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3
詞典
1
分類詞匯
32
共32,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咀藥
生藥鋪
藥衡
十全大補湯
寶興縣
燉煮
燉補
二煎
敗鼓之皮
枇杷膏
生化湯
哈昔泥
紅皮
曲方氏
榒木
《漢語大詞典》:
咀藥(咀藥)
(1).服藥。
《
漢書·王嘉傳
》
:“ 嘉 引藥杯以擊地,謂官屬曰:‘丞相幸得備位三公,奉職負國,當(dāng)伏刑都市以示萬眾,丞相豈兒女子邪,何謂咀藥而死?’”
(2).古代煎藥,先將藥材嚼成粗粒再煎。故亦稱煎藥為咀藥。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
:“小姐,我去咀藥來?!?/div>
分類:
服藥
煎藥
藥材
《漢語大詞典》:
生藥鋪(生藥鋪)
藥材店。
《水滸傳》
第二六回:“ 武松 包了婦人那顆頭,一直奔 西門慶 生藥鋪前來?!币嘧鳌?生藥舖 ”。
《
續(xù)傳燈錄·國清行機禪師
》
:“﹝ 行機禪師 ﹞登座説法云:‘圓通不開生藥舖,單單只賣死貓頭?!?span id="kdu10l6" class="book">《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女兒小名 慧娘 ,年方一十五歲,已受了鄰近開生藥舖 裴九老 家之聘?!?/div>
分類:
藥材
《國語辭典》:
藥衡(藥衡)
拼音:
yào héng
用來稱中藥材的量秤。
分類:
中藥
藥材
《國語辭典》:
十全大補湯(十全大補湯)
拼音:
shí quán dà bǔ tāng
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白芍、當(dāng)歸、川芎、黃芪、肉桂等十味藥材所制成的湯藥。能補益血氣,適用于精神疲倦、病后衰弱、夜夢遺精、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失血等癥狀。
分類:
由人
人參
茯苓
甘草
熟地
當(dāng)歸
肉桂
藥材
湯藥
《國語辭典》:
寶興縣(寶興縣)
拼音:
bǎo xīng xiàn
縣名。境內(nèi)出產(chǎn)米、麥、玉蜀黍和藥材等。
分類:
縣名
境內(nèi)
內(nèi)出
玉蜀黍
和藥
藥材
《國語辭典》:
燉煮
拼音:
dùn zhǔ
把食物、藥材等加水以慢火煮到爛熟。如:「媽媽正在廚房燉煮補品,整個房子香味四溢?!?/div>
分類:
食物
藥材
慢火
爛熟
《國語辭典》:
燉補(燉補)
拼音:
dùn bǔ
將補身的藥材、食物等加水用慢火煮到爛熟。如:「在寒冷的冬天,中國人多喜歡燉補滋養(yǎng)身體?!?/div>
分類:
藥材
食物
慢火
爛熟
《國語辭典》:
二煎
拼音:
èr jiān
藥材煎過一次的渣滓,加水再煎,稱為「二煎」。
分類:
藥材
渣滓
《國語辭典》:
敗鼓之皮(敗鼓之皮)
拼音:
bài gǔ zhī pí
破鼓的皮??蔀橹兴幩幉?。唐。韓愈〈進學(xué)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醫(yī)師之良也。」
分類:
中藥
藥材
進學(xué)解
《國語辭典》:
枇杷膏
拼音:
pí pa gāo
一種內(nèi)服滋膏劑。由枇杷葉、陳皮、桔梗等多種中藥材提煉制成。具有袪痰、潤肺等功效。
分類:
枇杷
陳皮
桔梗
中藥
藥材
提煉
煉制
《國語辭典》:
生化湯(生化湯)
拼音:
shēng huà tāng
一種中藥湯劑,其組成藥材為當(dāng)歸、川芎、甘草、黑姜及桃仁。有化瘀生新血、調(diào)血補虛的功用,宜于婦女產(chǎn)后服用。
分類:
中藥
藥湯
湯劑
成藥
藥材
為當(dāng)
當(dāng)歸
甘草
桃仁
《漢語大詞典》:
哈昔泥
中藥材阿魏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木一·阿魏
》
。 清 李調(diào)元
《卍齋瑣錄》
卷四:“阿魏,藥名,通作魏…… 蒙古 謂之哈昔泥?!?/div>
分類:
中藥
藥材
阿魏
《漢語大詞典》:
紅皮(紅皮)
藥材名。即陳皮。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橘
》
。
分類:
藥材
陳皮
《漢語大詞典》:
曲方氏
中藥材防風(fēng)的別名。 宋
陶谷
《
清異錄·藥譜
》
:“曲方氏,防風(fēng)?!?/div>
分類:
中藥
藥材
防風(fēng)
《漢語大詞典》:
榒木
木名??蔀樗幉?。
《韓詩外傳》
卷十:“吾聞中古之為醫(yī)者曰 踰跗 , 踰跗 之為醫(yī)也,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復(fù)生。”一本作“ 搦 ”。 清 俞正燮
《
癸巳類稿·持素證篇
》
:“中古醫(yī)曰 踰跗 ,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復(fù)生,謂治傷寒厥也?!?/div>
分類:
木名
藥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