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部被甲
【佛學大辭典】
(修法)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場,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內護凈身外防魔障,謂之被甲護身。其法,咒明結印,初當中額,次當右額,后當左額。如是次第為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三部也。以此三部加持自身,故謂之三部被甲。是金剛界之護身法也。見真言修行鈔二等。
正所被
【佛學大辭典】
(術語)指為蒙被教化之標的而言。凡愚惡人之機類,皆可謂為彌陀之正所被也。
加被
【佛學大辭典】
(術語)神佛之力加于眾生而與之也。楞嚴經六曰:「愿加被未來,于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褂^念法門曰:「諸佛同體,大悲念力,加被令見?!?br />【佛學常見辭匯】
保佑的意思。
陀羅經被
【佛學大辭典】
(物名)清制。王大臣薨。賜陀羅經被。被以白綾為之。上印藏文佛經。字作金色。
法被
【佛學大辭典】
(物名)禪林覆裹椅子之被布云法被。見象器箋十九。
所被之機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可被教化之機根也。
【佛學大辭典】
(衣服)臥時覆身之物也,章服儀謂為被單。
被甲護身
【佛學大辭典】
(印相)又曰護身三昧耶。十八道之一。于真言念誦法,為欲行者之身,被金剛甲冑,防護邪神惡魔之怨害時所結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冑印。十八契印曰:「由結此印及誦真言加持,即成被金剛甲冑。所有毗那夜迦及諸天魔作障礙者,退散馳走,悉見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險難皆悉無畏?!?/div>
被位
【佛學大辭典】
(雜名)僧堂中大眾坐禪之坐席,謂之被位。被者坐禪時敷座之物也。
被接
【佛學大辭典】
(術語)接者于中途前后會合也,如通教之人于中途為別教圓教之人,別教之人于中途為圓教之菩薩,既成就前教之修證者未至其極果內,隨其位之分際而為后教之人,故前教有前無后,后教有后無前。如是中間前后接合謂之接。從佛之一方言之謂之受接。使我被別圓中道之理以接于彼,而我受之接合于別圓也。
被葉衣觀音
【佛學大辭典】
(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第一位。裹于蓮葉中。故名。密號曰異行金剛。
能被法
【佛學大辭典】
(術語)對所被之機而言。能被眾生之教法也。
羅被那
【佛學大辭典】
(術語)Ravana,貪欲之一種也。大乘義章二曰:「心貪其利,口悅人意,名羅被那?!?/div>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俗語佛源】
佛家原有「繩蛇」的比喻。如宋·子泐《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九:「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佛家認為,凡夫誤認假相為實有之物,這叫「遍計所執(zhí)」,喻如認繩為蛇。又《續(xù)傳燈錄》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a target='_blank'>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购蟪蔀橐粭l運用廣泛的俗語:「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怪^吃過一次虧以后,便長時間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梗ɡ蠲鳈啵?/div>
十機──教被十機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教者,謂華嚴一乘圓頓之法也。蓋毗盧遮那如來演說此經,化被群機,通有十類,故云教被十機也。(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
〔一、被無信機〕,謂邪見眾生,無有善根,不能信受?;驎r聞已,反生誹謗,墮諸惡道。雖墮惡道,由聞名故,熏成其種,是名被無信機。
〔二、被違真機〕,謂人違圓教真法,而依傍此經,以求名利,不凈說法,集邪善因。雖違真教,佛作饒益,曾無厭舍,是名被違真機。
〔三、被乖實機〕,謂人執(zhí)著文言,即乖違實理。而圓妙義門,不入其心。雖垂實理,由熏聞成種,是名被乖實機。
〔四、被狹劣機〕,謂二乘之人,根器狹小,故雖在法會,如聾如啞,不聞此經。根雖狹劣,宿種蒙熏,是名被狹劣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五、被守權機〕,機即權巧方便,機即所化之機。謂權教之人,執(zhí)守三乘之法,次第證修,不信圓融具德之教。雖執(zhí)權小之教,然蒙佛饒益,終能醒悟,是名被守權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六、被正為機〕,謂佛正為一乘圓機,說此具德之教,使其聞而信解,修行悟入。即運不思議之妙乘,游入蓮華藏海,是名被正為機。(游入華藏海者,以喻所證法界之理,無不周遍而含攝也。)
〔七、被兼為機〕,謂人聞此經,雖未悟入,而能信受,成堅固種。經云:如人食少金剛,終竟不消。此約未證悟者,稱之為兼,是名被兼為機。
〔八、被引為機〕,謂前權教菩薩,不信圓融具德之法,故于十地之中,以六相圓融之義,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寄位增勝,誘引演說,令彼信受,即入圓融,是名被引為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也。)
〔九、被權為機〕,謂二乘聾瞽不聞者,乃是諸大菩薩權示聲聞之行,在于法會,假言不聞,及至逝多林中,卻頓悟法界。示小乘根,亦可得入,是名被權為機。(梵語逝多,華言勝林。)
〔十、被遠為機〕,謂久遠之機,令其成熟也。蓋凡夫外道,無性闡提,及未來世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咸是所被。今雖不信,后必當入,遠熏成種,是名被遠為機。(闡提,梵語具云一闡提,華言信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