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松裔
謂松樹上的孳生物。 宋 陳仁玉 菌譜·松蕈:“凡物松出,無不可愛。松葉與脂、伏靈、琥珀,皆松裔也。”
《國語辭典》:派裔  拼音:pài yì
派生的支裔?!段宕菲皆?。唐史。卷下》:「那時郭崇韜兼將相之權,豆盧革問之曰:『汾陽王郭子儀本太原人,公世家居雁門,豈其派裔否?』」
分類:派生
《漢語大詞典》:裔末
邊遠之地。 宋 王安石 《原教》:“甚者棄之于市朝,放之于裔末,卒不可以已也?!?/div>
《漢語大詞典》:悠裔
遼遠。 晉 陸云 《逸民賦》:“尋峻路兮崢嶸,臨芳水兮悠裔。”
分類:遼遠
《漢語大詞典》:油裔
飄浮,流動。《藝文類聚》卷一引 晉 楊乂 《云賦》:“東西絡繹,南北油裔,隨風徘徊,流行菴藹。”
分類:飄浮流動
《漢語大詞典》:別裔
旁系子孫。宋史·外國傳六·回鶻:“ 呂鶻 本 匈奴 之別裔,在 天德 西北 娑陵水 上?!?/div>
《漢語大詞典》:凡裔
指平常人家的子孫。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女郎宋若昭》:“鄙薰?jié)伸n粧,不愿歸人,欲以學名家,家亦不欲與寒鄉(xiāng)凡裔為姻對?!?/div>
分類:子孫
《漢語大詞典》:塞裔
指塞外民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縣人 樊衡 ……雖白面書生,有雄膽大略,深識可以軌時俗,長策可以安塞裔?!?/div>
分類:塞外民族
《漢語大詞典》:戚裔
近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兒時三歲,養(yǎng)為己出,使從姓 丁 ,名之 承祧 。于是里中人漸知為白蓮教戚裔?!?/div>
《漢語大詞典》:九裔
指四方邊遠地區(qū)。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方今圣皇御運,世夷道泰,仁及蒼生,惠風遐邁,威肅 鬼方 ,澤沾九裔?!?/div>
《漢語大詞典》:余裔(餘裔)
分支;末流。 宋 朱熹 《〈大學章句〉序》:“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餘裔?!?/div>
分類:分支末流
《漢語大詞典》:裔邑
邊地。 唐 劉禹錫 《楚望賦》序:“予既謫於 武陵 ,其地故 郢 之裔邑,與 夜郎 諸夷錯雜?!?/div>
分類:邊地
《漢語大詞典》:裔姓
同姓后代。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奏議宋本》:“凡在裔姓,讀此尚毋忘公詒厥之心哉?!?/div>
分類:同姓后代
《漢語大詞典》:裔井
荒井。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裔井澂澈,冤靈黲黷?!?/div>
《高級漢語詞典》:裔不謀夏
夷狄不可侵亂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