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簪佩(簪珮)
亦作“ 簪珮 ”。
(1).古代冠簪和系于衣帶上飾物。《周書·蕭大圜傳》:“夫閭閻者有優(yōu)游之美,朝廷者有簪佩之累,蓋由來久矣?!?唐 儲光羲 《貽劉高士別》詩:“俯視趨朝客,簪珮何璀璨!”
(2).借指仕宦。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屠羊釣壑之士,厭洗耳而襲簪佩?!?/div>
《漢語大詞典》:紅帶(紅帶)
(1).紅色的衣帶。 唐 吳融 《箇人三十韻》:“數(shù)錢紅帶結(jié),鬭草蒨裙盛?!?宋 蘇軾 《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絕句送之》之五:“紅帶雅宜華髮,白醪光泛新春?!?br />(2). 清 制,皇族束紅帶。《清會典·禮部·冠服》:“凡帶,親王以下宗室以上皆束金黃帶,覺羅束紅帶,其金黃帶、紅帶,非上賜者不得給與異姓?!?br />(3).鳥名。練鵲的一種。 唐 杜牧 《題白蘋洲》詩:“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 馮集梧 注:“禽經(jīng):‘帶鳥性仁。注:練鵲之類。’《湖州府志》:‘鳥之屬,有拖白練,拖赤練,噉練,皆練鵲也?!?/div>
《漢語大詞典》:袍帶(袍帶)
(1).錦袍腰帶。古代君王和貴官的常服。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 南天竺 ﹞使者曰:‘蕃夷惟以袍帶為寵?!垡藻\袍、金革帶、魚袋并七事賜之。”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卷一:“ 真宗 一日晚坐 承明殿 ,召學(xué)士對,既退,中人就院宣諭曰:‘朕適忘御袍帶,卿無訝焉?!?span id="oaq1ea1" class="book">《宋史·李繼周傳》:“ 至道 二年,授 西京 作坊副使,賜袍帶、銀綵、雕戈以寵之。”
(2).泛指長袍衣帶。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陸放翁年譜:“先生年十七,尚從師就業(yè)。與 許子威 輩同從 鮑季和 先生,晨興必具袍帶而去?!?/div>
《漢語大詞典》:散帶(散帶)
喪服散垂于腰的麻帶。禮記·雜記上:“大功以上散帶?!?孔穎達 疏:“大功以上,散此帶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絞。”
衣帶松散。晉書·王徽之傳:“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 桓溫 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
《漢語大詞典》:褫帶(褫帶)
(1).解下鞶帶。謂辭官。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游十賚文》:“爾之來也,爰移兩春。於是褫帶青墀,掛冠朱闕?!?br />(2).解開衣帶。謂脫衣安睡。新唐書·孝友傳·程袁師:“母病十旬,不褫帶,藥不嘗不進。” 宋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七十步,然后解襟褫帶,低枕少臥,此養(yǎng)生最急事也?!?br />(3).表示閑適、歡快。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劉原甫紫微過予飲酒》:“后從 江 韓 來,褫帶歡莫涯?!?/div>
《漢語大詞典》:寬帶(寬帶)
衣帶寬松。形容腰變瘦。 南朝 陳 蕭驎 《詠袙復(fù)詩》:“纖腰非學(xué) 楚 ,寬帶為思君?!?/div>
《漢語大詞典》:鳳帶(鳳帶)
繡有鳳凰花飾的衣帶。古代貴族女子所系。 唐 李賀 《洛姝真珠》詩:“金鵝屏風(fēng) 蜀山 夢,鸞裾鳳帶行煙重?!?/div>
《漢語大詞典》:登帶(登帶)
超過衣帶。左傳·昭公十一年:“今 單子 為王官伯,而命事於會,視不登帶,言不過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div>
分類:超過衣帶
《漢語大詞典》:中帶(中帶)
