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顧龍裳(1600-1672),初名杋,字稚龍,號瑞黃。清無錫人。允成孫。順治九年歲貢生,授蒙城訓(xùn)導(dǎo),擢孝感知縣。著有《世德堂詩鈔》,祀孝感名宦祠。
人物簡介
維基陳黃裳(?年—1635年),字文伯,一字胥庭,號問庵,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聯(lián)捷甲戌科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十月授山東德州知州,八年卒于任內(nèi)。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4—1674
【介紹】:
清山東萊陽人,字玉叔,號荔裳。順治四年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浙江按察使。順治中,康熙初兩遭誣告,被囚數(shù)年。晚年復(fù)起為四川按察使。工詩,多愁苦之音。與施閏章齊名,稱“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四宋琬,字玉叔,號荔裳,萊陽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戶部主事,歷官四川按察使。有《安雅堂集》及未刻稿《入蜀集》。
詞學(xué)圖錄宋琬(1614-1673) 字玉叔,號荔裳。山東萊陽人。工詩,與施閏章并稱"南施北宋",加嚴(yán)沆、丁澎、陳祚明、張文光、趙賓又有"燕臺七子"之目。其詩以才情雋麗、格合聲諧見稱。其詞有"憂讒"之語,人服其賦情之真摯、用語之蒼古。有《安雅堂全集》。詞集名《二鄉(xiāng)亭詞》。
簡介萊陽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內(nèi)久矣。乃人稱其登臨宴集之暇,好為小詞,甫脫稿,輒為好事袖去。尚書紅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齒頰間云。間讀《安雅堂》所載古文辭,暨各體韻語,絕似昌黎廬陵諸大家,與建安開元時人,不禁嘆曰“美哉,泱泱乎,東海之風(fēng)。于鱗以后,一人而已。”顧以未得讀其詩馀為恨。一日,先生駐驂五茸,得追隨杖履,采莼淀湖,玩月九峰,歷壽夢之遺墟,吊平原之故館。夕陽蔓草,流水寒鴉,相與徘徊不忍去。于是出其奚囊中諸長調(diào)歌之,多商羽之音。秋飆拂林,哀泉動壑,不足喻其崢嶸蕭瑟也。已而置酒名園,銀屏絳蠟,掩映于花榭竹嶼間,檀板紅牙,肉倡絲和,先生復(fù)出其小令,為曼聲歌之,如新箏乍調(diào),雛鶯初囀,尖佻新艷,不數(shù)齊梁《子夜》、《讀曲》諸歌。噫,觀止矣,湖海之作,傖父辛劉;閨帷之制,衙官秦柳。此真子建天人之才,邯鄲生能不為之咋舌汗下乎。余嘗謂之曰“不朽之道,人患其少,公患其多,豈欲占盡文苑諸家耶?抑公以生平風(fēng)波危懼,跋胡疐尾者尚少,而更將深造物之忌耶。”先生為之捫腹微笑而已。康熙己酉暮春下浣,云間年家后學(xué)董俞蒼水題于玉屏梵閣。
清詩別裁集字玉叔,山東萊陽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官浙江按察使。著有《安雅堂集》?!鹩^察天才俊上,跨越眾人,中歲以非辜系獄,故時多悲憤激宕之音。而溯厥指歸,仍不盩于中正,此詩中之變雅也。王新城稱為“南施北宋”,惟愚山足以儷之,洵為定論。
維基宋琬(1614年—1674年),字玉叔,號荔裳,山東萊陽人。明末清初詩人、政治人物。清順治丁亥進(jìn)士,累官浙江、四川按察使。為一代詩宗、清八大詩家之一,亦為南施北宋、燕臺七子、清朝六大家之一。萊陽宋氏世族,六世祖宋黻為明代萊陽的首位進(jìn)士。宋琬之父宋應(yīng)亨為明天啟五年(1625年)進(jìn)士,官清豐知縣。崇禎十六年(1643年),宋應(yīng)亨于清兵陷萊陽時遇害。宋琬自幼聰慧過人,“負(fù)雋才,著聲譽(yù)”,“少能詩,有才名”。曾隨仲兄宋璜游學(xué)京師,與王崇簡、王熙父子相識。亦同姜埰、姜垓兄弟友好。順治四年(1647年)中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累遷吏部郎中。一度因“文字余孽”為逆仆所陷,下獄。順治十八年(1661年),官至浙江按察使??滴踉辏?662年)又因親戚董樵之故,其侄宋彝秉(宋一柄)誣告宋琬與登州于七起義有關(guān),下獄,三年后釋放,流寓江南八年,與宋葷、朱彝尊、王士祿等人詩酒唱和??滴跏荒甏喝嗡拇ò床焓梗文赀M(jìn)京述職,遭逢三藩之亂,不得回程,得知家人皆陷于兵火,憂苦成疾,卒于京城。
人物簡介
維基于四裳。山東青城縣(今屬高青縣)人。明監(jiān)察御史于永清之子。清順治二年(1645年)中式乙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即清代山東首位解元。順治三年(1646年)聯(lián)捷丙戌科進(jìn)士。次年任直隸南宮縣知縣。調(diào)湖廣新田縣。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一李世錫,字帝侯,號霞裳,膠州人。順治辛丑進(jìn)士,官嘉魚知縣。有《綺存集》。
