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2詞典 1分類詞匯 141
《漢語大詞典》:稱情(稱情)
衡量人情。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羣,別親疏貴賤之節(jié),而弗可損益也?!?鄭玄 注:“稱情而立文,稱人之情輕重,而制其禮也。”
《漢語大詞典》:稱身(稱身)
謂衡量自己的才德。晏子春秋·問上二十:“稱身就位,計(jì)能受祿。” 張純一 校注:“言衡量自身之才德所堪任者以就位?!?/div>
《漢語大詞典》:自隱(自隱)
(1).自行隱藏。莊子·繕性:“雖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冉:“墳封高下,令足自隱。”
(2).衡量自己。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尹知章 注:“隱,度也?!?br />(3).自己思量。 唐 張鷟 游仙窟:“五嫂自隱心偏,兒復(fù)何曾眼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須自隱?!?br />(4).自己瞞騙自己。 元戴善夫《風(fēng)光好》第三折:“妾身謀成不謀敗,學(xué)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隱?!?/div>
《漢語大詞典》:稱德(稱德)
(1).推行德教。書·君奭:“惟茲四人昭 武王 ,惟冒丕單稱德?!?孔 傳:“惟此四人明 武王 之德,使布冒天下,大盡舉行其德。”
(2).衡量德行。管子·君臣下:“稱德度功,勸其所能?!?尹知章 注:“既稱其德,又度其功。”
《漢語大詞典》:稱物(稱物)
衡量物之多少、輕重。亦指按數(shù)量稱取物品。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時(shí) 孫權(quán) 曾致巨象, 太祖 欲知其斤重…… 沖 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眳⒁姟?稱物平施 ”。
與事物相符。 晉 陸機(jī) 《文賦》序:“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div>
《漢語大詞典》:稱物平施(稱物平施)
根據(jù)物品的多少,做到施與均衡。易·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孔穎達(dá) 疏:“稱物平施者,稱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span id="x5dvvxh" class="book">《漢書·律歷志上》:“權(quán)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zhèn)補(bǔ)兵足食事宜》:“糴之貴賤因地腴瘠,假如腹里糴價(jià)五錢六錢,則窮邊斷是八錢九錢,奈何使苦寒與逸肥一樣同折,非稱物平施之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量能
衡量才能。荀子·君道:“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宋 曾鞏 《擬辭免修五朝國史狀》:“以此明臣之志,在於量能知分,非敢荀且避事也?!?明 劉基 《郁離子·麋虎》:“君子之使人也,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勞之,用其長而避其缺?!?/div>
《國語辭典》:裁量  拼音:cái liáng
推測(cè)度量而定取舍?!逗鬂h書。許劭傳》:「其多所裁量若此?!挂沧鳌覆枚取?。
《國語辭典》:裁度  拼音:cái duò
推測(cè)度量而定取舍?!都t樓夢(mèng)》第五五回:「若照常例,只得二十兩;如今請(qǐng)姑娘裁度著,再添些也使得?!挂沧鳌覆昧俊埂?/div>
《漢語大詞典》:裁度
指丈量標(biāo)準(zhǔn)。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立丈量官,凡水患河路有害於民者,準(zhǔn)其申請(qǐng),大者發(fā)庫助支,小者民自捐助。而屋宇規(guī)模,田畝裁度,俱出此官?!?/div>
《漢語大詞典》:審量(審量)
考察衡量;估量。《三國志·蜀志·許靖?jìng)鳌?/a>:“棄忘舊惡,寬和羣司,審量五材,為官擇人?!?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審量事勢(shì),乘時(shí)逐利,可入則四道一時(shí)俱發(fā)。” 清 蔣士銓 《空谷香·飲刃》:“你縱然不愛穿喫,我家大爺是一個(gè)豪華公子,難道不比那窮秀才風(fēng)流些?你也該審量審量?!?/div>
《漢語大詞典》:量人
(1). 周 官名。掌丈量、營造和制定祭獻(xiàn)之?dāng)?shù)。周禮·夏官·量人:“量人,掌建國之灋,以分國為九州,營國城郭,營后宮……凡祭祀饗賓制其從獻(xiàn)脯燔之?dāng)?shù)量?!?span id="rz1j3tl" class="book">《儀禮·大射》:“司馬命量人,量侯道,與所設(shè)乏,以貍步?!?鄭玄 注:“量人,司馬之屬,掌量道巷涂數(shù)者。”
(2).謂衡量長短,以至苛責(zé)于人。《楚辭·離騷》:“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妬?!?宋 葉適 《〈覆瓿集〉序》:“殆見事太明,量人太盡而然歟!”
《漢語大詞典》:揣量
忖度,衡量。宋書·鄭鮮之傳:“若輿駕造 洛陽 而反,兇丑更生揣量之心,必啟邊戎之患?!?唐 劉禹錫 《唐故朝議郎守尚書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執(zhí)文章權(quán)衡以揣量多士?!?明 李贄 《復(fù)周南士書》:“僕惟早自揣量,故毅然告退?!?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假如有的國家,不自揣量,膽敢侵犯皇朝邊境,那就堅(jiān)決予以打擊?!?/div>
分類:忖度衡量
《國語辭典》:費(fèi)思量(費(fèi)思量)  拼音:fèi sī liáng
耗費(fèi)精神去思考衡量。如:「這句話的意思并不單純,令人費(fèi)思量?!?/div>
《漢語大詞典》:覽揆(覽揆)
觀察衡量。《楚辭·離騷》:“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王逸 注:“覽,觀也;揆,度也……言父 伯庸 觀我始生年時(shí),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賜我以美善之名也?!?明 張煌言 《鄉(xiāng)薦經(jīng)義·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覽揆人情者,莫貴乎司直?!焙笥靡源Q生辰。 清 錢謙益 《畢封君八十壽序》:“府丞雖以削杖歸,覽揆之辰,易衣破涕,與諸弟舒鴈行列,奉觴上壽。” 清 趙翼 《哭門人董東亭庶常之訃》詩之二:“從知墮地須論命,何物憑君覽揆初?!?/div>
《漢語大詞典》:詳度(詳度)
詳細(xì)衡量;詳細(xì)考慮。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審量日力,詳度費(fèi)務(wù)?!?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所以要先決於心,詳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圖功。”明史·薛侃傳:“凡人才之用舍,政事之敷施,始以九卿之詳度,繼以內(nèi)閣之咨謀,其弗協(xié)於中者,付諸臺(tái)諫之公論?!?/div>
《漢語大詞典》:稱能(稱能)
衡量才能。韓非子·人主:“明主者,推功而爵祿,稱能而官事?!?/div>
《漢語大詞典》:程功
衡量功績;計(jì)算完成的工作量。禮記·儒行:“儒有內(nèi)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jìn)達(dá)之?!?陳澔 集說:“ 應(yīng)氏 曰:程算其功,積累其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涉務(wù):“六則興造之臣,取其程功節(jié)費(fèi),開略有術(shù)?!?章炳麟 《四惑論》:“又有三人,一畫花木,一操會(huì)計(jì),一編譜表,終日程功,其勞相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