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是為金剛頂經之儀軌,稱為金剛界之儀軌。此經與不空所譯二卷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xiàn)證大教王經異名同本。惟字句稍異。
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法王教中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切如來蓮華大曼荼羅品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由梵本之金剛頂經抄譯第二大品降三世觀音之曼荼羅者。
金蓮華
【佛學大辭典】
(雜名)金色之蓮華也。觀無量壽經曰:「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div>
持蓮華
【佛學大辭典】
(雜名)作禮時持于手者。供華之意也。又千手千眼觀音之一手。
紅蓮華
【佛學大辭典】
(植物)梵名優(yōu)缽羅Utpala之譯,謂赤色之蓮華也。為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紅蓮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求生諸天宮者,當于紅蓮華手,真言:唵(引)商揭(二合)薩嚩(二合)賀?!?/div>
差摩蓮華
【佛學大辭典】
(人名)比丘尼名。神通第一。遇強暴之人,欲犯之,脫兩眼示彼得免。見經律異相二十三。
采蓮華王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采華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之異名。
添品妙法蓮華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八卷,隋阇那崛多,達摩笈多共譯。多用什師之譯文,變其品之前后。但添羅什本之不足,即提婆達多一品,并藥草喻品中生育之一喻,故云添品。普門品中之后偈,羅什本云本來有提婆品,嘉祥,天臺,慈恩謂其無,今從后義。
梵網經蓮華藏世界
【佛學大辭典】
(界名)有千葉之一大蓮華中臺有盧舍那佛,千葉各為一世界,盧遮那佛化為千釋迦,居于千世界。復就一葉世界有百億之須彌山,百億之四天下(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之南閻浮提。千釋迦各化為百億之釋迦,坐于百億之菩提樹下。見梵網經上。
三處蓮華藏世界
【佛學大辭典】
(名數)密教立三處之華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經立三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三行者身。今約此三身而成義,則加持身即他受用報身,是阿彌陀佛也,其住處名華藏世界。由是過西方十萬億凈土即有其處。青龍軌名彌陀為蓮華藏。是五部中蓮華部報身之土也。本地身即大日如來也,此佛之住處名華藏世界。高廣無邊,而超相對,絕中邊不可定為西方十萬億是五部中佛部自性法身之住處也。大日經所說之胎藏,華嚴經所說之華藏世界是也。行者身即我等自身也。一切眾生之干栗多心,法爾有八葉形。是八葉之心蓮華。名曰華藏世界。是秘藏世界。見秘藏記鈔六。
意生八葉大蓮華王
【佛學大辭典】
(術語)內心曼荼羅之大悲胎藏界也,是由我內心而生,故稱曰意生。見大日經入秘密曼荼羅位品及義釋十二。
瑜伽蓮華部念誦法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觀自在菩薩之念誦法也,觀自在為蓮華部之主。
蓮華
【佛學大辭典】
(植物)天竺有四種之蓮華:一優(yōu)缽羅華Utpala,二拘物頭華Kumuda,三波頭摩華Padma,四芬陀利華Pun!d!arika。如其次第,青黃赤白之四色也。又加泥盧缽羅Nilotpala為五種??傋g為蓮華。但通常稱為蓮華者,指芬陀利之白蓮華。此華有三時。未敷之時,名屈摩羅(Mukula);敷而將落之時,名迦摩羅(Kamala);處中盛時,稱為芬陀利。法華游意曰:「舊云:外國稱芬陀利,此翻為蓮華。今謂芬陀利未必翻為蓮華。涅槃經云人中蓮華、人中芬陀利華,既其兩出,似如為異。今謂蓮華為通,芬陀利為別,所以知然者,凡有五證,云云。」法華玄贊一曰:「奔荼利迦者白蓮華也,西域呼白蓮華為奔荼利迦故。新經說青黃赤白四色蓮華,云媼缽羅華,拘某陀華,缽特摩華,奔荼利華。如次配之?!勾笕战浭枋逶唬骸溉卣f:西方蓮華有多種:一者缽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是也,非芬陀利。優(yōu)缽羅,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盧缽羅花也。俱勿頭,有赤及青二種。又云:俱勿頭是蓮華青色者。泥盧缽羅,此華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執(zhí)者。自如青蓮,亦是此色。更有蘇健地迦花,亦相似而小花。芬陀利迦,花可有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葉極白,漸向內色漸微黃,乃至最在內者與萼色相近也。此花極香也。昔琉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于阿耨達池取此花,裹八功德水灑之。諸女身心得安樂,命終生天。因是投花于地遂成種,至今猶有之?;ㄌ蓯?,徑一尺馀,尤可愛也。此法華所引中者是,是漫荼羅八葉者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種的蓮華,即優(yōu)缽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芬陀利華,亦即青黃赤白四種顏色的蓮華,通常所說的蓮華,是指芬陀利白蓮華。佛教以蓮華代表清凈,因蓮華出污泥而不染。
蓮華三喻
【佛學大辭典】
(名數)佛以蓮華喻妙法稱為妙法蓮華經。天臺以之為乘教權實之開廢。以佛身本跡廢立之深義為喻題。立跡門之三喻與本門之三喻。跡門之三喻者,一為蓮故華,是譬為實施權,如來于法華會坐,為顯一乘之實,于爾前先說三乘之權教也。二花開蓮現(xiàn),是譬開權顯實,花開譬開權,蓮現(xiàn)譬顯實,正于法華之會座,拓開三乘之權方便,顯一乘之實義也。三花落蓮成,是譬廢權立實,即開三乘之權教,則權教自廢,一乘之實教獨存也。已上三喻,為就佛之垂跡身所說乘教上,譬開廢之義者,故為跡門之三喻。是本經前十四品之意也。本門之三喻者,亦一為蓮故華,是譬從本垂跡,如來自久遠實成之本,垂伽耶始成之化跡也。二花開蓮現(xiàn),是譬開跡顯本,本經至壽量品,迦耶始成之佛,始打開為化身,顯久遠之本地也。三花落蓮成,是譬廢跡立本,開化身巳,則化身自廢,獨久成之本身成立也。巳上三喻,顯佛之本地,為之開廢,故為本門之三喻。見法華玄義一。
諸佛以蓮華為坐床
【佛學大辭典】
(雜語)諸佛常以蓮華為座床者,蓋取蓮華藏世界之義。蓮華藏世界者,報身佛之凈土也。又智度論八曰:「以蓮華軟凈,欲現(xiàn)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坐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中略)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于寶華上結跏趺坐?!勾笕战浭枋逶唬骸溉缡廊艘陨徣A為吉祥清凈,能悅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門之身坐此華臺也。然世間蓮亦有無量差降,所謂大小開合色相淺深各發(fā)不同,如是心地花臺亦有權實開合等異也。若是佛,謂當作八葉芬陀利,白蓮華也,其華令開敷四布。若是菩薩,亦作此華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極開也。若緣覺聲聞,當坐于花葉之上,或坐俱勿頭華葉上。(中略)若凈居諸天乃至初禪梵天等,世間立號為梵者皆坐赤蓮華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