維基李世錫,字帝侯,號霞裳,膠州人,進(jìn)士出身。
人物簡介
維基史鶴齡,字子修,號菊裳。江南溧陽縣人??滴趿辏?667年)中式丁未科二甲第五名進(jìn)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南丹陽人,字黃公??滴醭醣O(jiān)生。與楊維斗、張溥善。工古文,尤工詞。有《紅牙詞》、《皺水軒詞筌》、《載酒園詩話》、《檗齋集》等。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七黃之裳,字坤五,元城人??滴跷煳缗e人,官錦州教授。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吳遵锳,字粹躬,號蓉裳,無錫人??滴跛氖荒旮必暽?。官四川內(nèi)江縣知縣。素工詩文,為蓉湖七子之一,有《奚囊存草》附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98—1785
【介紹】:
清江蘇高郵人,字芙裳,號醴谷。雍正十一年進(jìn)士,入翰林。乾隆元年舉鴻博,授翰林院檢討。歷任福建鄉(xiāng)試正考官,廣東、湖南字政。歸后主鐘山麗正書院。通經(jīng)史,善詩文。有《讀史提要錄》、《半舫齋詩文集》。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惠袞,原名有慶,字漢裳,無錫人,雍正時諸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38—1823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蓉裳,號秋室。乾隆三十一年進(jìn)士,候選知縣。旋與邵晉涵、戴震等五人被薦入翰林院,人稱“五征君”。累遷侍讀學(xué)士。工畫,尤善仕女,時稱“余美人”。旁涉六書、算數(shù)、篆刻之學(xué)。嘉慶間乞歸,歸后出主大梁書院。有《秋室詩鈔》、《憶漫庵剩稿》、《梁園歸棹錄》《百衲琴》。
詞學(xué)圖錄余集(1738-1823) 字蓉裳,號秋室。浙江仁和人。乾隆三十一年進(jìn)士,候選知縣,官至侍講學(xué)士。三十八年,與邵晉涵、周永年、戴震、楊昌霖同薦修《四庫全書》,授翰林院編修,人稱"五徵君。"累遷至侍讀學(xué)士。告歸后,出主大梁書院八載,日以文藝自娛。性醇正高介,尤好引掖后進(jìn)。道光二年,重赴鹿鳴,與潘奕雋兩人,時稱吳越二老先生。博學(xué)多藝,工詩古文詞,尤善畫人物。生平吟詠甚富,有《百吶琴》一卷。歿后,龔麗正刊其《梁園歸棹錄》、《憶漫庵剩稿》二冊,詩詞雜文皆載其中。又有《秋室詩鈔》、《歷代畫史匯傳》。
維基余集(1738年—1823年),字蓉裳,號秋室,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代畫家、藏書家。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進(jìn)士,候選知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裘曰修之薦,與邵晉涵、周永年、戴震、楊昌霖同修《四庫全書》,特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侍講學(xué)士。詩文、書、畫兼擅,尤擅仕女圖,時稱“余美人”。道光二年(1822年)與潘奕雋赴鹿鳴宴。道光三年(1823年)卒。著《秋室集》、《百吶琴》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54—1816
【介紹】:
清江蘇金匱人,字才叔,號蓉裳。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歷官甘肅伏羌知縣、靈州知州,有能名。入為戶部員外郎。工駢文詩詞。有《直率齋稿》、《芙蓉山館詩詞稿》、《芙蓉山館駢體文》等。生卒均在十二月中。
晚晴簃詩匯·卷一○○楊芳燦,字才叔,號蓉裳,金匱人。乾隆丁酉拔貢,官靈州知州,改戶部員外郎。有《芙蓉山館全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760—1804
【介紹】:
清江蘇無錫人,字同叔,一字荔裳。乾隆四十五年南巡時召試賜舉人。授內(nèi)閣中書,旋以文淵閣檢閱入軍機(jī)處行走,從??蛋差A(yù)廓爾喀之役。擢甘肅布政使,調(diào)四川。有《藤華吟館集》、《衛(wèi)藏紀(jì)聞》。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楊揆,字荔裳,金匱人。乾隆庚子召試舉人,內(nèi)閣中書。歷官四川布政使。有《藤華吟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