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馮從龍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馮從龍(1576年4月8日—1640年8月9日),字見甫,號云衢,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三甲進士。其任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時,曾拆毀葡萄牙在澳門私筑的青洲教堂,捍衛(wèi)了中國的主權。馮從龍民籍。行一。三月初十日(或作三月初四)生。萬歷二十八年庚子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會試第三百八十四名,吏部觀政。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四月,充副使持節(jié)冊封藩王。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五月,充副使持節(jié)冊封崇府懷安王翊锧。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四月, 冊溫裕王常澍長子由敉為紀城王。萬歷四十年十二月(1613年),制滿赴部,暫擬授部銜。萬歷四十八年正月(1620年),由山東副使升浙江參政。天啟元年(1621年),兩廣總督陳邦瞻、廣東巡撫王尊德采納了署廣東海道副使徐如珂的建議,派遣監(jiān)司馮從龍、中軍孫昌祚等到青洲毀其所筑教堂及墻垣。事后徐如珂在給馮從龍的信中高興地說:「青洲山事,仰仗威靈,盡撤而毀之,此數(shù)十年來所姑息養(yǎng)成而不敢問者也。而一旦伐其狡謀,破其三窟,非神謀偉略出人意表, 何以有此?!?。拆毀「青洲城」,打擊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囂張氣焰。同年七月十五甲寅(1621年8月31日),升廣東布政使司參政馮從龍為陜西按察使。天啟五年(1625年)十月,為山東按察使、霸州道。天啟六年(1626年)二月,升為湖廣右布政使。天啟六年(1626年)四月,寧達敘捷,賞銀二十兩。歷仕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授中大夫、陜西按察使、榆林東路道(東路神木道)、寧夏河西道、陜西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維基
查曰俞,字賡虞,號力庵,南直隸寧國府涇縣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行人,奉旨冊封藩王,卒于道。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以邁(17世紀—17世紀),字月征,號匡廬,浙江金華府浦江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張以邁是萬歷十四年進士張應槐曾孫,自幼聰敏,成年后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授中書舍人,負責冊封江西藩王。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張以邁歷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員外郎、郎中;其后隱居在縣北,因仰慕綠野香山稱其堂名「緣香堂」,以詩酒自娛不問世事??腿藖淼秸劶皶r政,他總裝醉不回答,二十多年后飲酒過量患病去世。
李喬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喬(1595年—1654年),字世臣,直隸興化縣(今江蘇省興化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李喬為嘉靖、隆慶間內閣首輔李春芳曾孫,崇禎元年進士李嗣京之弟。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士,授河南靈寶縣知縣,調祥符縣。遷禮部郎中。天啟六年(1626年),奉命敕封藩王,過湖南,涉洞庭湖。當時魏忠賢勢力正盛,李喬淡然處之。崇禎改元,提學山東。崇禎四年(1631年),轉河南按察使,不久轉右布政使,兼攝治河。次年,轉陜西左布政使。此時農(nóng)民起事軍隊蜂起,李喬盡力籌備軍餉。崇禎七年(1634年)冬,晉陜西巡撫,次年因鎮(zhèn)壓不力,被彈劾去職。崇禎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弘光元年(1645年),李喬薦補兵部左侍郎。五月初七,清軍大舉迫近,南京百官集結于清議堂議事。李喬、唐世濟有降清之意。十五日,清軍統(tǒng)帥、豫王多鐸到達南京,百官冒雨出城迎接。次日,大開洪武門,李喬與京營總督、忻城伯趙之龍率百官獻冊,行四拜之禮,隨即跪請多鐸進城。李喬隨即挾清軍告示,安撫民心。此時,清軍尚未強制剃發(fā)易服,李喬主動剃頭換裝,反被多鐸辱罵。晚年,優(yōu)游林下,課子弄孫。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卒。
王丕釐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王丕厘(1840年—1893年),清朝官員,號子藩,字甘仲。湖北新洲人。少以諸生入問津書院就讀。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舉人,光緒六年(1880年)中式庚辰科二甲第41名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四年(1888年)提督云南學政。光緒十六年(1890年),因丁憂歸里。后復職。光緒十九年(1893年),卒于任所。著有《救時厄言》、《仰坡集》、《知味齋》等。
《漢語大詞典》:削藩
削奪藩王封地。 漢 晁錯 有《削藩策》。明史·齊泰傳:“先是,帝為太孫時,諸王多尊屬,擁重兵,患之,至是因密議削藩。”
《漢語大詞典》:鹿蠡
即谷蠡。 匈奴 藩王封號,權位在單于下。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椎鳴鏑,釘鹿蠡?!?李賢 注:“ 匈奴 有左右鹿蠡王。”
《漢語大詞典》:鄱桂
(1). 南朝 齊 鄱陽王 蕭鏘 與 桂陽王 蕭鑠 的并稱。南齊書·桂陽王鑠傳:“時 鄱陽王 鏘 好文章, 鑠 好名理,時人稱為 鄱 桂 ?!?br />(2).用以稱美藩王。 明 王志堅 《表異錄·人物二》:“稱藩王之美曰 間 平 ,謂 河間 、 東平 也;亦曰 鄱 桂 ?!?/div>
《漢語大詞典》:中記室(中記室)
古官名。 南北朝 時,公府及藩王設有中記室,專管表章書記工作。陳書·高祖紀上:“遣中記室參軍 江元禮 以事表 江陵 。”資治通鑒·陳臨海王光大元年:“ 頊 將出,中記室 毛喜 馳入見 頊 ?!?胡三省 注:“《五代志》:‘ 梁 制,藩王國及庶姓有持節(jié),府有中録事、中記室?!?/div>
《漢語大詞典》:蠡谷
匈奴 藩王封號。亦泛指王公貴族。 遼 懿德皇后 《君臣同志華夷同風應制》詩:“文章通蠡谷,聲教薄 雞林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