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4分類詞匯 19
共23,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虼蚪
活東
竹篆
蝌蚪書
蝦蟆子
海鞘
科斗子
科斗箸
《漢語大詞典》:虼蚪
蝌蚪。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十九出:“二月春光好,秧針細(xì)細(xì)抽。有時移步出田頭,虼蚪耍無數(shù)水中游?!?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十九出:“[末白]買油作甚么用?[浄]買三十錢麻油,把虼蚪兒煎了,吃大麥飯。[末]且是惡心!”《西湖老人繁勝錄》:“鬧城兒、消息子……小螃蟹、虼蚪兒、便橋、試卷、試卓、交牀?!?宋 周密 武林舊事·小經(jīng)紀(jì):“諸般蟲蟻……虼蚪兒、促織兒、小螃蟹?!?/div>
分類:蝌蚪戲文
《漢語大詞典》:活東(活東)
蝌蚪的異名。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詩〉》之九:“向來行樂東城畔,青草池塘亂活東?!?清 朱彝尊 《河豚歌》:“河豚此時舉網(wǎng)得,活東大小同賦形?!眳⒁姟?活師 ”。
分類:蝌蚪
《漢語大詞典》:活師(活師)
即蝌蚪。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又南三百里,曰 藟山 ,其上有玉,其下有金。 湖水 出焉,東流注于 食水 ,其中多活師?!?郭璞 注:“科斗也,爾雅謂之活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蝌斗﹝集解﹞引 陳藏器 曰:“活師即蛤蟆兒,生水中,有尾如鮽魚,漸大則腳生尾脫?!?/div>
分類:蝌蚪郭璞
《漢語大詞典》:竹篆
指寫在竹簡上的蝌蚪文。蝌蚪文又稱蝌蚪篆。 清 朱彝尊 《羅浮蝴蝶歌》:“我曾南游 南海 披圖經(jīng), 朱明之洞 恨未探幽扃,一寸二寸花開菖蒲節(jié),千個萬個竹篆蝌斗形?!?/div>
《漢語大詞典》:蝌蚪書(蝌蚪書)
古文字體的一種。筆畫多頭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稱。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贈錢獻(xiàn)之》:“ 魯 壁再傳蝌蚪書,相傳竟斷 衛(wèi) 伯儒?!?清 沈起鳳 《諧鐸·荊棘里》:“老人挈 周 登舟,達(dá)岸,岸上樹廉石,鐫金碧大字,類蝌蚪書, 周 不能辨?!眳㈤?span id="koq1fwd" class="book">《爾雅翼·釋魚三》。
《國語辭典》:蝦蟆子(蝦蟆子)  拼音:há ma zi
湖南方言。指青蛙所產(chǎn)下的卵。
分類:蝌蚪
《國語辭典》:蝌蚪  拼音:kē dǒu
蛙或蟾蜍的水生幼體。背面黃褐色或黑色,體橢圓,尾大而側(cè)扁。大多為草食。成長時先生后肢,尋生前肢,尾漸縮小至不留痕跡,最后變成蛙或蟾蜍。也稱為「科斗」、「蝌子」、「懸針」。
《國語辭典》:海鞘  拼音:hǎi qiào
動物名。脊索動物門尾索亞門。幼蟲成蝌蚪狀,可以運動,尾部具有脊索和神經(jīng)索。其后,尾部萎縮消失,脊索及大部分神經(jīng)索也都退化,而轉(zhuǎn)化為成體。體成囊狀,上方并有兩個開口,容水出入,并固定附著于巖石或其他物體上。
《漢語大詞典》:科斗子
小蝌蚪。南史·孝義傳上·丘杰:“ 杰 驚起,果得甌,甌中有藥,服之下科斗子數(shù)升?!?魯迅 《吶喊·鴨的喜劇》:“過了幾天,我的話居然證實了,因為 愛羅先珂君 已經(jīng)買到了十幾個科斗子?!?/div>
分類:蝌蚪
《漢語大詞典》:科斗箸
形狀似蝌蚪的筷子。 唐 馮贄 云仙雜記·科斗筯魚尾匙:“ 向范 待客,有漆花盤、科斗筯、魚尾匙?!?/div>
分類:蝌蚪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