈔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二六)《退庵鄧先生遺稿》為底本。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初名觀善,字士齊,新會人。洪武丙子,以明經中鄉(xiāng)舉,自南昌教諭擢吏部驗封主事,太宗改今名。坐累戌保安,尋赦還,居杭州。有湖山游詠錄、退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三林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新會人。洪武丙子舉人,授貴縣教諭。永樂中,改南昌教授,擢吏部主事。宣德中,坐法戍保安。遇赦,晚居杭州。有《湖山游詠錄》、《退庵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90—1471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人,初字尚賓,改字允巽。宣德中以儒士薦舉,為柳升家塾師。升死,特旨授觀訓導,仍館柳家。明列侯之第有訓導者,自觀始。歷監(jiān)察御史,升廣西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一作馬觀。明浙江會稽人,字宗道,號會稽山樵。天方教(伊斯蘭教)徒。以“善通譯番語”,于永樂、宣德間三次從鄭和通使西洋。有《瀛涯勝覽》一卷,記所歷各國情事。書初成于永樂十四年,其后續(xù)有修訂。
人物簡介
簡介朝鮮人。元昊(??,1397年—1463年),字子虛,號觀瀾、霧巷,朝鮮王朝時期文人、政治家,為生六臣之一。本貫原州元氏。其父元憲,為國子監(jiān)進士,亦為原州元氏之祖。世宗在位期間文科及第,文宗在位期間,任集賢殿直提學。1455年,端宗被世祖篡位,并被流放到寧越。他不顧危險,前去流放地問候端宗。1457年,端宗被世祖逼迫自殺后,他辭官退隱,回到原州。世祖以戶曹參的官職希望他重新出山,被他拒絕,隱居直至逝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97—1450
【介紹】:
明鳳陽府定遠人,字文輝。初名儼,字可觀。沐晟子。幼嗣公爵,居京師。叔父沐昂卒,以總兵官襲晟封爵,至鎮(zhèn)。正統(tǒng)十三年,思任發(fā)之子思機發(fā)復據(jù)孟養(yǎng),王驥率軍討之,斌為后距,督餉無乏。卒謚榮康。
人物簡介
維基周觀,字公望,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進士出身。永樂十八年(1420年)庚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舉人。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六名。官至大理寺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池州府建德人。宣德中以貢為永川知縣。廉能愛民,以課最當升官,民一再乞留,乃留任六載。后遷云南按察僉事。
人物簡介
維基陳方(1404年—?),字正觀,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人,民籍。進士出身。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名。正統(tǒng)十年(1445年)乙丑科會試第六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四十一名。
人物簡介
維基楊觀(1406年—?),字尚賓,四川成都府新都縣人。四川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會試第一百三十四名,三十七歲時成為正統(tǒng)七年壬戌科第三甲第六十一名進士。天順元年(1457年)任福建松溪縣知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慧觀。別號息庵。胡忠簡公銓之后也。依青原虛白鏡公為沙彌。青原深山中鄉(xiāng)。先生陳宗舜。時來寓靜。師事之甚謹。日暮受教。繇是博通文學。既長。剃落游方。從名德啟發(fā)。沛然有所悟入。拄杖之跡。幾遍寰中。居蜀最久。蜀獻王供養(yǎng)之。嘗曰。此真道人也。府寮多老成名士。皆下禮于師。正統(tǒng)改元。初至北京。尊信者合力。建一剎于城之東北隅。居之。參謁問道者。履滿戶外。一日楊東里。造其室見函香施供相繼踵。因戲之之云。如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何。師徐曰。學人假是致其誠。吾不可卻。公何異焉。及入視之。蕭然無長物。惟忠簡公。及楊忠襄。楊文節(jié)。胡剛簡四公。遺像在焉。東里又云。不猶滯于相乎。師曰。之數(shù)公。名德相高。皆山川之毓靈。國家之元氣。且胡楊世好。是四紙。吾先人所寶。吾敢忽諸。東里嘆曰。師好賢重德如此。豈尋嘗離倫絕類。自詭欺世。以為高者之倫哉。未幾坐脫去。善信塔而祀之以屋。有語錄一帙。東里為書其首行之。
人物簡介
維基劉觀(1407年—?),字文光,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進士出身。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八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九十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