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8詞典 1分類詞匯 187
《漢語大詞典》:邪見(邪見)
佛教指無視因果道理的謬論。泛指乖謬不合理的見解。大乘起信論:“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yuǎn)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span id="bdgx5z6"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邪心不要亂施程,邪見直須旋改更?!?清 沈大成 《讀〈通典·職官〉》:“ 末摩尼 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yán)加禁斷?!?/div>
《國語辭典》:演說(演說)  拼音:yǎn shuō
1.推演其說?!吨軙?。卷四五。儒林傳。熊安生傳》:「公正于是具問所疑,安生皆為一一演說,咸究其根本。」《老殘游記》第一一回:「我且把那北拳南革再演說一番。」
2.向大眾講述自己對于某個問題的見解?!段拿餍∈贰返谝痪呕兀骸杆麄冎T公一定要賤內(nèi)前去演說,卻不過諸公的雅愛。」也作「演講」。
《漢語大詞典》:顓愚(顓愚)
(1).愚昧,笨拙。 唐 陳子昂 《上軍國機(jī)要事》:“乃被逆賊詐造官軍文牒,誣召 懷昌 。 昌 等顓愚,無備陷沒?!?宋 司馬光 《謝胡文學(xué)惠水牛圖二卷》詩:“所嗟性顓愚,雅不曉佳畫?!?清 劉大櫆 《程易田詩序》:“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時,常思以澤及斯民為任。”
(2).愚昧笨拙的見解。謙詞。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越鐸〉出世辭》:“灌輸真知,揚表方物,凡有知是,貢其顓愚,力小愿宏,企于改進(jìn)?!?/div>
《國語辭典》:高見(高見)  拼音:gāo jiàn
1.高明遠(yuǎn)大的見解?!堆θ寿F征遼事略》:「帝要平遼論,想足下必有高見。」《文明小史》第三二回:「馮主事聽了,歡喜非常,佩服乃兄高見?!?br />2.尊稱別人的意見。如:「有何高見,請大家提出來?!?/div>
《國語辭典》:抗議(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對他方的意見或措施作反對的表示?!逗鬂h書。卷六四。盧植傳》:「群僚無敢言,植獨抗議不同?!?br />2.持論正直?!逗鬂h書。卷四三。何敞傳。論曰》:「樂、何之徒抗議柱下,故能挾幼主之?dāng)?,剿奸回之偪?!?/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持(執(zhí)持)
(1).握持;掌握;控制。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諸侯拘迫 漢 制,牧相執(zhí)持之也?!?宋 程大昌 演繁露·古爵羽觴:“蓋通身全是一爵也,惟右偏著耳,以便執(zhí)持,如屈巵然?!?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必發(fā)揮自性,而脫觀念世界之執(zhí)持。”
(2).操守。明史·唐胄傳:“ 胄 耿介孝友,好學(xué)多著述,立朝有執(zhí)持,為 嶺南 人士之冠?!?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四·王東皋:“ 湯陰 王東皋 ,官文選郎中,清介有執(zhí)持,為本朝吏部第一。”
(3).指所堅持的觀念見解。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大臣被論:“又彈 李晉江 諸疏,往往指其學(xué)問之僻,執(zhí)持之拗,全是 王介甫 ?!?br />(4).謂拘泥,固執(zhí)。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擬播布美術(shù)意見書》:“沾沾於用,甚嫌執(zhí)持?!?/div>
《漢語大詞典》:一孔
(1).一個洞穴或洞眼。《淮南子·泰族訓(xùn)》:“事有鑿一孔而生百隟,樹一物而生萬葉者?!?漢 班固 《奕旨》:“一孔有闕,壞頽不振,有似瓠子汎濫之?dāng)?。?span id="wzhe6gt" class="book">《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 晉 郭璞 注:“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翹,橫吹之?!?br />(2).一個來源;一個途徑。管子·國蓄:“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商君書·弱民》:“利出一孔,則國多物;出十孔,則國少物。”《淮南子·原道訓(xùn)》:“萬物之總,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br />(3).比喻見解狹隘片面。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郵政上》:“非鯫生一孔所敢知矣?!眳⒁姟?一孔之見 ”。
(4).數(shù)量詞。多用于窯洞之類的建筑。如:一孔土窯。
《國語辭典》:私見(私見)  拼音:sī jiàn
1.個人的見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遍覽諸儒之說,也有一二私見請教。」
2.個人的成見、偏見。如:「你覺得他很風(fēng)流,我看這純粹是你的私見!」
3.私自謁見?!盾髯?。大略》:「聘,問也。享,獻(xiàn)也。私覿,私見也?!?/div>
《漢語大詞典》:二見(二見)
佛教指古 印度 對人死后的兩種錯誤見解,即“斷見”(謂人死后一切皆無)和“常見”(謂人死后靈魂常住), 唐 實叉難陀 譯本大乘入楞伽經(jīng)卷五:“ 大慧 ,無縛無脫。墮於二見,自心分別,有縛有脫。何以故?以不能知諸法有無故?!?唐 李邕 《岳麓寺碑》:“去二見而入流,率一心而辦事?!?/div>
《國語辭典》:投契  拼音:tóu qì
情意相合?!独蠚堄斡浂帯返谝换兀骸府?dāng)日在揚州與老殘會過幾面,彼此甚為投契。今日無意碰著,同住在一個店里,你想他們這朋友之樂,盡有不言而喻了?!埂段拿餍∈贰返谒牧兀骸傅莿诤浇嫫饺张宸袑W(xué)淹深,他也佩服勞航芥西文淵博,二人因此大家有些仰仗地方,所以見了面甚為投契?!?/div>
《漢語大詞典》:愚管
淺陋;淺陋的見解。自謙之詞。三國志·吳志·是儀傳:“ 儀 對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職,懼於不稱,實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聽?!?南朝 宋 裴駰 《〈史記集解〉序》:“聊以愚管,增演 徐氏 ?!?/div>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br />(2).不同的觀點;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jì):“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xué)《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xué),廣異義焉?!?span id="2tgdvi6" class="book">《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br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一本作“ 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br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fù)九世之讎而滅 紀(jì) , 僖 元年實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
《國語辭典》:成見(成見)  拼音:chéng jiàn
1.心中已固定不易變更的看法?!独蠚堄斡洝返谝话嘶兀骸富蛘呔拐绽细绲臄喾?,也未可知,此刻不敢先有成見。」
2.偏見。如:「他的成見很深?!?/div>
《漢語大詞典》:私說(私説)
私人的見解。管子·任法:“是以私説日益,而公法日損,國之不治,從此產(chǎn)矣。”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上以謙虛為賢,下以傲誕為高,於是私説遂勝而朝廷輕矣?!?/div>
分類:私人見解
《漢語大詞典》:俗見(俗見)
(1).以禮俗相見。《韓詩外傳》卷八:“今來至上國,必曰冠得俗見,不冠不得見。如此,則上國使適 越 ,亦將劓墨文身翦髮,而后得以俗見,可乎?”
(2).一般俗人的見解;淺陋的見識。 蘇曼殊 《慘世界》第九回:“這般道理,一定要心地明白真理,脫除世上種種俗見的人,方才懂的?!?郭沫若 《文藝論集·天才與教育》:“我們也不能和一般俗見茍合,說他是天上的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