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00詞典 6分類詞匯 594
共600,分40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碎妝
妝晃
佩蟬
嵌畫
嵌飾
發(fā)帶
新藝術(shù)
象紋
鬢邊牌
銀花榜
英裘
藻率
長飾
羽蓋車
璧羽
《國語辭典》:碎妝(碎妝)  拼音:suì zhuāng
一種古代的裝飾。五代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ㄗ印罚骸钢梁笾埽衷t宮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妝以侍宴?!?/div>
《漢語大詞典》:妝晃(妝晃)
裝飾門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交秋早涼,雖不見及時,幸喜天色卻晴,有妝晃子弟要買把 蘇 做的扇子袖中籠著搖擺?!?王古魯 注:“一作‘裝幌’,北人諷刺專飾外觀的,叫做‘粧幌子’。此處指稱喜歡裝門面的子弟?!?/div>
分類:裝飾門面
《國語辭典》:佩蟬(佩蟬)  拼音:pèi chán
中國古代用來裝飾的蟬形玉器。
《國語辭典》:嵌畫(嵌畫)  拼音:qiān huà
拜占庭時期為裝飾教堂而發(fā)明的方法,是將彩色的石片、玻璃、瓷片等連接成繪畫的圖樣。也稱為「嵌瓷畫」。
《國語辭典》:嵌飾(嵌飾)  拼音:qiān shì
鑲嵌裝飾?!度龂萘x》第四回:「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馀,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div>
分類:鑲嵌裝飾
《國語辭典》:發(fā)帶(發(fā)帶)  拼音:fǎ dài
綁束??、裝飾頭發(fā)用的帶子。
《國語辭典》:新藝術(shù)(新藝術(shù))  拼音:xīn yì shù
西元一八九○到一九一○年間,流行于全歐洲的裝飾藝術(shù)風(fēng)格。圖案多由仿自植物卷須及昆蟲羽翼的波紋構(gòu)成,使造形呈現(xiàn)流動感。多應(yīng)用于建筑、室內(nèi)設(shè)計、珠寶與玻璃器皿設(shè)計等。
《國語辭典》:象紋(象紋)  拼音:xiàng wén
一種裝飾在青銅器上的紋飾。表現(xiàn)象的形態(tài)和長鼻特徵的圖案。盛行在商至西周時代,到春秋戰(zhàn)國時,亦見有單以象頭、象鼻為圖案的象紋。
《國語辭典》:鬢邊牌(鬢邊牌)  拼音:bìn biān pái
古代婦女裝飾鬢發(fā)的飾物。以翠玉制成,一端附著一根簪子,插于鬢上,一端垂著珠串。清。陳維崧〈水調(diào)歌頭。昨夜湔裙罷〉詞:「低約腰間素,少摘鬢邊牌。」
《漢語大詞典》:銀花榜(銀花牓)
以銀鏤花裝飾的匾額。 清 錢謙益 《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背飛并映銀花牓,託宿交棲玳瑁梁?!?錢曾 箋注引神異經(jīng):“ 東明山 有宮,青石為墻,面一門,門有銀牓,以青石碧鏤題云:天地長男之宮。”
《漢語大詞典》:英裘
(1).用白色絲帶裝飾衣縫的皮衣。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毛 傳:“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孔穎達(dá) 疏:“古者素絲所以得英裘者,織素絲為組紃,以英飾裘之縫中。”
(2).指精美的皮衣。 漢 桓寬 鹽鐵論·取下:“衣輕暖、被英裘、處溫室、載安車者,不知乘邊城、飄 胡 代 ,鄉(xiāng)清風(fēng)者之危寒也?!?/div>
《漢語大詞典》:藻率
亦作“ 藻繂 ”。 古代便于附著圭、璋等玉器的裝飾用的墊子。用皮革制成,上面畫雜彩花。左傳·桓公二年:“藻率鞞鞛?!?杜預(yù) 注:“藻率,以韋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 漢 張衡 《東京賦》:“火龍黼黻,藻繂鞶厲?!币徽f,“藻率”為二物。 清 王紹蘭 王氏經(jīng)說·左傳·藻率:“率、帥古多通用,此傳借率為帥,當(dāng)以帥為正字。藻以藉玉,帥以刷玉,明是二物, 杜預(yù) 不知率之為帥,誤以藻率為一?!卑矗?span id="6cyvbe2" class="book">《說文·巾部》:“帥,佩巾也。”
《漢語大詞典》:長飾(長飾)
過分的裝飾。后漢書·桓帝紀(jì):“其輿服制度有踰侈長飾者,皆宜損省?!?李賢 注:“長,音直亮反?!?/div>
分類:過分裝飾
《漢語大詞典》:羽蓋車(羽蓋車)
用翠羽裝飾帷蓋的坐車。《文選·張衡〈東京賦〉》“樹翠羽之高蓋” 三國 吳 薛綜 注:“次車樹翠羽為蓋,如云飛也。今世謂之羽蓋車也。” 晉 葛洪 神仙傳·茅君:“ 茅君 與父母親族別,乃登羽蓋車而去?!?/div>
《漢語大詞典》:璧羽
古代鐘鼓橫架上的裝飾物。 漢 王粲 《太廟頌》:“建崇牙,設(shè)璧羽。六佾奏,八音舉。”參見“ 璧翣 ”。
《漢語大詞典》:璧翣
古代樹在鐘鼓橫架兩角的扇狀裝飾物。禮記·明堂位:“ 夏后氏 之龍簨虡,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鄭玄 注:“ 周 又畫繒為翣,戴以璧,垂五采羽於其下,樹於簨之角上。” 孔穎達(dá) 疏:“翣,扇也。言 周 畫繒為扇,戴小璧於扇之上?!?span id="sebw210" class="book">《續(xù)文獻(xiàn)通考·樂》:“ 元 制,建鞞應(yīng)同一座,通謂之樹鼓……又為重斗方蓋,并繚以彩繒,四角有竿,各垂璧翣流蘇?!币嘤脼閱试嶂?。即遮護(hù)棺柩的掌扇。禮記·明堂位:“ 有虞氏 之綏, 夏后氏 之綢練,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鄭玄 注:“此旌旗及翣者,皆喪葬之飾?!?孔穎達(dá) 疏:“ 周 之璧翣者,謂 周 代以物為翣,翣上戴之以璧,陳之而鄣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