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云裳(雲(yún)裳)
仙人的衣服。仙人以云為衣,故稱。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太華山》:“其誰游之,龍駕云裳。” 宋 韓淲 《江城子·德久同醉子似出新置佐酒》詞:“天孫應(yīng)為織云裳。試宮妝,問 劉郎 ?!?清 譚嗣同 《別意》詩:“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裳(風(fēng)裳)
李賀 《蘇小小墓》詩:“草如茵,松如蓋,風(fēng)為裳,水為珮?!焙笠浴帮L(fēng)裳”指飄忽的衣裙。 宋 姜夔 《念奴嬌》詞:“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fēng)裳無數(shù)?!?趙樸初 《憶江南·訪緬雜詠》詞之二:“玉管冰絃歌緩緩,風(fēng)裳水袖舞仙仙?!?/div>
分類:飄忽衣裙
《漢語大詞典》:紅裳(紅裳)
(1).紅色衣裳。《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酒至半酣,一紅裳女子滿斟大觥,送與十八姨?!?br />(2).借指美女。 宋 朱熹 《春谷》詩:“紅裳似欲留人醉,錦障何妨為客開。”
《漢語大詞典》:簪裳
冠簪和章服。古代仕宦者所服,因以借指仕宦。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雪刺滿頭:“ 宋璟 《求致仕表》云:‘臣竊祿簪裳,備員廊廟,霜毫生頷,雪刺滿頭?!?宋 蘇轍 《代齊州李肅之諫議謝表》:“臣幼蒙基業(yè),早與簪裳,遭遇先朝,薦更煩使。”
《漢語大詞典》:玄裳
黑色的下衣。國語·吳語:“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
分類:黑色下衣
《國語辭典》:搴裳  拼音:qiān cháng
撩起衣裳。清。呂碧城〈瑞鶴仙。瘴風(fēng)寬蕙帶〉詞:「搴裳步隘,正雨過湍奔石瀨?!?/div>
分類:提起衣裳
《漢語大詞典》:霓裳舞
《霓裳羽衣舞》。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千歌萬舞不可數(shù),就中最愛《霓裳舞》。” 宋 樂史 《柘枝譜》:“ 漢 則《巴渝女舞》, 晉 則《白紵舞》《幡舞》、《肩舞》, 唐 則《霓裳舞》,視《柘枝》舞態(tài)曲調(diào),各有攸勝?!眳⒁姟?霓裳羽衣舞 ”。
《國語辭典》:霓裳羽衣舞  拼音:ní cháng yǔ yī wǔ
一種唐代的宮廷舞。舞者手執(zhí)彩帶,配合〈霓裳羽衣曲〉,表現(xiàn)出縹緲虛幻的仙境。也稱為「霓裳舞」。
分類:舞名舞曲
《漢語大詞典》:垂衣裳
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后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易·繫辭下:“ 黃帝 堯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韓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貴賤,乾尊坤卑之義也?!?漢 王逸 《機(jī)賦》:“帝 軒 龍躍,庶業(yè)是昌。俯覃圣恩,仰覽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漢 王充 論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jìn)元帝表》:“無為稱於華舄,至治表於垂衣?!?唐 高適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前蜀 杜光庭 《賀圣體漸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萬區(qū),恩周品物?!?清 查慎行 《恩賜新刻御制詩集恭紀(jì)》詩之二:“畊鑿萬方民擊壤,簫韶九奏帝垂裳?!?/div>
《分類字錦》:縫裳(縫裳)
詩摻摻女手可以縫裳白居易 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縫裳。
分類:
《漢語大詞典》:袞裳
見“ 袞衣繡裳 ”。
《漢語大詞典》:袞衣繡裳(袞衣繡裳,袞衣綉裳)
亦作“袞衣繡裳”。
