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
典故
1
詞典
4
分類詞匯
11
分類詞匯
漫天
垂天
蔽天
遮天
霾曀
云帳
遮天蔽日
濃蔭蔽空
林蔭蔽天
漫天漫地
隱天蔽日
《國語辭典》:
漫天
拼音:
màn tiān
1.滿天、蔽天。宋。
范成大
碧瓦
詩:「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埂度龂萘x》第二回:「張寶作法,風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br />2.形容毫無限制的樣子。如:「漫天討價,著地還錢?!?/div>
分類:
漫天
蔽天
無邊
滿天
邊際
罪惡
農(nóng)歷
水勢
極大
特別
八月
無限
限度
盛大
大潮
潮汛
臺風
水災
《漢語大詞典》:
垂天
(1).掛在天邊;懸掛天空。
《
莊子·逍遙游
》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若云垂天旁?!?三國 魏
曹丕
《丹霞日行》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2).猶蔽天,籠罩天空。
《
文選·揚雄〈羽獵賦〉
》
:“其餘荷垂天之罼,張竟壄之罘。” 劉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邊也?!?宋
姜夔
《漢宮春·次韻稼軒》
詞:“云曰歸歟,縱垂天曳曳,終返 衡 廬 ?!?br />(3).比喻壯志凌云。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
:“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騰景?!?唐
劉禹錫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因為詩以報洛中士君子兼見寄之什》
:“垂天雖暫息,一舉出人寰?!?/div>
分類:
蔽天
天邊
天
籠罩
懸掛
《國語辭典》:
蔽天
拼音:
bì tiān
遮蔽、布滿整個天空。《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三國演義》第九回:「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div>
分類:
遮蔽
蔽天
天
《國語辭典》:
遮天
拼音:
zhē tiān
遮蔽天空。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或氣勢旺盛。如:「一手遮天」、「眼看黑云遮天,應該很快就會下雨了?!埂堆θ寿F征遼事略》:「近摩天嶺有一谷軍,約及一萬人,旗號遮天,鎗刀晃日?!埂度龂萘x》第三回:「車駕行不到數(shù)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div>
分類:
遮蔽
蔽天
天
體積
龐大
數(shù)量
眾多
氣勢
旺盛
《漢語大詞典》:
霾曀
(1).語本
《詩·邶風·終風》
:“終風且霾。”又:“終風且曀?!焙笠浴蚌矔恕敝副翁斓幕覊m或云翳。
《
文選·木華〈海賦〉
》
:“若乃霾曀潛銷,莫振莫竦?!?呂向 注:“霾曀,昏氣也。” 唐
柳宗元
《懲咎賦》
:“日霾曀以昧幽兮,黝云涌而上屯?!?宋
曾鞏
《喜晴》
詩:“今晨霾曀一掃蕩, 羲和 徐行驅(qū)六龍?!?br />(2).喻社會政治黑暗。
《
宋史·真宗紀一
》
:“帝謂宰相曰:‘霾曀頗盛,卿等思闕政,以佐予治。’” 梁啟超
《致某公書》
:“我國政界,亦霾曀不開。”
分類:
社會
政治
黑暗
蔽天
灰塵
云翳
《漢語大詞典》:
云帳(雲(yún)帳)
(1).輕柔飄灑似云霧的帷帳。
《
西京雜記
》
卷一:“ 成帝 設云帳、云幄、云幕於 甘泉紫殿 ,世謂 三云殿 。”
(2).指蔽天的云。 唐
劉禹錫
《七夕》
詩之二:“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 唐
李沇
《巫山高》
詩:“巫妝不治獨西望,暗泣紅蕉抱云帳。” 宋
文同
《慈濟院雙楠》
詩:“佛現(xiàn)寶幢經(jīng)幾刼,天開云帳待何人?!?/div>
分類:
輕柔
蔽天
飄灑
云
云霧
帷帳
《國語辭典》:
遮天蔽日
拼音:
zhē tiān bì rì
掩蔽天空,阻隔日光的照射。形容氣勢浩大,為數(shù)極多?!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遮天蔽日,真無一些塵土。」
分類:
遮蔽
蔽天
天
體積
龐大
數(shù)量
眾多
氣勢
盛大
日
《國語辭典》:
濃蔭蔽空(濃蔭蔽空)
拼音:
nóng yìn bì kōng
枝葉稠密,遮蔽天空。如:「這片濃蔭蔽空的原始森林,是作森林浴最好的場所?!?/div>
分類:
枝葉
稠密
遮蔽
蔽天
天
《國語辭典》:
林蔭蔽天(林蔭蔽天)
拼音:
lín yìn bì tiān
林木繁密,足以遮蔽天空。形容樹木極為茂盛。如:「走在林蔭蔽天的山路上,感覺十分舒爽?!?/div>
分類:
林木
繁密
足以
遮蔽
蔽天
天
樹木
茂盛
《國語辭典》:
漫天漫地
拼音:
màn tiān màn dì
1.滿天滿地。形容到處都是。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一四。大劫運》:「南宋末造,蒙古兵勢漫天漫地蓋來,又加以謀勇,如何禦得他?」也作「漫地漫天」。
2.引申為蒙蔽天地。形容欺騙,蒙蔽上下的人。宋。陳郁〈念奴嬌。沒巴沒鼻〉詞:「沒巴沒鼻,霎時間,做出漫天漫地。不論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也作「謾天謾地」。
分類:
滿天
滿地
蒙蔽
蔽天
天地
到處
欺騙
上下
《國語辭典》:
隱天蔽日(隱天蔽日)
拼音:
yǐn tiān bì rì
遮蔽天空,不見天日。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注》:「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于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div>
分類:
遮蔽
蔽天
天
酈道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