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證 → 證證”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驗見(驗見)
猶見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祖:“官笞 李 , 李 以實告。而事無驗見,莫可質憑,遠近搜羅,則絶匿名蹟。”
分類:見證
《漢語大詞典》:保中
在買賣或債務契約上做見證并擔保契約執(zhí)行的第三人。《老殘游記》第十九回:“ 陶三 仍然不肯,説:‘除非 許大 寫上保中。’”
《國語辭典》:作證  拼音:zuò zhèng
當保證人;證實。如:「我可以作證,這篇文章確實是他寫的。」
分類:作證見證
《漢語大詞典》:鑒證(鑑證)
亦作“鑒證”。 猶見證。 郭沫若 《歸去來·由日本回來了》:“我在心中高呼千萬遍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之名以為鑒證,金石可泐,此志不渝?!?/div>
分類:見證
《漢語大詞典》:作保見(作保見)
擔保,作見證。 唐 寒山 《拾得》詩之十二:“為他作保見,替他説道理?!?/div>
分類:擔保見證
《漢語大詞典》:中見人(中見人)
居中為雙方作見證的人。《金瓶梅詞話》第四二回:“憑中見人 孫天化 、 祝日念 作保?!?/div>
分類:雙方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