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3詞典 3分類詞匯 370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著 → 著著”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70,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名都
名人
云英
本草
象山
龍井
成連
名邦
荊軻
名色
名城
仲山
鵝溪
道濟
斧柯
《國語辭典》:名都  拼音:míng dū
大都邑、有名的都市?!逗鬂h書。卷二八下。馮衍傳》:「瞻燕齊之舊居兮,歷宋楚之名都?!?/div>
《國語辭典》:名人  拼音:míng rén
1.負有盛名的人。唐。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所與游皆當(dāng)世名人,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br />2.名臣。《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其流入北斗中,得名人;不入,失名人?!?br />3.一種日本圍棋賽中最高的榮譽。
《國語辭典》:云英(雲(yún)英)  拼音:yún yīng
1.人名:(1)唐代鐘陵妓女。唐。羅隱 偶題詩:「鐘陵醉別十馀春,重見云英掌上身?!?2)唐代女子,相傳遇裴航于藍橋驛,遂結(jié)為夫妻,后夫婦俱入玉峰,食丹仙去。
2.一種礦石。云母的一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部。云母》:「云色多青。」唐。白居易 早服云母散詩:「曉服云英漱井華,寥然身若在煙霞?!?/div>
《國語辭典》:本草  拼音:běn cǎo
1.我國古代記載藥物的著作。因以草類居多,故稱為「本草」。如:「本草備要」、「本草從新」。
2.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簡稱。參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條。
分類:著名
《國語辭典》:象山  拼音:xiàng shān
1.山名:(1)最著名者在江西省貴溪縣西南,宋朝陸九淵在此講學(xué),因山形如象而得名。(2)在浙江省象山縣北。(3)在江蘇省鎮(zhèn)江縣東北,因形如象而得名。
2.宋朝陸九淵的號。參見「陸九淵」條。
《國語辭典》:龍井(龍井)  拼音:lóng jǐng
1.地名。在浙江省杭縣西南,舊名龍泓。所產(chǎn)的龍井茶,向負盛名。
2.一種產(chǎn)于浙江省杭州龍井村的茶。馳名中外。參見「龍井茶」條。
《國語辭典》:成連(成連)  拼音:chéng lián
人名。春秋時人。善鼓琴,相傳伯牙曾向他學(xué)琴,三年無成,遂獨留伯牙于東海蓬萊山,因情思專一,終有啟悟,成為天下操琴妙手。見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卷下。水仙操》。
《漢語大詞典》:名邦
著名的地區(qū)。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君紓組於名邦,貽話言於川渚?!?清 李漁 《與某郡伯書》:“貴治之繁劇,甲於海內(nèi)諸名邦?!?span id="zxubdky" class="book">《解放日報》1986.6.7:“ 余姚 何以稱文獻名邦呢?原來自 漢 以來,此地文化發(fā)達,賢達輩出?!?/div>
《國語辭典》:荊軻(荊軻)  拼音:jīng kē
人名。(?~西元前227),字公叔,戰(zhàn)國時衛(wèi)人。好讀書擊劍。燕王喜二十八年,帶著夾有匕首的地圖和秦將樊于期的首級入秦,欲刺秦王,結(jié)果事敗被殺。
《國語辭典》:名色  拼音:míng sè
