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豳風(豳風)  拼音:bīn fēng
《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為古豳國的風謠。豳今位于陜西省邠縣南。
《國語辭典》:伊周  拼音:yī zhōu
伊尹與周公。二人并為輔佐之才。《文選。潘岳。西征賦》:「彼負荷之殊重,雖伊周其猶殆?!埂段倪x。陸機。豪士賦序》:「歷觀古今,徼一時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div>
《國語辭典》:伊呂(伊呂)  拼音:yī lǚ
商代伊尹與周代呂尚。二人皆為輔佐君主的賢臣。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出:「自愧才兼文武,慚非伊呂之儔;胸有甲兵,頗讓孫吳之術?!?/div>
《國語辭典》:東人(東人)  拼音:dōng rén
主人?!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今日崔寧的東人郡王,聽得說劉兩府恁地孤寒,也差人送一項錢與他?!埂端卧獞蛭妮嬝?。王祥臥冰》:「不想遇著強賊至,把大官人背剪入山去,……我的東人在那里?」也稱為「東家」、「東翁」。
《漢語大詞典》:東邦(東邦)
(1).古代泛指 齊 魯 (相當今 山東省 )地區(qū)。 唐 許棠 《送劉校書游東魯》詩:“內閣勞讎校,東邦忽縱游?!眳⒁姟?東魯 ”。
(2).指 日本 。在我國之東,故稱。 郭沫若 《瓶》詩之二二:“郵差過了兩遍了,送來了些東邦的時報?!?/div>
《國語辭典》:蔽芾  拼音:bì fèi
茂盛的樣子?!对娊?jīng)。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顾?。朱熹《詩集傳。卷一。召南。甘棠》:「蔽芾,盛貌?!?/div>
《國語辭典》:毛公  拼音:máo gōng
人名。戰(zhàn)國時趙國的處士,生卒年不詳,藏于博徒,和信陵君結交。
《漢語大詞典》:毛薛
戰(zhàn)國 時 趙 處士 毛公 與 薛公 的合稱。 毛公 藏于博徒, 薛公 藏于賣漿家。 魏 公子 信陵君 客 趙 ,聞二人名,折節(jié)往從之游。后 秦 兵攻 魏 , 信陵君 不歸,二人力勸其歸救 魏國 ,終于大破 秦 軍。事詳史記·魏公子列傳。后亦泛指有才能而受到器重的布衣之士。 唐 李白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卻之武陵立馬贈別》詩:“ 邯鄲 能屈節(jié),訪博從 毛 薛 ?!?清 陳維嵩 《滿江紅·秋日經(jīng)信陵君祠》詞:“我詎不如 毛 薛 輩,君寧甘與 原 嘗 亞?”
分類:處士毛公
《漢語大詞典》:毛傳(毛傳)
《毛詩故訓傳》(一作《毛詩詁訓傳》)的簡稱。為 漢 人訓釋詩經(jīng)之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三十卷,但言 毛公 作,未著其名。 東漢 鄭玄 詩譜稱“ 魯 人 大毛公 為《詁訓傳》於其家, 河間獻王 得而獻之,以 小毛公 為博士?!敝?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始言 大毛公 為 漢 魯國 人 毛亨 , 小毛公 為 漢 趙國 人 毛萇 。后世因以《故訓傳》為 毛亨 作,亦有以為乃 毛萇 作或 毛亨 作而 萇 有所增益者。其詁訓大抵本先 秦 學者的意見,保存了許多古義,雖有錯誤,但仍為研究詩經(jīng)的重要文獻,通行的《十三經(jīng)注疏》即采用《毛傳》。 東漢 鄭玄 《毛詩傳箋》及 唐 孔穎達 毛詩正義,為箋釋疏解《毛傳》之作。 清 代研究《毛傳》,著名的有 陳奐 的詩毛氏傳疏和 馬瑞辰 的毛詩傳箋通釋。參閱 王國維 《觀堂集林別集·書〈毛詩故訓傳〉后》
分類:著錄
《漢語大詞典》:毛子檄
后漢書·劉平王望等傳序:“ 廬江 毛義 少節(jié) ,家貧,以孝行稱。 南陽 人 張奉 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 義 守令, 義 奉檄而入,喜動顏色。 奉 者,志尚士也,心賤之,自恨來,固辭而去。及 義 母死,去官行服……后舉賢良,公車徵,遂不至。 張奉 嘆曰:‘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為親屈也。斯蓋所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者也。’”后因以“毛子檄”為孝子不貪利祿,只為養(yǎng)親而出仕之典實。 明 高啟 《送倪雅》詩:“交游結深歡,離別生遠念。聊持 毛子 檄,暫脫 劉生 劍?!?/div>