(1).古代婦女的內(nèi)衣帶。儀禮·既夕禮:“設(shè)明衣,婦人則設(shè)中帶?!?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儀禮二:“中帶猶言內(nèi)帶也。蓋男子惟外有緇帶而內(nèi)無帶。婦人則親身之明衣亦有帶也。以其在內(nèi),故謂之中帶?!?span id="d1n2yoa" class="book">《文選·古詩〈東城高且長〉》:“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李善 注:“中帶,中衣帶。”
(2).指溫帶。 梁啟超 《地理與文明之關(guān)系》:“動植物往往自南北極而進于中帶。自中帶而進于熱帶。”
《漢語大詞典》:移孔
移動衣帶之孔,以示身瘦。 南朝 梁 沈約 《與徐勉書》:“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div>
《漢語大詞典》:衿鞶
古代男女系于衣帶上用于佩飾的小囊。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nèi)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之衿鞶?!?鄭玄 注:“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絲,所以盛帨巾之屬,為謹敬。”后以“衿鞶”用作敬奉公婆的典實。 元 范梈 《節(jié)婦王氏》詩:“十九嫁夫家,事姑施衿鞶。” 明 陸采 《懷香記·奉詔班師》:“申戒在衿鞶,光輝滿褘翟?!?/div>
《漢語大詞典》:引帶(引帶)
(1).拉整衣帶。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駕道路賦詩》:“敷衽銘篤誨,引帶佩嘉謨。” 唐 李端 《荊州泊》詩:“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br />(2).帶領(lǐng)。昆曲十五貫第三場:“迷路途,煩客官順便來引帶?!?br />(3).即傳動帶。參見“ 傳動帶 ”。
《國語辭典》:傳動帶(傳動帶)  拼音:chuán dòng dài
套在機械多個皮帶輪上的環(huán)形帶,多用牛皮或線芯橡膠制成,用以將一軸之動力傳動至另一軸。
《漢語大詞典》:三日香
(1). 東漢 荀彧 為尚書令,相傳他的衣帶有香氣,所到之處,香三日不散,故稱。太平御覽卷七○三引《襄陽記》:“ 劉和季 性愛香,上廁置香爐。主簿 張?zhí)?曰:‘人名公作俗人,真不虛也?!?和季 曰:‘ 荀令君 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君何惡我愛好也!’”后多以稱美宰相大臣的風(fēng)采。 唐 上官儀 《和太尉戲贈高陽公》詩:“ 天津 一別九秋長,豈若隨聞三日香?!眳⒁姟?令君香 ”。
(2).形容芳香經(jīng)久不散。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香孩兒營》:“ 藝祖 載誕,營中三日香,人莫不驚異。至今 洛 中,人呼 應(yīng)天禪院 為 香孩兒營 ?!?br />(3).芳香僅三日。常以喻新鮮一時,不能持久。《何典》第五回:“ 醋八姐 看見,也未免新箍馬桶三日香,‘弟弟寶寶’的甚是親熱?!?/div>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漢 末曾守尚書令,人稱 荀令君 ,得異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氣不歇。見太平御覽卷七○三引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記》。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風(fēng)采。 唐 李百藥 《安德山池宴集》詩:“云飛鳳臺管,風(fēng)動令君香?!?唐 王維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詩:“騎省直 明光 ,雞鳴謁 建章 ,遙聞侍中珮,闇識令君香?!币嘧鳌?令公香 ”。 唐 李頎 《寄綦毋三》:“顧眄一過丞相府,風(fēng)流三接令公香?!?/div>
《漢語大詞典》:霜帶(霜帶)
白色衣帶。 南朝 梁 王揖 《在齊答弟寂》詩:“云裾納月,霜帶含飆。”
《漢語大詞典》:循帶(循帶)
圍腰的衣帶。 南朝 梁 沈滿愿 《晨風(fēng)行》:“循帶易緩愁難卻,心之憂矣頗銷鑠。”
分類: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