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45,分43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賠償
蘑菇
聯(lián)肩
遮丑
較為
開進
輕使
外像
穿插
發(fā)科
動向
致細
舌言
偷偷
兩頭蛇
《國語辭典》:賠償(賠償)  拼音:péi cháng
償還因自己行為而使他人或團體受到的損失。《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止剩得拜住一個不死,卻又被西臺追贓入官,家業(yè)不勾賠償?!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感〉茏詮那鄺鞒浅稣髦?,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項,方才賠償清了。」
《國語辭典》:蘑菇  拼音:mó gu
1.植物名。香蕈科香蕈屬。多生于枯樹干上之真菌,蓋小柄大,質(zhì)厚,味鮮美,可作食品,品目不一。也稱為「摩姑」、「磨菇」、「蘑菰」。
2.比喻故意糾纏不清或拖延時間。如:「別蘑菇,我忙得很?!挂沧鳌改谩埂ⅰ改ス尽?。
《漢語大詞典》:聯(lián)肩(聯(lián)肩)
并肩。喻行動一致,關(guān)系密切。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抱玉者聯(lián)肩,握珠者踵武。”《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這些舊時朋友見 劉氏 子來了,都來訪他,仍舊聯(lián)肩迭背,日里合圍打獵。” 葉圣陶 《冰心大姐以新印散文選相貽作一律奉酬》:“ 嘉廬 初識面,京市每聯(lián)肩?!?/div>
《國語辭典》:遮丑(遮醜)  拼音:zhē chǒu
1.遮蔽丑陋。如:「有些人頭發(fā)太亂,戴帽子是為了遮丑。」
2.掩飾不名譽的事情。如:「對于這個食安事件,公司負責人坦誠處理,不遮丑,不護短,終于獲得社會大眾的諒解。」
《漢語大詞典》:較為
表示某事物或某種行動在對比中程度上更進了一層,相當于“較”、“比較”,多見于書面語。例如:這樣干法較為容易發(fā)生誤會。
《漢語大詞典》:開進(開進)
(1).猶起用。《漢書·貢禹傳》:“正己以先下,選賢以自輔,開進忠正,致誅姦臣,遠放讇佞?!?br />(2).啟發(fā);促進。北史·董紹傳:“ 周文 曰:‘為文能動至尊,唯 董公 耳。’乃命 紹 為第三表,操筆便成。表奏, 周文 曰:‘開進人意,不當如此也?’”
(3).軍隊為進入戰(zhàn)斗而向敵趨進的行動。《文匯報》1991.6.26:“本月十五日第三戰(zhàn)區(qū)就下達了命令,要我軍迅速開進?!?/div>
《漢語大詞典》:輕使(輕使)
行動迅速的使者。戰(zhàn)國策·秦策二:“中國無事於 秦 ,則 秦 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於 秦 ,則 秦 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鮑彪 注:“輕,言其行疾?!?span id="uivroby" class="book">《史記·張儀列傳》:“ 軫 重幣輕使 秦 楚 之閒,將為國交也。”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又因緣嬖倖,受賂賣爵,輕使賓客,交錯其閒,天下擾擾,從亂如歸?!?/div>
《國語辭典》:外像  拼音:wài xiàng
佛教用語。指表現(xiàn)在外可為人察知的樣貌、言語、行為、善、惡、美、丑?!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缸鎺煆偷菍氉?,與眾說法,談的是公案比語,論的是外像包皮?!?/div>
《國語辭典》:穿插  拼音:chuān chā
小說、戲曲中添加某些情節(jié)以襯托主題,或是表演臺上安排一些填補空檔、緩和觀眾注意力的節(jié)目。如:「這部戰(zhàn)爭片穿插著凄美的愛情故事?!?、「這一檔舞臺秀除了有眾多天王巨星登臺表演外,還穿插著驚險的特技。」
《國語辭典》:發(fā)科(發(fā)科)  拼音:fā kē
1.在戲劇表演中,裝出某種情態(tài)以引起觀眾注意。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二。連枝秀》:「發(fā)科打諢,不離機鋒?!乖?。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勸跌倒科云)張千,我須有些腐。(張千發(fā)科云)你可不早說與我!」
2.做出某種動作,或特指裝出一些使人發(fā)笑的姿態(tài)。《水滸傳》第二一回:「老娘一雙眼卻似琉璃葫蘆兒一般。卻才見押司努嘴過來,叫你發(fā)科?!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那文豹便發(fā)科諢道:『你賭氣去了……待我騎了這馬,趕進去討些果子吃是要緊的。』說畢,引的賈母等都笑了?!?br />3.考中科舉考試?!冻蹩膛陌阁@奇》卷一:「生來有福分的,隨他文學低淺,也會發(fā)科發(fā)甲?!?/div>
《國語辭典》:動向(動向)  拼音:dòng xiàng
行動或事態(tài)發(fā)展的趨向。如:「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必須要提高警覺,隨時偵察敵人的動向?!?/div>
《漢語大詞典》:致細(緻細)
細密工致。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曹仲元武洞清畫石:“ 仲元 后頓棄 吳 法,自立一格,而落墨緻細,傅彩明澤。” 瞿秋白 《拉法格和他的文藝批評》:“ 拉法格 說:‘ 巴勒扎克 ……非常之致細的描寫他的“英雄”所處的條件以及他們所以行動的條件。’”
《漢語大詞典》:舌言
(1).說話含糊不清。后漢書·梁冀傳:“口吟舌言?!?王先謙 集解引 周壽昌 曰:“舌言,言出口即斂,不明白宣示,所謂含胡也?!?br />(2).指講空話而無實際行動。《孔子家語·顏回》:“ 孔子 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div>
《國語辭典》:偷偷  拼音:tōu tōu
暗中行動不使人察覺。如:「他聽到腳步聲,就偷偷的從后門溜走了。」也作「偷偷兒」。
《國語辭典》:兩頭蛇(兩頭蛇)  拼音:liǎng tóu shé
同身而蛇頭分歧的蛇,或首尾均有頭的蛇。比喻心狠手辣、十分陰險的人。元。無名氏〈喬捉蛇。毒似兩頭蛇〉曲:「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蝎。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乖?。關(guān)漢卿《哭存孝》第三折:「一個李存信,兩頭蛇讒言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