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蝸牛(蝸牛)  拼音:guā niú
動物名。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為一種有肺的軟體動物,外殼扁圓,頭有四個觸角,其二較長。尖端有眼,腹部兩端伸展而成足。雌雄同體,有害于植物。因行過所留的涎跡如篆文般,故也稱為「篆愁君」。也稱為「水牛兒」。
《漢語大詞典》:蝸牛廬(蝸牛廬)
形圓似蝸牛的簡易廬舍。亦泛指簡陋的房屋。常用以謙稱自己的居處。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尺牘之跡,動見??伞?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先 等作圜舍,形如蝸牛蔽,故謂之蝸牛廬?!?span id="atvrugs" class="book">《北齊書·蔡儁傳》:“ 高祖 客其舍,初居處於蝸牛廬中, 蒼鷹 母數(shù)見廬上赤氣屬天?!?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同游王舍人園》:“初開蝸牛廬,中置師子牀?!?魯迅 《〈二心集〉序言》:“不久,可以出現(xiàn)的,恐怕至多只有幾個‘蝸牛廬’?!币嗍∽鳌?蝸廬 ”。 唐 錢起 《玉山東溪題李叟屋壁》:“野老採薇暇,蝸廬招客幽?!?宋 陸游 《數(shù)日不出門偶賦》之三:“湖上蝸廬僅自容,寸懷無奈百憂攻?!?清 黃景仁 《客齋偶成》詩:“到處蝸廬感滯淹,曉涼差喜失朱炎。”
《漢語大詞典》:蝸牛舍(蝸牛舍)
比喻簡陋狹小的房舍。多用以謙稱自己的住所。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蝸?!瓪と缧÷?,熱則自懸於葉下。野人結(jié)圓舍,如蝸牛之殼,故曰蝸舍?!?唐 李商隱 《自喜》詩:“自喜蝸牛舍,兼容燕子巢。”亦省作“ 蝸舍 ”。 南朝 梁 何遜 《仰贈從兄興寧寘南》:“棲息同蝸舍,出入共荊扉?!?唐 薛用弱 集異記·鄧元佐:“既至,見一蝸舍,惟一女子,可年二十許?!?清 吳嘉紀(jì) 《顧友惺畫萱花見贈》詩:“有客來蝸舍,題名是 虎頭 ?!?/div>
《漢語大詞典》:蝸牛國(蝸牛國)
比喻極小的國家。 南朝 梁 殷均 《細(xì)言應(yīng)令》詩:“汎舟毛滴海,為政蝸牛國?!眳⒁姟?蝸角鬭爭 ”。
分類:極小國家
《漢語大詞典》:蝸角斗爭(蝸角鬭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焙笠浴拔伣囚a爭”比喻因細(xì)事而引起爭斗。 宋 辛棄疾 《哨遍·秋水觀》詞:“蝸角鬭爭,左 觸 右 蠻 ,一戰(zhàn)連千里。”亦省作“ 蝸爭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蝸爭羶慕世間人,請來一共云山夕?!?/div>
《國語辭典》:人工蝸牛(人工蝸牛)  拼音:rén gōng guā niú
一種幫助兩耳全聾的病人重獲聽力的電子裝置。分成耳內(nèi)及耳外裝置兩大部分,耳內(nèi)裝置包括內(nèi)感應(yīng)圈及兩條電極線,耳外裝置包括麥克風(fēng)、外感應(yīng)圈及刺激器。先由外耳道上的麥克風(fēng)接受聲音,刺激器將聲音變?yōu)殡娏鳎偷礁袘?yīng)圈,再經(jīng)電極刺激聽覺神經(jīng)。
《國語辭典》:無殼蝸牛(無殼蝸牛)  拼音:wú ké guā niú
比喻無力購屋者。如:「臺北居大不易,工作了十幾年,至今還是一只無殼蝸牛?!?/div>
分類: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