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行義(行義)
躬行仁義。 漢 劉向 說苑·指武:“縱馬 華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聞者咸謂 武王 行義於天下,豈不大哉。”后漢書·魯恭傳:“今邊境無事,宜當修仁行義,尚於無為,令家給人足,安業(yè)樂產(chǎn)?!?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老鄉(xiāng),你一行義,可真幾乎把我的飯碗敲碎了。”
(1).品行,道義。荀子·禮論:“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史記·酷吏列傳:“始 湯 ( 張湯 )為小吏時,與錢通。及 湯 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責 湯 行義過失,亦有烈士風?!?清 袁枚 新齊諧·陳圣濤遇狐:“喜君行義甚高,開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br />(2).指履歷,事跡。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予即愛其( 韋應物 )詩,因考次其平生行義官閥,皆有憑藉始終,可概見如此?!?清 曾國藩 《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謹具歷官行義,牒付史館,俾傳循吏者采覽焉。”
《分類字錦》:推恩行義(推恩行義)
史記自序:諸侯既彊,七國為從,子弟眾多,無爵封邑,推恩行義,其勢銷弱,德歸京師。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分類:封爵
《分類字錦》:持節(jié)行義(持節(jié)行義)
列女傳:魯義姑姊者,魯野之婦人也。齊攻魯,至郊,望見一婦人抱一兒,攜一兒而行。軍且及之,棄其所抱,抱其所攜而走于山。兒隨而啼,婦人遂行不顧。齊將乃追之,問所抱者誰也,所棄者誰也。對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所棄者,妾之子也。見軍之至,力不能兩護,故棄妾之子。齊將曰:子之于母,其親愛也,痛甚于心,今釋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婦人曰:己之子,私愛也;兄之子,公義也。子雖痛乎,獨謂義何?故忍棄子而行義,不能無義而視魯國。齊將按兵而止,使人言于齊君曰:魯未可伐也,乃至于境。山澤之婦人耳,猶知持節(jié)行義,不以私害公,況于朝臣士大夫乎?請還。齊君許之。魯君聞之,賜婦人束帛百端,號曰義姑姊。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