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黼裳
繡有黑白斧形的下裳,王的祭服。書·顧命:“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蔡沉 集傳:“ 呂氏 曰,麻冕黼裳,王祭服也。”大戴禮記·五帝德:“ 黃帝 黼黻衣,大帶黼裳?!?/div>
《駢字類編》:布裳
左傅:左司馬戍及息而還,敗吳師于雍澨,傷。初司馬臣闔廬,故恥為禽焉。謂其臣曰:誰能免吾首?吳句卑曰:臣賤,可乎?司馬曰:我實失子,可哉?三戰(zhàn)皆傷,曰:吾不可用也已。句卑布裳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史記禮書: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彫敝。 宋書:劉穆之、傅高祖克京城,問何無忌曰:急須一主簿,何由得之?無忌曰:無過劉道民。高祖曰:吾亦識之。即馳信召焉。穆之視不言者,久之。既而反室壞,布裳為绔,往見高祖。高祖謂之曰:我始舉大義,方造艱難,須一軍吏甚急,卿謂誰堪其選?穆之曰:貴府始建,軍吏實須其才,倉卒之際,當略無見踰者。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濟矣。
《漢語大詞典》:裳帷
亦作“ 裳幃 ”。
(1).帷裳,即車圍子。禮記·雜記上:“﹝諸侯﹞其輤有裧,緇布裳帷,素錦以為屋而行?!?孔穎達 疏:“緇布裳帷者,輤下棺外,用緇色之布以為裳帷以圍繞棺也?!?孫希旦 集解:“輤者,載尸車飾之總名,若分而言之,則蓋於上者為輤,屬於輤而四垂者為裧,周於四旁者為裳帷,在輤之內(nèi),周於尸者為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春官·巾車》“皆有容蓋”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容,謂幨車。 山 東謂之裳幃,或曰幢容?!?孫詒讓 正義:“《士昏禮》云‘婦車有裧’注云:‘裧,車裳幃。周禮謂之容車,有容則固有蓋。’……幃即帷之借字?!?br />(2).即帷堂。古行喪禮時設(shè)于堂上用以分隔內(nèi)外的帷幕。 唐 李翱 《祭獨孤中丞文》:“入君之戶,但有裳帷,思與君言,不見容儀?!眳⒁姟?帷堂 ”。
《國語辭典》:帷堂  拼音:wéi táng
有喪事時,設(shè)帷幕于堂上,吊喪者只可在幕外?!抖Y記。檀弓上》:「尸未設(shè)飾,故帷堂,小斂而徹帷?!埂蹲髠?。文公十五年》:「聲己不視,帷堂而哭?!?/div>
《駢字類編》:綠裳(綠裳)
宋 陳與義 拒霜 濃露濕丹臉,西風吹綠裳。
《漢語大詞典》:蹇裳
揭衣;用手提起衣裳。蹇,通“ 褰 ”。莊子·山木:“蹇裳躩步,執(zhí)彈而留之。”《楚辭·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蹇裳而濡足。” 洪興祖 補注:“蹇,蓋讀若褰,謂摳衣也?!?span id="le1ldpc" class="book">《鏡花緣》第四十回:“太后因《內(nèi)則》有‘不涉不撅’之訓,蓋言婦人不因涉水則不蹇裳,是婦女之體,最宜掩密,其尸骸尤不可暴露。”
《分類字錦》:秋裳
鮑照 魏粲縫秋裳,趙艷習春歌。
分類:
《駢字類編》:裘裳
禮記曲禮:童子不衣裘裳。注:裘大溫,消陰氣,使不堪苦。不衣裘裳,便易 魏收祭荊州刺史陰道方文:昔猶肢體,與子裘裳;今其往也,生死殊方。
《韻府拾遺 陽韻》:制裳
詩: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制亦作制。梅堯臣凌霄花賦:或制裳于騷客,或登歌于樂章。
《國語辭典》:甲裳  拼音:jiǎ cháng
皮革制的戰(zhàn)袍。腰以上稱為「甲衣」,腰以下稱為「甲裳」。《周書。卷二九。耿豪傳》:「沙苑之戰(zhàn),豪殺傷甚多,血染甲裳盡赤?!埂端问?。卷三六五。岳飛傳》:「出入行陣,體被百馀創(chuàng),甲裳為赤?!?/div>
《漢語大詞典》:衾裳
指靈筵被裳。《文選·潘岳〈悼亡詩〉之三》:“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 張銑 注:“言靈筵被裳一已除去,不復重陳設(shè),服制終也。”
《漢語大詞典》:褧裳
即褧衣。《詩·鄭風·豐》:“衣錦褧衣,裳錦褧裳?!?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風》詠褧裳,史稱彤管,纖微之善,載籍猶稱?!?明 何景明 《詠衣》:“雖云異黃里,愿言同褧裳?!眳⒁姟?褧衣 ”。
《漢語大詞典》:褧衣
用枲麻類植物纖維織布制成的單罩衣。古代女子出嫁時在途中所穿,以蔽塵土。《詩·衛(wèi)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毛 傳:“夫人德盛而尊,嫁則錦衣加褧襜?!?鄭玄 箋:“國君夫人翟衣而嫁。今衣錦者,在涂之所服也?!?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春蠶度網(wǎng),綺地應(yīng)紡;秋梭鳴機,織為褧衣?!?明 楊慎 《升庵經(jīng)說·毛詩·褧衣》:“褧衣,或作絅衣,説文作檾衣,儀禮作顈衣,又作景衣,音義并同,皆嫁時在途之衣也。”
《分類字錦》:坤裳
蘇軾 贈朱遜之詩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分類:
《駢字類編》:綺裳(綺裳)
江淹學梁王免園賦見錦衣下。
《漢語大詞典》:衰裳
居喪所服衣裳。儀禮·喪服:“喪服,斬衰裳?!?鄭玄 注:“凡服上曰衰,下曰裳?!?span id="yqofcph" class="book">《禮記·禮運》:“三年之喪,與新有昬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與家僕雜居齊齒,非禮也,是謂君與臣同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閭師》“不績者不衰” 唐 賈公彥 疏:“其婦人不績其麻者,死則不為之著衰裳以罰之也?!?清 袁枚 隨園隨筆·雜記:“他如 費鳳 之故吏,衰麻扶杖, 魏元應(yīng) 之故吏,萬里衰裳,其時服制重其所輕,輕其所重,殊不可解?!?/div>
分類:居喪衣裳
《駢字類編》:裳錦(裳錦)
詩:衣錦褧衣,裳錦褧裳。箋:褧,禪也。蓋以禪縠為之中衣,裳用錦,而上加禪縠焉,為其文之大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