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4詞典 1分類詞匯 183
《漢語大詞典》:上肴
上等菜肴。《淮南子·精神訓(xùn)》:“ 越 人得髯蛇,以為上肴,中國得而棄之無用。”
分類:上等菜肴
《漢語大詞典》:榛脯
泛指果品和菜肴。脯。干肉。 明 吾丘瑞 《運甓記·剪發(fā)延賓》:“你北堂截髮供榛脯?!?/div>
《漢語大詞典》:重膳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菜肴。泛指豐盛的膳食。后漢書·周舉傳:“理天下寃枉之獄,除太官重膳之費?!?span id="juk3kyw"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華歆傳》:“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span id="jhxaowk"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是儀傳》:“﹝ 儀 ﹞服不精細(xì),食不重膳。”
《國語辭典》:生蠔(生蠔)  拼音:shēng háo
生鮮的蠔,當(dāng)作菜肴,不經(jīng)烹煮。
《國語辭典》:便菜  拼音:biàn cài
平常吃的菜肴。如:「都是一些家常便菜,請隨意用,不要客氣?!?/div>
分類:平常菜肴
《國語辭典》:寡酒  拼音:guǎ jiǔ
形容飲酒而無菜肴相佐。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二折:「酒便有了,可沒些肴饌,這寡酒如何吃的?」
《國語辭典》:陽春面(陽春麵)  拼音:yáng chūn miàn
一種不添加色素、防腐劑、肉類或香料的經(jīng)濟(jì)大眾化食品。最常見的是做成湯面或炒面,但以煮湯面較多。湯面中加入青菜、蔥、鹽及鹵肉汁即成。也稱為「光面」。
《漢語大詞典》:肴餌(肴餌)
菜肴糕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龍戲蛛:“署中有樓,用藏肴餌,往往被物竊食,狼籍於地?!?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陳錫九:“因出榼中肴餌,列母前?!?/div>
分類:菜肴糕餅
《國語辭典》:攢盤(攢盤)  拼音:cuán pán
1.由多種食物拼合而成的食品盤?!秲号⑿蹅鳌返诙换兀骸钢虚g又架著一盤,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來的攢盤,連頭蹄下水都有?!挂卜Q為「拼盤」。
2.引申為圍毆?!缎咽篮阊浴>砣?。蔡瑞虹忍辱報仇》:「『眾光棍大怒,……,將胡悅攢盤打勾臭死!』」」
《漢語大詞典》:盒奩(盒匳)
盛放菜肴果品的盒子。板橋雜記卷下附錄 明 沈周 《盒子會辭》:“盒匳來往斗芳鄰,手帕綢繆通姊妹;東家西家百絡(luò)盛,裝殽飣核春滿檠?!?
《漢語大詞典》:胹鱉(胹鼈)
同“ 臑3鱉 ”。菜肴名。《楚辭·招魂》:“胹鱉炮羔,有柘漿些?!?王逸 注:“胹,一作臑。”
分類:菜肴
《漢語大詞典》:單味(單味)
一味菜肴。形容飲食儉約。 南朝 齊 謝朓 《高齋視事》詩:“列俎歸單味,連駕止容膝?!?/div>
《國語辭典》:南饌(南饌)  拼音:nán zhuàn
南方口味的菜肴。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往時南饌未通,京師無有能斫鲙者,以為珍味?!?,
《漢語大詞典》:撒羹
日語sakana的音譯。佐酒菜肴。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近見 梁孝廉 處素 履繩 《題汪亦滄〈日本國神海編〉》云:‘貢院繁華繫客情,朝朝應(yīng)辦幾番更。筵前只愛紅裙醉,拽盞何緣號撒羹?!艟普咛枴龈!?/div>
《漢語大詞典》:肉凍
以魚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膠及調(diào)味料后凝成稠厚的一種美味凍膏,冷配在肉或魚的菜肴上,作為裝飾;或者制成肉、魚或蔬菜的一種模型
一種冷菜,先將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燒熟壓實后,再澆上肉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