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意見領(lǐng)袖(意見領(lǐng)袖)  拼音:yì jiàn lǐng xiù
社會各種不同的行業(yè)中,影響力比別人大,而且能引導(dǎo)公眾采取新態(tài)度或新行為的人物。
《國語辭典》:袖扣  拼音:xiù kòu
用以扣合襯衫袖口的鈕扣。
《國語辭典》:爪袖  拼音:zhǎo xiù
袖口上的接袖。民國。章太炎《新方言。釋言》:「釋名:『爪,紹也?!淮嗣鞴乓糇?、紹相同。今衣工謂袂端接袖為爪袖,爪即紹也?!?/div>
分類:袖口
《分類字錦》:紫袖窄衫
薩都拉詩紫袖窄衫花萼繞黃金小帶荔枝垂
分類:
《分類字錦》:走投袖中
春渚紀(jì)聞孫道人居嚴(yán)州天慶觀袖中嘗蓄十?dāng)?shù)白鼠子每與人共飲酒酣出鼠為戲人欲捕取即走投袖中了無見也
分類:
《國語辭典》:擺袖卻金(擺袖卻金)  拼音:bǎi xiù què jīn
唐代韋執(zhí)誼受財為人求科第,賄賂夏卿,夏卿擺袖卻金而去。典出唐。韓愈《順宗實(shí)錄》卷五。后形容人正直清廉,不受賄賂。
《國語辭典》:當(dāng)壚紅袖(當(dāng)壚紅袖)  拼音:dāng lú hóng xiù
賣酒當(dāng)壚的卓文君。后泛指賣酒的女郎。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這當(dāng)壚紅袖,誰最溫柔,拉與相如消受?!?/div>
《國語辭典》:擔(dān)風(fēng)袖月(擔(dān)風(fēng)袖月)  拼音:dān fēng xiù yuè
胸襟開闊,無拘無束的樣子?!?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回:「卻是自己擔(dān)風(fēng)袖月,游覽天下勝跡。」
《國語辭典》:斷袖分桃(斷袖分桃)  拼音:duàn xiù fēn táo
斷袖,比喻男同性戀的親密關(guān)系,參見「斷袖」條;分桃,比喻男同性戀間的親密關(guān)系,參見「分桃」條?!笖嘈浞痔摇贡扔髂型詰俚挠H密關(guān)系。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四。風(fēng)俗。小唱》:「斷袖分桃之際,賚以酒貲仕牒,即充功曹,加納候選,突而弁兮?!埂读凝S志異。卷三。黃九郎》:「迎風(fēng)待月,尚有蕩檢之譏;斷袖分桃,難免掩鼻之丑?!?/div>
《國語辭典》:袖搭兒(袖搭兒)  拼音:xiù dā ér
衣袖多由兩幅布帛縫合而成,稱其近袖口的一截為袖搭兒。
《漢語大詞典》:蜂蠆作于懷袖(蜂蠆作於懷袖)
比喻意外的驚駭。晉書·劉毅傳:“ 湛 ( 鄒湛 )曰:‘臣聞猛獸在田,荷戈而出,凡人能之。蜂蠆作於懷袖,勇夫?yàn)橹@駭,出於意外故也?!?/div>
《國語辭典》:拂袖而去  拼音:fú xiù ér qù
形容言語不合,心里不滿的離去。《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輅曰:『老生者見不生,常談?wù)咭姴徽劇!凰旆餍涠??!挂沧鳌阜餍涠稹?、「拂衣而去」?/div>
《分類字錦》:隔袖把鞭(隔袖把鞭)
韓偓 馬上見詩 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
韓偓 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
分類:
《漢語大詞典》:短衣窄袖
古代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中國衣冠,自 北齊 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緑短衣,長靿鞾,......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 元 薩都剌 《京城春日》詩之一:“ 燕 姬白馬青絲韁,短衣窄袖銀鐙光?!?元 薩都剌 《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一年相逢 白下 門,短衣窄袖呼郎君?!?/div>
《漢語大詞典》:斷袖癖(斷袖癖)
癖好男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 何生 素有斷袖之癖?!?/div>
分類:癖好男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