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遁形  拼音:dùn xíng
隱藏形跡。如:「無所遁形」。
《國語辭典》:遁形(遯形)  拼音:dùn xíng
隱藏形體?!段倪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鬼無隱謀,物無遁形?!挂沧鳌付菪巍埂?/div>
《國語辭典》:潛形(潛形)  拼音:qián xíng
隱蔽形跡。唐。呂巖 酹江月。仙風道骨詞:「水虎潛形,火龍伏體,萬丈毫光烈?!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山前一吼,攝將百獸潛形,林下獨行,威使群毛震悚?!?/div>
《漢語大詞典》:避跡(避跡)
亦作“避蹟”。 避藏形跡;隱匿。《再生緣》第三七回:“母親與郡主兩年避跡在于 萬緣尼菴 內(nèi)?!?span id="xkcogip" class="book">《玉嬌梨》第八回:“晚生寒舍雖在郡中,卻有一個小園在前面 白石村 中,晚生因在此避跡讀書,到了城中住的時少,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所以賤名不能上達?!?br />見“ 避跡 ”。
《國語辭典》:淪跡(淪跡)  拼音:lún jī
隱藏形跡。一般指隱居不仕。《晉書。卷五六。列傳。江統(tǒng)》:「統(tǒng)竟淪跡下邑,窮觀勝地,會其心焉?!鼓铣?。顏延之〈五君詠〉詩五首之一:「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div>
《漢語大詞典》:閉影(閉影)
隱藏形跡。梁書·處士傳·陶弘景:“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 清 唐孫華 《送門人時期五貢入太學》詩:“幸君閉影守窮廬,堅白超然免緇磷?!?/div>
《漢語大詞典》:遁影
(1).猶言隱藏形影。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安心樂土,遁影靈關?!?br />(2).指隱沒不清的影子。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應貞 《臨丹賦》:“清波引鏡,形無遁影。”
《國語辭典》:無所遁形(無所遁形)  拼音:wú suǒ dùn xíng
沒有辦法可以隱藏形跡。如:「警方?jīng)Q定采地毯式搜索,讓歹徒無所遁形?!?/div>
《國語辭典》:藏形匿影  拼音:cáng xíng nì yǐng
隱藏形蹤,不使別人得知。《鄧析子。無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掩目塞耳,萬民恐震。」也作「匿影藏形」。
《漢語大詞典》:遁陰匿景(遁陰匿景)
隱藏形跡。 晉 陸云 《南征賦》:“遁陰匿景,靜言勿譁?!?/div>
《漢語大詞典》:潛鱗戢羽(潛鱗戢羽)
謂隱藏形跡。 明 張煌言 《曹云霖中丞〈從龍詩集〉序》:“潛鱗戢羽,幸舟逢 鄂君 ?!?/div>
《國語辭典》:匿跡潛形(匿跡潛形)  拼音:nì jī qián xíng
隱藏形蹤,不使人知道。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廝口內(nèi)頑涎望著我面上零,再不和他親折證,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出:「你急忙忙走得趙官家無昏日,卻又喜孜孜匿跡潛形出玉關?!挂沧鳌改溘E隱形」。
《漢語大詞典》:聲銷跡滅(聲銷跡滅)
猶銷聲匿跡。謂隱藏形跡。北齊書·魏收傳:“其舒也濟世成務,其卷也聲銷跡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