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詞典 2分類詞匯 39
《國語辭典》:官生  拼音:guān shēng
清朝制度中,稱應(yīng)考鄉(xiāng)試的高級官吏子弟為「官生」。
《漢語大詞典》:行伴
出行的同伴。
同行當(dāng)?shù)幕锇椤?span id="kxfbtm1" class="book">《百喻經(jīng)·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戲衣羅剎之服,向火而坐,時行伴中從睡寤者,卒見火邊有一羅剎,竟不諦觀,捨之而走?!?/div>
《國語辭典》:大戲(大戲)  拼音:dà xì
大型的戲劇。情節(jié)與角色都較為復(fù)雜、嚴整,異于雜耍小技。如:「這出大戲,不論情節(jié)與角色都十分豐富、精采?!?/div>
《國語辭典》:老外  拼音:lǎo wài
1.外國人。如:「這個老外對中國面食,倒是挺喜歡的?!?br />2.外行,生手?!敦撈亻e談》第一二回:「殷必佑雖是老外,然而聽見那些同窗講過什么規(guī)矩?!?br />3.傳統(tǒng)戲曲中的一種角色。專門扮演老年男子,一般戴白滿須,故稱為「老外」。也稱為「外」。
《國語辭典》:武生  拼音:wǔ shēng
1.武生員。
2.在戲劇中扮演擅長武打的男性角色。
《國語辭典》:黑臉(黑臉)  拼音:hēi liǎn
1.本為戲劇角色中,黑頭所鉤的臉譜。因其代表性格、品質(zhì)或相貌上有特異點的男性人物,故多用來比喻剛正不阿或嚴厲的人。如:「不能光寵孩子,總得有一個人扮黑臉啊!」
2.黝黑的面孔?!段饔斡洝返谝话嘶兀骸改顷嚳耧L(fēng)過處,只見半空里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埂度龂萘x》第七七回:「普靜仰面諦視,只見空中一人,騎赤兔馬,提青龍刀;左有一白面將軍,右有一黑臉虬髯之人相隨?!?/div>
《國語辭典》:拍賣(拍賣)  拼音:pāi mài
1.減價拋售。如:「百貨公司年終拍賣時,我總要大肆采購一番?!?br />2.發(fā)賣貨物時,由欲購買者競相出價,至賣主滿意,以拍板作響表示成交,稱為「拍賣」。如:「他到英國旅游時,特地去蘇富比拍賣中心參觀?!?br />3.法院將查封之動產(chǎn)或不動產(chǎn),以投標競價的方式,定其價金,而將該動產(chǎn)或不動產(chǎn)出賣,以清償債務(wù)。如:「他因還不起貸款,房子被法院查封拍賣了?!?/div>
《國語辭典》:雜當(dāng)(雜當(dāng))  拼音:zá dāng
戲劇中扮演隨從、仆役等次要角色的人物。元。戴善甫《玩江亭》第三折:「(又問科云)哥哥曾見牛員外來么?(雜當(dāng)云)你則認的我,說道過去了!」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三折:「(正末見雜當(dāng)云)哥哥與你些碎銀子,你蒸下多少飯我都要。(雜當(dāng)云)則有三扇饅頭。」
《漢語大詞典》:雜腳(雜腳)
古代戲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種腳色。也稱雜當(dāng)。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選優(yōu)兩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雜腳?!?王季思 等注:“雜腳指演劇中次要人物的雜色?!眳⒁姟?雜當(dāng) ”。
《漢語大詞典》:對工
①戲曲表演上指適合演員的行當(dāng)。②〈方〉(~兒)合適;恰當(dāng):你說得~。
《國語辭典》:副凈(副淨(jìng))  拼音:fù jìng
1.宋雜劇、金院本中作調(diào)笑滑稽表演的角色。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妓樂》:「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凈色發(fā)喬,副末色打諢?!乖?。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凈,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挂沧鳌父本浮?。
2.元代雜劇中次要的凈角。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凈張驢兒沖上,賽盧醫(yī)慌走下?!姑鳌8呙鳌杜糜?。五娘請糧被搶》:「猜你是誰?我是搬戲的副凈?!?/div>
《國語辭典》:頂老(頂老)  拼音:dǐng lǎo
俳優(yōu)、妓女。明。高明《汲古本琵琶記》第一八出:「到不如做個虔婆頂老,也落得些鴨汁吃飽?!埂端疂G傳》第二九回:「里面坐著一個年紀小的婦人,正是蔣門神初來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唱說諸盤宮調(diào)的頂老。」
《國語辭典》:武丑  拼音:wǔ chǒu
戲劇丑角中表演武技的角色。也稱為「開口跳」。
《國語辭典》:武旦  拼音:wǔ dàn
國劇中旦角的一類。飾演有武藝的婦女。
《國語辭典》:行檔(行檔)  拼音:háng dàng
職務(wù)。《紅樓夢》第九三回:「將各行檔的花名冊子拿來,你去查點查點?!挂沧鳌感挟?dāng)」。
《漢語大詞典》:風(fēng)月旦
傳統(tǒng)戲劇行當(dāng)名。即貼旦。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貼旦謂之風(fēng)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謂之武小旦?!眳⒁姟?貼旦 ”。
《國語辭典》:貼旦(貼旦)  拼音:tiē dàn
傳統(tǒng)戲劇的角色名,為次要旦角。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楔子》:「(貼旦引二徠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張?!埂督鹌棵贰返谄咚幕兀骸赴怖芍袉緫蜃樱骸耗忝砍獋€宜春令奉酒?!挥谑琴N旦唱道:『第一來為壓驚,第二來因謝誠。殺羊茶飯,來時早已安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