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草廬(草廬)  拼音:cǎo lú
草舍、草房?!逗鬂h書。卷五三。周燮傳》:「有先人草廬結于岡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給?!埂段倪x。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顧臣于草廬之中?!挂卜Q為「草堂」。
《國語辭典》:草廬三顧(草廬三顧)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比喻帝王禮賢下士,或比喻誠心邀請。參見「三顧茅廬」條?!稌x書。卷九二。庾闡傳》:「夷吾相桓,漢登蕭張;草廬三顧,臭若蘭芳。」
《漢語大詞典》:三顧草廬(三顧草廬)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 劉備 往訪 諸葛亮 ,凡三往,乃見。后 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以“三顧草蘆”比喻對賢才的誠心邀請。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劉紹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邊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顧茅廬請 諸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