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3—1072
【介紹】:
宋建德人,字子容。仁宗天圣五年進士。為大理評事,知信州上饒縣,徙知蒙州,轉殿中丞、太常博士、通判常州?;实v中知江陰軍,以募得粟二萬斛大浚運河,長四十里。有《治安策》。
全宋詩葛閎(一○○三~一○七二),字子容,建德(今浙江建德東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知信州上饒縣,尋知蒙州,罷監(jiān)在京藥蜜庫,出知婺州蘭溪縣,移知化州,轉殿中丞,通判常州。歷知漳、臺二州。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致仕,明年卒,年七十。事見《蘇魏公集》卷五六《葛公墓志銘》。今錄詩十一首。另十五首,《宋詩紀事補遺》卷七輯自《嚴陵集》,已見張伯玉詩,今刪歸存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江陰人,字子發(fā),號草堂逸老。葛宮弟。第進士。為光州推官,善決獄。仕至太常博士。天性恬靜,年五十,即致仕退隱。卒年八十四。平生為詩慕李商隱,有“西昆”風格。
全宋詩葛密,字子發(fā),江陰(今屬江蘇)人,宮弟。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明嘉靖《江蘇縣志》卷一四)。為光州推官。知泉州清溪縣(《輿地紀勝》卷九。)仕至太堂博士。年五十,退居青旸之上湖,自號草堂逸老,卒年八十四(《韻語陽秋》卷一二作未四十致政,卒年八十七),有《上湖集》二十卷、《弋陽酬倡》三卷、《隱居唱和》十卷(《韻語陽秋》卷一二),已佚。事見《宋史》卷三三三《葛宮傅》。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葛琳,據(jù)《成都文類》中編次,約為仁宗時人,曾為成都府僚屬。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葛敏求,字子明,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官終司農寺丞。事見《江上詩鈔》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32—1104
【介紹】:
宋江陰人,字進叔,號虛游子。葛密子。神宗熙寧六年進士。調建德主簿。時密已老,書思遂投書歸養(yǎng)十余年。后歷封丘主簿、漣水縣丞,官至朝奉郎。卒特謚清孝。有《安遇集》。
全宋詩葛書思(一○三二~一一○四),字進叔,晚號虛游子,江陰(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調睦州建德縣主簿,以侍親未赴。后調開封府封丘縣主簿,移和州防御推官、楚州連山縣丞。官至朝奉郎?;兆诔鐚幦曜?,年七十三。有《安遇集》十卷,已佚。事見《摛文堂集》卷一五《葛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三《葛密傳》。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九葛蘊,字叔忱,潤州丹徒(今屬江蘇鎮(zhèn)江)人,良嗣次子。嘉祐八年進士,治平中為鄧州穰縣主簿。長于詩,善書。見《臨川集》卷九二《葛興祖墓志銘》,《皇宋書錄》卷中,《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八。
人物簡介
簡介嘉祐八年(1063)任福建路轉運判官。治平元年(1064)任福建路轉運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開封人。神宗熙寧間為畫院祇候。所畫花鳥草蟲蔬菜,率有生意。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葛繁,號鶴林居士,丹徒(今屬江蘇)人。良嗣長子,為范純仁同門。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任兵器監(jiān)主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一三)。崇寧間為許州臨潁主簿(清嘉慶《丹徒縣志》卷二一)。嘗知鎮(zhèn)江府(宋《京口耆舊傳》卷一)。
全宋文·卷一七六二葛蘩(一作繁),號鶴林居士,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良嗣長子。治平中為許州臨潁縣主簿,熙寧末知吳縣。元豐初,試大理評事、鎮(zhèn)江軍節(jié)度推官。元祐初知廣德縣;三年,為兵器監(jiān)主簿。紹圣末,管勾真定府路都總管安撫司機宜文字。官終知鎮(zhèn)江府。見王安石《臨川集》卷九二《葛興祖墓志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一三,《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八,《宋詩紀事》卷三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葛次仲(一○六三~一一二一),字亞卿,常州江陰(今屬江蘇)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四),調海陵縣尉,遷吉州州學教授,提舉京西南路常平,除國子司業(yè)兼嘉王侍講。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除直龍圖閣、提舉中太一宮專講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三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除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同修國史,升翊善。二年,除大司成,致仕。三年,卒,年五十九。有集句詩三卷,已佚。事見《丹陽集》卷一五《太中大夫大司成葛公行狀》。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葛敏修(?~一一○七?),字圣功,一字道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從黃庭堅學(《江西詩徵》卷一○)。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知確山縣?;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命h籍,三年始出籍。官至奉議郎。大觀初卒。門人私謚孝友先生。有《道岷集》三十卷,已佚。事見《廬陵詩存》卷二。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六二葛敏修(?——一一○七),字圣功,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從黃庭堅學。登元祐三年進士,任確山縣令。坐元符上書被禁錮。大觀初卒。有《道岷集》三十卷。見《廬陵詩存》卷二,《宋詩紀事》卷三四,《宋元學案補遺》卷一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72—1144
【介紹】:
宋常州江陰人,徙丹陽,字魯卿。葛書思子。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遷太常卿兼諭德,采春秋戰(zhàn)國以來歷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shù)事。除國子祭酒。歷知汝、湖、鄧州,遭朱勔誣告罷歸。高宗建炎中復知湖州,歲大饑,發(fā)官廩賑濟于民。紹興中請祠歸。卒謚文康。有《丹陽集》。
全宋詩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魯卿,常州江陰(今屬江蘇)人(《宋史》作丹陽人,誤。丹陽是其晚年寓居,見本集卷二一《里中無居寓丹陽縣書懷》)。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參軍?;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瑸閮贾萁淌?。崇寧二年(一一○三),入為太學正。大觀元年(一一○七),充提舉議歷所檢討,兼宗正丞。二年,遷禮部員外郎,以事責知歙州休寧。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復原職。四年,擢國子司業(yè)。六年,除國子祭酒,以言事落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彥括田,徙湖州。六年,移鄧州,以在湖州時忤朱勔,落職食祠祿。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致仕歸。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謚文康。有《丹陽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四卷,其中詩七卷。事見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狀》,《宋史》卷四四五有傳?!「饎僦僭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殘本《永樂大典》。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四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魯卿,常州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書思子。登紹圣四年進士第。元符三年中宏詞科,為第一,除兗州教授。差提舉議歷所檢討官兼宗正丞,遷禮部員外郎。以議原廟事得罪,責知休寧縣。復召為禮部員外郎,權國子司業(yè),遷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國子祭酒。尋知汝州,改湖州,徙鄧州,罷。建炎中復知湖州,官至顯謨閣待制,紹興初乞祠歸,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謚文康。著有《丹陽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續(xù)編《太常因革禮》。《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崇寧元年(1102)任都水監(jiān)丞。政和二年(1112)任都水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