1.事物的名稱、名字。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則俺這百尺樓臺,是祖先留在,功勞大,更打著個郡馬的名色,那廝也怎敢便來胡折?!埂缎咽篮阊?。卷六。小水灣天狐貽書》:「小廝家眼凈,望見那人是個野狐,卻叫不出名色?!?br />2.名義、名目。《東周列國志》第五二回:「靈公一心貪著夏姬,把游幸當(dāng)個名色,正是:『竊玉偷香真有意,觀山玩水本無心?!弧埂逗笪饔斡洝返诙兀骸覆贿^借焚脩名色,各處募化錢糧?!?br />3.名聲、名氣?!缎咽酪鼍墏鳌返谝晃寤兀骸竷蓚€原不曾幫了他兩家作惡,也不甚指了他兩家的名色詐人?!埂剁R花緣》第七二回:「你們二位姐姐不彈,豈不把『瑤琴』、『素琴』兩個好名色埋沒了?!?br />4.有名的美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酒酣,謂韓曰:『秀才當(dāng)今名士,柳氏當(dāng)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
5.職官名。《醒世姻緣傳》第六回:「部里遞了援例呈子,弄神弄鬼,做了附學(xué)名色?!?/div>
《國語辭典》:名城  拼音:míng chéng
著名的城邑。漢。賈誼 過秦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下天之兵,聚之咸陽?!?/div>
《漢語大詞典》:仲山
(1).指 仲山甫 。 周宣王 時著名的大臣。見詩·大雅·烝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呂望 銘功於 昆吾 , 仲山 鏤績於庸器,計功之義也。” 唐 張九齡 《祭張燕公文》:“故能羽翼 圣后 ,丹青元化,陳 皋陶 之謨謀,盡 仲山 之夙夜?!?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上:“ 丁晉公 之南遷也,行過 潭州 ,自作《齋僧疏》云:‘補 仲山 之袞,雖曲盡於巧心;和 傅説 之羹,實難調(diào)於眾口。’”
(2).山名。在 陜西省 涇陽縣 西北。傳說 漢高祖 兄 劉仲 葬其地。 唐 唐彥謙 有《仲山》詩。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陜西二·西安府上·涇陽縣》:“ 中山 …… 漢 元鼎 初,獲寳鼎於 汾陰 ,薦之 甘泉 ,鼎至 中山 ,氤氳有黃氣蓋焉,俗譌為 仲山 ,云 漢高祖 兄 仲 居此?!?/div>
《漢語大詞典》:鵝溪(鵝溪)
(1).水名。太平廣記卷四六二引 唐 無名氏《廣古今五行記》:“ 晉 太元 中, 章安郡 史悝 家有駮雄鵝,善鳴。 悝 女常養(yǎng)飼之,鵝非女不食。 荀僉 苦求之,鵝輒不食,乃以還 悝 。又數(shù)日,晨起,失女及鵝。隣家聞鵝向西,追至一水,唯見女衣及鵝毛在水邊。今名此水為 鵝溪 ?!?br />(2).地名。在 四川省 鹽亭縣 西北,以產(chǎn)絹著名。《說郛》卷八一引 宋 蔡襄 《茶錄·茶羅》:“茶羅以絶細為佳。羅底用 蜀 東川 鵝溪 畫絹之密者,投湯中揉洗以羃之。” 清 王士禛 《鵝溪》詩:“眼明今日 鹽亭 路,十里 鵝溪 碧玉流?!?br />(3).見“ 鵝溪絹 ”。
《漢語大詞典》:鵝溪絹(鵝溪絹)
亦作“鵞溪絹”。 產(chǎn)于 四川省 鹽亭縣 鵝溪 的絹帛。 唐 代為貢品, 宋 人書畫尤重之。新唐書·地理志六:“ 陵州 仁壽郡 ,本 隆山郡 , 天寶 元年更名。土貢:麩金、鵝溪絹、細葛。”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余嘗戲作小詩,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韋郎 筆妙古今無。何如莫掃鵝溪絹,留取 天吳 紫鳳圖?!?清 吳偉業(yè) 《清風(fēng)使節(jié)圖》詩:“愿將十丈鵞溪絹,再作青青玉筍圖?!币嗍》Q“ 鵝溪 ”。 宋 蘇軾 《文與可有詩見寄次韻答之》:“為愛鵝溪白繭光,掃殘雞距紫毫芒?!?宋 黃庭堅 《題鄭防畫夾》詩之二:“欲寫 李成 驟雨,惜無六幅鵝溪?!?清 吳偉業(yè) 《畫蘭曲》:“聞道羅幃怨離索,麝煤鵞絹閒常作?!?/div>
《國語辭典》:道濟(道濟)  拼音:dào jì
清代一位僧人的法號。字石濤。為著名畫家。以石濤知名,精于山水繪畫,對后代繪畫有極深的影響。
《國語辭典》:斧柯  拼音:fǔ kē
1.斧柄。
2.比喻政權(quán)、權(quán)柄。清。黃遵憲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豈能無斧柯,皇皇行仁義?!?br />3.喻指媒人。明。朱鼎《玉鏡臺記》第四出:「潤玉年已及笄,要覓一婿。斧柯之任,相屬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