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6
典故
2
詞典
1
分類詞匯
9
其它
4
分類詞匯
孫子
性惡
孟荀
樂論
法后王
反辭
它囂
同門異戶
性惡說
《國語辭典》:
孫子(孫子)
拼音:
sūn zǐ
1.子孫?!对娊?。大雅?;室印罚骸讣仁艿垤?,施于孫子?!埂稑犯娂?。卷八。郊廟歌辭八。晉。傅玄。征西將軍登歌》:「假我皇祖,綏予孫子?!?br />2.人名。即孫武,參見「孫武」條。
3.書名。春秋孫武撰,一卷,十三篇。乃古兵書之一,內容分析戰(zhàn)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zhàn)策略、方式,為百代談兵之祖,被推崇為兵經。注本甚多,宋吉天保集何延錫、張預等十家為孫子十家注。也稱為「孫子兵法」。
《國語辭典》:
孫子(孫子)
拼音:
sūn zi
稱謂:(1)稱兒子的兒子?!度辶滞馐贰返谝黄呋兀骸岗w爺今年五十九歲,兩個兒子,四個孫子?!埂都t樓夢》第三九回:「原本你該絕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2)泛稱兒女的子女。如:「老壽星呵呵的笑說:『我一共有十個兒女,五十個孫子?!弧?/div>
分類:
孫子
兒子
子孫后代
《漢語大詞典》:
性惡(性惡)
戰(zhàn)國 時 荀子 的觀點之一。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必須以禮義刑罰治之,才能使之改惡從善。與 孟子 的性善論相對立,也是一種先驗的人性論。
《
荀子·性惡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眳⒁姟?性善 ”。
分類:
荀子
觀點
為人
人性
《漢語大詞典》:
性善
戰(zhàn)國 時 孟子 的觀點之一。認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種先驗的人性論。
《
孟子·告子上
》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
孟子·滕文公上
》
:“ 孟子 道性善,言必稱 堯 舜 ?!眳⒁姟?性惡 ”。
分類:
孟子
觀點
為人
人生
善良
《國語辭典》:
孟荀
拼音:
mèng xún
孟子與荀子的合稱。南朝梁。劉協《文心雕龍。諸子》:「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辭雅?!?/div>
分類:
孟子
荀子
分別
儒家
兩大
大學
學派
《國語辭典》:
樂論(樂論)
拼音:
yuè lùn
荀子篇名。論述音樂和人生的關系,以為音樂能提高道德修養(yǎng),有教化人心和移風易俗的作用。
分類:
荀子
論述
音樂
樂和
和人
人生
提高
高道
道德修養(yǎng)
《漢語大詞典》:
法后王(法後王)
先秦 以 荀子 、 韓非 為代表的“法今”的政治觀。主張效法當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因時制宜。與“法先王”相對。
《
荀子·儒效
》
:“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謬學雜,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
《
詩
》
《
書
》
。” 清
方苞
《書〈史記·六國年表序〉后》
:“ 秦 始變古而傳,乃曰法后王?!眳⒁姟?法先王 ”。
分類:
荀子
韓非
政治
《漢語大詞典》:
法先王
先秦 以儒家為代表的“法古”的政治觀。主張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稱 堯 、 舜 、 文 、 武 。與“法后王”相對。
《
荀子·儒效
》
:“逢衣淺帶,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亂世術。” 清
陳澧
《
東塾讀書記·孟子
》
:“
《離婁》
章極論為政用先王之道,當時諸子之説竝作,皆不法先王而自為説也?!?胡適
《諸子不出于王官論》
:“變‘法先王’之儒家而為‘法后王’之儒家法家。”參見“ 法后王 ”。
分類:
儒家
法古
政治
主張
效法
圣明
明君
君王
言行
制度
《漢語大詞典》:
反辭(反辭)
(1).猶轉告。
《
國語·越語下
》
:“ 王孫雒 曰:‘子 范子 將助天為虐,助天為虐不祥。 雒 請反辭於王?!?韋昭 注:“請以辭告 越王 。”
(2).反復敘說之辭。如
《楚辭》
中的“亂曰”、 荀子 賦中的“小歌”。
《
荀子·賦
》
:“與愚以疑,愿聞反辭?!?楊倞 注:“反辭,反覆敍説之辭。猶楚詞‘亂曰’?!?br />(3).謀反的供辭。
《
史記·李斯列傳
》
:“使者來,會丞相下吏, 趙高 皆妄為反辭。”
分類:
反復
謀反
轉告
敘說
荀子
《國語辭典》:
它囂(它囂)
拼音:
tuō xiāo
人名。荀子嘗譏其縱放情性、行為怪誕,但其卻振振有辭,欺惑愚眾,以假亂真。《荀子。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
分類:
人名
荀子
縱放
放情
情性
怪誕
《國語辭典》:
同門異戶(同門異戶)
拼音:
tóng mén yì hù
大同小異。漢。揚雄《法言。君子》:「吾于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惟圣人為不異。」清。吳汝綸〈讀荀子一〉:「大抵孟荀之學,皆出孔子。故子云譏其同門異戶?!?/div>
分類:
揚雄
荀子
《國語辭典》:
性惡說(性惡說)
拼音:
xìng è shuō
荀子的人性學說主張。認為人性本惡,唯有經過后天的師法教化,禮儀引導,才能化性起偽,改惡向善?!盾髯?。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骨?。王先謙。集解:「偽,為也,矯也,矯其本性也?!?/div>
分類:
荀子
人性
性學
學說
主張
為人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