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蟲篆(蟲篆) 拼音:chóng zhuàn
1.古代鐘口等銅器上所刻的蟲形紋飾。
2.秦書八體之一。參見「蟲書」條。
3.比喻微末的技能。《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又鴻都門下,招會群小,造作賦說,以蟲篆小技見寵于時?!?/div>
《國語辭典》:蟲書(蟲書) 拼音:chóng shū
書體名。秦書八體之一。是在篆書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裝飾蜿蜒回繞的筆畫,使字體像蟲形盤旋彎曲的樣子,因而得名。也稱為「蟲篆」。
《國語辭典》:蟲魚(蟲魚) 拼音:chóng yú
1.蟲與魚?!督鹗?。卷四○。樂志下》:「威震遐邇,化漸蟲魚。」
2.后世譏諷考據(jù)家的瑣屑考訂為蟲魚之學。唐。
韓愈 〈〉詩二首之一:「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