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0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分類詞匯(續(xù)上)
盤頭氐
澎浪磯
十堰市
水簸箕
視同秦越
三十二天
三說法
三江并流
毛里塔尼亞
墚塬
老羊皮
《漢語大詞典》:盤頭氐(槃頭氐)
我國古代西北少數(shù)民族氐族的一支。周書·蘇椿傳:“其年,破 槃頭氐 有功,除散騎常侍,加大都督?!?/div>
《國語辭典》:澎浪磯(澎浪磯)  拼音:péng làng jī
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縣,北與小孤山相對。也稱為「彭郎磯」。
《漢語大詞典》:十堰市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當(dāng)山北麓、襄渝鐵路線上。1970年設(shè)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個堰得名。人口44.4萬(1995年)。為新興的汽車工業(yè)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車制造廠。
《漢語大詞典》:水簸箕
(1).人力車乘客座位下供腳踏的部分。 老舍 《駱駝祥子》一:“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著車把上的發(fā)亮的黃銅喇叭。”
(2).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區(qū)為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地上寬而淺的溝中,修筑一道或數(shù)道平頂土埂,形似簸箕,故稱。 申躍中 《一盞抗旱燈下》:“水簸箕里的水嘩嘩地流著?!?/div>
《國語辭典》:視同秦越(視同秦越)  拼音:shì tóng qín yuè
古時秦國位居西北,越國位居?xùn)|南,相距極遠(yuǎn)。視同秦越指將事情看得與自己毫不相干。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八出:「忠懷一片憑誰說,怎忍得視同秦越?!?/div>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天
(1).佛教小乘有部稱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為三十二天。法苑珠林卷五:“如《婆沙論》中説,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
(2).道教稱東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二天。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老氏玄談》:“三十二天:黃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舉文天、摩夷天、越衝天、蒙翳天。已上為東方八天。和陽天、恭華天、宗飄天、皇笳天、堂曜天、端靜天、恭慶天、極瑤天。已上為南方八天??讜N天、皇厓天、極風(fēng)天、孝芒天、翁重天、江由天、阮樂天、曇誓天。已上為西方八天。霄慶天、元洞天、妙成天、禁上天、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賈奕天。已上為北方八天。”
《漢語大詞典》:三說法(三説法)
宋 乾興 以來,西北兵餉不足,募商人輸納芻粟,官府給券,而以茶償之。后又益以東南緡錢、香藥、犀齒,謂之三說法。 天圣 元年曾罷此法,后又一度復(fù)行。見宋史·食貨志下五。 宋 范仲淹 《奏論陜西兵馬利害》:“或聞以三説之法可以備邊……縱許於 陜西 河?xùn)|路 以三説入中,既緣客商未多,且可少助糧草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三江并流
在云南省西北部。分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個景區(qū)。面積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質(zhì)景觀神奇奧妙,雄、奇、險、秀,引人入勝。為全國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
《漢語大詞典》:毛里塔尼亞
西北非國家。臨大西洋。面積118.5萬平方千米。人口200萬(1989年)。首都努瓦克肖特。境內(nèi)大部分為撒哈拉沙漠。熱帶沙漠氣候。居民大多從事農(nóng)牧業(yè)。采礦業(yè)重要,主要出口鐵礦砂。
《漢語大詞典》:墚塬
墚與塬的合稱。我國西北黃土地區(qū)經(jīng)流水沖刷而形成的溝谷和嶺岡。 魏鋼焰 《寶地--寶人--寶事》:“ 雒南縣 有個以 白塬 為中心的四十里墚塬,土地瘠薄,水源極缺。”
《漢語大詞典》:老羊皮
毛粗皮厚的劣等羊皮。北方、西北等地區(qū)的農(nóng)牧民多用以制衣,且不掛面子。 張恨水 《啼笑因緣》第二二回:“只見她將身一縱,爬到樹上去,就在樹上取下一個包袱卷,打了開來,正是三件老羊皮光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