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馮虛御風(fēng)(馮虛御風(fēng))  拼音:píng xū yù fēng
在空中乘風(fēng)飛行。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國語辭典》:剛褊自用(剛褊自用)  拼音:gāng biǎn zì yòng
固執(zhí)己見,不聽從人言。宋。蘇軾〈提舉玉局觀謝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剛褊自用,可謂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難。」也作「剛愎自用」。
《國語辭典》:絕域異方(絕域異方)  拼音:jué yù yì fāng
邊遠(yuǎn)的異地。宋。蘇軾〈御試制科策〉:「朝廷置靈武于度外幾百年矣,議者以為絕域異方,義不敢近,而況于取之乎?」
《國語辭典》:驚濤拍岸(驚濤拍岸)  拼音:jīng táo pāi àn
激蕩洶涌的浪濤拍打著岸邊。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國語辭典》:倨傲鮮腆(倨傲鮮腆)  拼音:jù ào xiǎn tiǎn
傲慢無禮。宋。蘇軾〈留侯論〉:「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div>
《國語辭典》:理固當(dāng)然(理固當(dāng)然)  拼音:lǐ gù dāng rán
按照道理應(yīng)當(dāng)這樣。宋。蘇軾〈始皇論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理固當(dāng)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獨見也。」也作「理所當(dāng)然」。
《國語辭典》:立談之間(立談之間)  拼音:lì tán zhī jiān
比喻極短暫的時間。宋。蘇軾〈賈誼論〉:「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宋。王質(zhì)〈漢高帝論〉:「立談之間,刻印銷印,逡巡反覆,有若兒戲?!?/div>
《國語辭典》:蘭臺公子(蘭臺公子)  拼音:lán tái gōng zǐ
宋玉的別稱。參見「宋玉」條。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落日繡簾卷〉詞:「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子天籟?!?/div>
《國語辭典》:計無所出(計無所出)  拼音:jì wú suǒ chū
毫無辦法?!稌x書。卷六八。顧榮傳》:「昔賊臣陳敏憑寵藉權(quán),滔天作亂,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于時賢愚計無所出?!顾?。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賈還,漢王不懌者累日,左右計無所出?!挂沧鳌赣嫙o所施」。
《國語辭典》:教戰(zhàn)守策(教戰(zhàn)守策)  拼音:jiào zhàn shǒu cè
文章名。策,文體的一種。蘇軾于宋仁宗朝進(jìn)時務(wù)策二十五篇,皆為有關(guān)政治、經(jīng)濟(jì)、教化、軍事的大計,此乃其中之一。內(nèi)容主張國君在承平時期即應(yīng)有憂患意識,使民眾接受戰(zhàn)斗及守備技巧的軍事訓(xùn)諫,才能處變不驚,臨危制亂。
《國語辭典》:旌旗蔽空  拼音:jīng qí bì kōng
軍容壯盛的樣子。宋。蘇軾〈赤壁賦〉:「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也作「旌旗蔽天」、「旌旗蔽日」。
《國語辭典》:云煙過眼錄(云煙過眼錄)  拼音:yún yān guò yǎn lù
書名。宋周密撰,四卷。取蘇軾〈寶繪堂記〉「煙云之過眼」句為名,記所見書畫古器,略品甲乙而不甚考證?!独m(xù)錄》一卷,為湯允謨作。
《國語辭典》:古文八大家  拼音:gǔ wén bā dà jiā
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等八人提倡古文運動,遂被后人合稱為「古文八大家」。
《國語辭典》: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拼音:qǔ zhī wú jìn,yòng zhī bù jié
資源豐富,取用不完。宋。蘇軾〈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挂沧鳌溉≈槐M,用之不竭」。
《國語辭典》:黃州寒食詩卷(黃州寒食詩卷)  拼音:huáng zhōu hán shí shī juàn
宋蘇軾的書法作品。蘇軾流謫湖北黃州時,適逢寒食節(jié),有感于疾風(fēng)苦雨而賦詩二首。此書變化之多,堪稱獨步,氣勢直奔而下,跌宕豪邁。此作現(xiàn)藏國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