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2詞典 1分類詞匯 261
共262,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表彰
楚人騷
鵲腦
通意
推論
暢意
足志
徵實
三致意
貴當
寫誠
申意
申致
達善
表情
《國語辭典》:表彰  拼音:biǎo zhāng
表揚、獎勵?!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埂稌x書。卷六五。王導傳》:「導德重勛高,孤所深倚,誠宜表彰殊禮?!挂沧鳌副盹@」、「表章」。
《漢語大詞典》:楚人騷(楚人騷)
指 屈原 《離騷》所表達的哀怨情境。 屈原 為 戰(zhàn)國 楚 人,故稱。 宋 陳與義 《連雨賦書事》詩之二:“老雁猶貪去,寒蟬遂不號。相悲更相識,滿眼 楚 人騷?!?/div>
《漢語大詞典》:鵲腦(鵲腦)
(1).鵲的腦髓。相傳燒后入酒,與人共飲,可令人相思。太平御覽卷九二一引《淮南萬畢術(shù)》:“鵲腦令人相思?!痹ⅲ骸叭※o一雄一雌頭中腦燒之於道中,以與人酒中飲,則相思?!?br />(2).指親友間共飲的酒,表達彼此相思之意。 元 黃鎮(zhèn)成 《西窗晝雨》詩:“鵲腦添爐炷,春鳩隔樹啼?!?清 陳維嵩 《蝶戀花·記艷》詞:“梔子簾前斟鵲腦,隔著屏山,愛聽銀箏好?!?清 董以寧 《鷓鴣天·寄》詞:“兩小無猜直到今,丙寅鵲腦慣同斟?!?/div>
《漢語大詞典》:通意
表達意愿。新五代史·死事傳·王思同:“因遣伶奴 安十十 以五絃謁 思同 ,欲因其懽以通意?!?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會 忠定 有輔立之議,使 韓侂胄 通意東朝?!?明 張居正 《答薊遼總督方金湖計處板升逆種》:“但公此時,只宜付之不知,不必通意老酋,恐獻以為功,又費一番濫賞?!?/div>
《國語辭典》:推論(推論)  拼音:tuī lùn
推求討論?!犊鬃蛹艺Z。卷二。致思》:「陳說其間,推論利害?!埂度龂?。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帝每與夏推論書傳,未嘗不終日也?!?/div>
《國語辭典》:暢意(暢意)  拼音:chàng yì
稱心如意?!都t樓夢》第六四回:「素日因同他兩個姨娘有情,只因賈珍在內(nèi),不能暢意?!?/div>
《漢語大詞典》:足志
謂使意愿圓滿地表達出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仲尼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 陸德明 釋文:“足,將住反?!?唐 權(quán)德輿 《徐泗濠節(jié)度使贈司徒張公文集序》:“足言足志,踐履章灼?!?/div>
《漢語大詞典》:徵實(徵實)
(1).謂具體實在地表達、表現(xiàn)。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也。”
(2).求實。 唐 王勃 《上劉右相書》:“徵實則效存,徇名則功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蓋 明 自 萬歷 以后,儒者早年攻八比,晚年講心學,即盡一生之能事,故徵實之學全荒也?!?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清之以小說見才學者》:“惟語必徵實,忌為空談,博識之風,于是亦盛。”
《漢語大詞典》:三致意
亦作“ 三致志 ”。 再三表達其意。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 平甫 於此蓋三致意焉?!?清 譚嗣同 《仁學》二九:“ 孔 雖當據(jù)亂之世,而黜古學,改今制,託詞寄義於昇平、太平,未嘗不三致意焉。”
分類:再三表達
《漢語大詞典》:貴當(貴當)
(1).貴在適宜允當。管子·樞言:“愛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貴當,貴周。” 唐 王彥威 《贈太保于頔謚議》:“議諡貴當,有司之職分?!?br />(2).貴在表達精確、恰當。 晉 陸機 《文賦》:“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br />(3).即指精當,精美。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四:“清出歷年詞稿,除刪削遺失外所存無幾,而愜心貴當之作尚少。” 葉圣陶 《四三集·英文教授》:“總之要教它成為一件愜心貴當?shù)乃囆g(shù)品。”
《漢語大詞典》:寫誠(寫誠)
輸誠,表達誠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深謂 備 雄姿杰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jié)納?!?清 曾國藩 《苗先簏墓志銘》:“君既習于 祁公 ,又與諸君傾抱寫誠,契合無間?!?/div>
《漢語大詞典》:申意
(1).示意;表明意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友放:“ 王相起 , 長慶 中再主文柄,志欲以 白敏中 為狀元,病其人與 賀拔惎 為交友, 惎 有文而落拓。因密令親知申意,俾 敏中 與 惎 絶?!?span id="smt0qz6"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十回:“ 宋江 再三申意眾頭領(lǐng),不能前來慶賀,切乞恕罪?!?br />(2).表達情意。 清 朱之瑜 《答黃德舍書》:“此間無物可以申意,薄具白金拾兩,少展疇昔之意,惟祈鑒存?!?/div>
《漢語大詞典》:申致
(1).送達;送給。宋書·張邵傳:“ 魏主 復令 孝伯 傳語曰:‘ 魏主 有詔借博具?!?暢 曰:‘博具當為申致?!?br />(2).表達。 宋 陸游 《天申節(jié)功德疏》:“敢因震夙之期,申致延鴻之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 萬鐘 泫然曰:‘在心之情,卒難申致?!?/div>
《漢語大詞典》:達善(達善)
(1).表達善意。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br />(2).薦舉善人。 晉 潘岳 《九品議》:“薦賢達善,各以類進。”
《國語辭典》:表情  拼音:biǎo qíng
由臉部的表現(xiàn)和身體的動作,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好惡等情感。如:「他臉上流露出興奮的表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