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
詞典
1
分類詞匯
5
分類詞匯
軸子
湘劇
漢劇
泗州戲
贛劇
《國語辭典》:
軸子(軸子)
拼音:
zhóu zi
1.貫穿車輪中心,用以使車輪平順轉(zhuǎn)動的圓柱形物件。也稱為「軸兒」。
2.安裝在字畫下端,便于捲起的圓桿。
分類:
弦樂器
安在
字畫
上系
下端
小圓
懸掛
桿兒
來調(diào)
調(diào)節(jié)
高低
《漢語大詞典》:
湘?。ㄏ鎰。?/div>
湖南省 主要劇種之一,分 長沙 湘劇, 衡陽 湘劇、 常德 湘劇等。
分類:
湖南
要劇
劇種
長沙
湘劇
衡陽
《國語辭典》:
漢劇(漢?。 ?span id="ses42uo" class='label'>拼音:hàn jù
一種流行于湖北、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戲曲名稱。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原以秦腔演變來的西皮,及安徽傳來的二黃為主要唱腔,并和徽劇相互影響。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支,對湘、川、贛等戲劇的發(fā)展都有影響。尤其清嘉慶、道光年間,傳入北京,逐漸演變成京劇。伴奏樂器有胡琴、二弦、鼓板等。也稱為「漢調(diào)」。
分類:
湖北
要劇
劇種
流行
《國語辭典》:
泗州戲(泗州戲)
拼音:
sì zhōu xì
流行于安徽淮北一帶的劇種。起初全為男演員,二十世紀起,女藝人逐漸出現(xiàn)。伴奏樂器為牛角梆子和土琵琶。唱詞的規(guī)格嚴謹、形式固定,可單獨唱,亦可聯(lián)唱。曲調(diào)自由,可因人而異。民國三十八年以后,泗州戲音樂變得活潑熱烈,男女都用自然聲,但女腔多在下句末使用向上七度大跳的假聲。曲調(diào)具有清新流暢、活潑優(yōu)美、閃板起唱和連續(xù)切分音等特點。參見「拉魂腔」條。
分類:
安徽
要劇
劇種
《國語辭典》:
贛?。ㄚM?。 ?span id="42me2sq" class='label'>拼音:gàn jù
流行于江西一帶的戲曲劇種。源于明代弋陽腔,清代晚期吸收了彈腔和部分昆腔,成為多聲腔劇種。
分類:
江西
要劇
劇種
弋陽腔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