(1).畫有卷龍的上衣和繡有花紋的下裳。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詩·豳風(fēng)·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朱熹 集傳:“之子,指 周公 也。”相傳 周公 東征勝利,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后遂用為典故。 宋 曾鞏 《與定州韓相公啟》:“ 韓侯 之鞗革金厄,暫殿方維; 周公 之袞衣綉裳,佇還鈞軸?!?清 方苞 《周公論》:“故破斧缺斨之后,袞衣繡裳駐大師於 徐 兗 之間。”亦省稱“ 袞繡 ”、“ 袞裳 ”。 宋 文天祥 《寶應(yīng)道中》:“征袍共袞繡,夜壁一燈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shè)朝》:“一朵黃云捧御床,醒來魂夢自徬徨;中興不用親征戰(zhàn),才洗塵顏看袞裳。” 劉師培 《〈駢文讀本〉序》:“ 五代 而降,捊類翕觀。裋褐在躬,蒙襲袞裳之名;土硎是飯,因云雕俎可齊。”
(2).借指顯宦。 宋 沈作哲 寓簡卷八:“袞衣繡裳,世俗以為榮,吾不與易也?!币嗍》Q“ 袞繡 ”、“ 袞綉 ”。 宋 王安石 《韓忠獻(xiàn)挽辭》之一:“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綉三朝國有儒?!?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十:“令聞廣譽(yù),常若袞繡;筆力千鈞,常若壯夫?!?/div>
《駢字類編》:荔裳(荔裳)
梁叔敬悼騷賦:服荔裳如朱紱兮,騁變路于奔瀨。
《漢語大詞典》:素裳
(1).白色下衣。古代兇喪之服。亦用于禮服。禮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踰竟,為壇位,鄉(xiāng)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孔穎達(dá)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離君,故其衣、裳、冠皆素,為兇飾也?!?span id="a6hum0o" class="book">《后漢書·輿服志下》:“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br />(2).泛指一般的白衣。 三國 魏明帝 《短歌行》:“厥貌淑美,玄衣素裳?!?清 俞蛟 夢廠雜著·齊東妄言上·胡承業(yè):“移燈就視,弱態(tài)含嬌,倦眸未啟,即 黃 家素裳侍妾也。”
《漢語大詞典》:裂裳
(1).撕裂衣裳。后漢書·輿服志下:“ 樊噲 常持鐵楯,聞 項(xiàng)羽 有意殺 漢王 , 噲 裂裳以裹楯,冠之入軍門,立 漢王 旁,視 項(xiàng)羽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脫耒為兵,裂裳為旗,非戰(zhàn)國之器也?!?br />(2).見“ 裂裳裹足 ”。
分類:撕裂衣裳
《國語辭典》:裂裳裹足  拼音:liè cháng guǒ zú
撕裂衣服包裹受傷的腳。形容趕路的艱辛與急迫?!读簳?。卷一四。列傳。任昉》:「是以耿介之士,疾苦若斯,裂裳裹足,棄之長騖。」
《國語辭典》:帷裳  拼音:wéi cháng
1.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制成,沒有裁剪車縫?!墩撜Z。鄉(xiāng)黨》:「非帷裳,必殺之?!谷龂?。何晏。集解:「衣必有殺縫,唯帷裳無殺也?!?br />2.車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氓》:「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埂逗鬂h書。卷三一。賈琮傳》:「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于州界?!?/div>
《漢語大詞典》:帷墻(帷牆)
亦作“帷墻”。
(1).障隔內(nèi)外的帷幔。如墻,故稱。借指深宮內(nèi)院。呂氏春秋·任數(shù):“十里之間,而耳不能聞;帷墻之外,而目不能見?!?span id="zwewyqi" class="book">《漢書·諸侯王表》:“生於帷墻之中,不為士民所尊?!?三國 魏 阮籍 《達(dá)莊論》:“皆盛僕馬,修衣裳,美珠玉,飾帷墻,出媚君上,入欺父兄。”
(2).指弄臣、妻妾。文選·鄒陽〈于獄中上書自明〉:“今人主沉諂諛之辭,牽於帷墻之制?!?李善 注:“《漢書音義》曰:言為左右便辟侍帷墻臣妾所見牽制。” 李周翰 注:“帷墻,妻妾所居也?!?三國 魏 嵇康 《宅無吉兇攝生論》:“若乃忘地道之博豈,而心制於帷墻,則所見滋褊?!?br />(3).比喻偽裝。 清 黃宗羲 《御史余公墓志銘》:“妖人讖緯,首鼠陰陽,布霧千里,朝士趨蹌。公獨(dú)曰否,抉其帷墻?!?/div>
《分類字錦》:仙裳
拾遺記:瀛洲有鳥如鳳,身紺翼丹,名曰藏珠。每鳴翔而吐珠累斛,仙人常以其珠飾仙裳,蓋輕而耀于日月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