《國語辭典》:鎬京(鎬京)  拼音:hào jīng
古地名。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灃河東岸,簡稱為「鎬」。為周武王建都的地方。也稱為「西都」、「宗周」。
《漢語大詞典》:方召
亦作“ 方邵 ”。 西周 時助 宣王 中興之賢臣 方叔 與 召虎 的并稱。后借指國之重臣。宋書·王鎮(zhèn)惡傳:“﹝ 鎮(zhèn)惡 ﹞實捍城所寄,國之 方 邵 也?!?隋 盧思道 《勞生論》:“ 方 邵 重臣,外揚武節(jié)。” 唐 李華 《盧中郎齋居記》:“廟堂有風力之臣,征鎮(zhèn)皆 方 召 之老?!?span id="gtsoeq7" class="book">《舊唐書·太宗紀上》:“ 周宣 驅馳 方 召 ,亦能制勝 太原 。”
《國語辭典》:頖宮(頖宮)  拼音:pàn gōng
周代諸侯的學宮?!抖Y記。王制》:「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挂卜Q為「泮宮」。
《國語辭典》:周頌(周頌)  拼音:zhōu sòng
《詩經(jīng)》三頌之一,三十一篇,為周初宗廟樂歌。
《國語辭典》:臨雍(臨雍)  拼音:lín yōng
古稱天子親臨視學。《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登臺觀云,臨雍拜老?!?/div>
《國語辭典》:二周  拼音:èr zhōu
1.西周、東周二代?!段倪x。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馀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固?。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然而鄒魯舊邦,臨淄遺俗,俱穆二周之化?!?br />2.兩年?!段倪x。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自我離群,二周于今?!?/div>
《漢語大詞典》:少正
古官名。 西周 始置。為六卿之長“正”的副職。書·酒誥:“厥告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茲酒。” 孫星衍 疏:“少正者,正人之副?!?span id="ryxr1ma" class="book">《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夏, 晉 人徵朝於 鄭 , 鄭 人使少正 公孫僑 對?!?杜預 注:“少正, 鄭 卿官也?!?宋 鄧名世 《古今姓氏書辯證》卷三三:“ 周 制六官之長曰正,則其貳謂之少正?!?/div>
《國語辭典》:官學(官學)  拼音:guān xué
古時由政府設立,教育官吏子弟的學校。如清朝設有八旗官學。
《漢語大詞典》:禹鼎
(1).傳說 夏禹 以九牧之金鑄鼎,上鑄萬物,使民知何物為善,何物為惡。左傳·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明 沈德符 野獲編·釋道·毀皇姑寺:“觀 世宗 屢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鏡?!?清 趙翼 《題稚存萬里荷戈集》詩:“即今一卷《荷戈》詩,己如 禹 鼎鑄魅魑。” 清 何世麟 《感賦》詩:“ 越 裳依舊防 倭 寇, 禹 鼎何時鑄 漢 奸?!?br />(2).即九鼎。傳說 禹 鑄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國家領土、政權。 陳毅 《贛南游擊詞》:“賊子引狼輸 禹 鼎,大軍抗 日 渡 金沙 ?!?br />(3). 西周 晚期青銅器。 宋 代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等書著錄,稱為“穆公鼎”。銘文二○五字,記述 禹 以 武公 的兵車百輛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隨 周 王作戰(zhàn),俘獲 鄂侯 事。1942年 陜西 岐山 又出一鼎,與 宋 代著錄相同,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