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獲 → 穫獲獲”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獲尤(獲尤)
遭怨恨。 漢 王逸 《九思·逢尤》:“被諑譖兮虛獲尤,心煩憒兮意無聊?!?/div>
分類:怨恨
《漢語大詞典》:獲志(獲志)
得志;得以遂愿。 漢 張衡 《思玄賦》:“行頗僻而獲志兮,循法度而離殃?!?明 文徵明 《沈氏復姓記》:“今幸而獲志,不可無言以示我后人,子其為我記之?!?/div>
《漢語大詞典》:望獲(望獲)
傳說古帝名。 宋 羅泌 路史·前紀二·天皇紀:“粵有天皇,是曰天靈, 望獲 強尊?!?羅蘋 注:“以 獲 為名,以 望 為姓,字 子潤 ,號 中天皇君 ?!?/div>
分類:古帝帝名
《漢語大詞典》:旗獲(旗獲)
謂加標志于所俘獲之物。
分類:標志俘獲
《漢語大詞典》:貴獲(貴獲)
敬稱對方官府中的下人。獲,奴婢。 宋 呂陶 《申府帥并二司狀》:“累據(jù) 九隴縣 茶戶等各陳文狀申説,被官場減價買茶,卻將餘上價錢,令客人充息請買,及不分早嫩麤細色額,只作一般取買,委有侵損,乞指揮貴獲存濟。”
《漢語大詞典》:積獲(積獲)
聚積的獵獲物。 晉 張華 《游獵篇》:“積獲被山阜,流血丹中原?!?/div>
分類:聚積獵獲
《國語辭典》:獲?。ǐ@取)  拼音:huò qǔ
取得、獵取。如:「獲取暴利」。
《漢語大詞典》:略獲(略獲)
(1).俘獲。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士卒傷病,流曳道路,或頓仆坑壑,或見略獲?!?br />(2).指游獵。舊唐書·憲宗紀上:“﹝六年三月﹞乙卯,畿內(nèi)軍鎮(zhèn)牧放,駙馬貴族略獲,并不得帶兵仗,恐雜盜也?!?/div>
分類:俘獲游獵
《漢語大詞典》:播獲(播穫)
(1).喻子孫繼承父祖之業(yè)。語出《書·大誥》:“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span id="pu8vt0f" class="book">《資治通鑒·宋明帝泰始三年》:“ 裴子野 論曰: 高祖 蟣虱生介胄,經(jīng)啟疆埸,后之子孫,日蹙百里,播穫堂構,豈云易哉!”
(2).播種收獲。 清 唐甄 潛書·居心:“若農(nóng)夫然,播穫百穀,候之而弗失焉?!?/div>
《韻府拾遺 遇韻》:獲固(獲固)
素書:獲固守之,獲阨塞之,獲難屯之,獲城割之。
《漢語大詞典》:獲旌(獲旌)
古代舉行射禮時唱獲者所持的旌旗。周禮·春官·司常:“凡射共獲旌。歲時共更旌?!?鄭玄 注:“獲旌,獲者所持旌?!眳⒁姟?獲者 ”。
《漢語大詞典》:獲者(獲者)
(1).獵得禽獸者。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獸私之,獲者取左耳?!?鄭玄 注:“獲,得也,得禽獸者取左耳當以計功?!?br />(2).指古代舉行射禮時持旌唱獲者。猶今之報靶員。儀禮·鄉(xiāng)射禮:“司馬又命獲者倚旌于侯中。獲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鄭玄 注:“謂之獲者以事名之。” 賈公彥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獲故名獲者也。”
(3).射中靶心者。儀禮·鄉(xiāng)射禮:“拾發(fā)以將乘矢。獲者坐而獲?!?賈公彥 疏:“射著禽獸為獲,獲則得也……射著正鵠亦曰獲?!?br />(4).謂逃亡而被抓獲,沒為奴婢的人。初學記卷十九引 漢 應劭 《風俗通》:“獲者,逃亡獲得,為奴婢者也。”
《國語辭典》:獲救(獲救)  拼音:huò jiù
獲得救助。如:「那群登山者,在山上受困了兩天之后,終于獲救?!?/div>
《漢語大詞典》:獲民(獲民)
謂得民心。左傳·昭公三年:“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 漢 焦贛 《易林·萃之姤》:“種一得十,日益有息,仁政獲民,四國親睦?!?/div>
《韻府拾遺 寒韻》:獲難(獲難)
素書:獲固守之,獲阨塞之,獲難屯之,獲城割之,獲地裂之,獲財散之。
《韻府拾遺 嘯韻》:獲誚(獲誚)
顏氏家訓:馬李良佞媚獲誚,蔡伯喈同惡受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