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典故 4詞典 8其它 33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1—1107 【介紹】: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陽,又徙丹徒。字元章,號鹿門居士、海岳外史,世稱米襄陽。以恩補(bǔ)浛光尉,歷知雍丘縣、漣水軍,以太常博士知無為軍。徽宗時(shí)召為書畫學(xué)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舉止怪異,有潔癖。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法得王獻(xiàn)之筆意,尤工行草。畫山水人物多以水墨點(diǎn)染,自名一家。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
全宋詩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海岳外史等,因曾官禮部員外郎,世稱米南宮。原籍太原(今屬山西),徙居襄陽、丹徒。宋代著名書畫家,書法與蘇軾、黃庭堅(jiān)、蔡襄(一說蔡京)并稱四大家。以恩補(bǔ)浛光尉。歷知雍丘、漣水縣,江淮荊浙等路制置發(fā)運(yùn)司勾當(dāng)公事,知無為軍?;兆诔鐚庨g召為書畫學(xué)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大觀元年,出知淮陽軍,卒,年五十七。有《山林集》一百卷(《寶晉英光集序》),已佚。宋岳珂輯有《寶晉英光集》,后人續(xù)輯有《寶晉山林集拾遺》。事見《寶晉山林集拾遺》附《故南宮舍人米公墓志》,《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傳。米芾詩,以宋嘉泰元年筠陽郡齋刻《寶晉山林集拾遺》(八卷,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寶晉英光集》(八卷,簡稱四庫本)、清咸豐《涉聞梓舊》本(八卷,補(bǔ)遺一卷,簡稱涉聞本)、日本河山亥本《寶晉英光集》(六卷,補(bǔ)遺四卷,抄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簡稱河山本),并據(jù)補(bǔ)遺。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米芾(1051-1109) 初名黻,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太原人,徙居襄陽,后定居潤州(今鎮(zhèn)江)。世稱米南宮、米顛。能詩文,善書畫,書法與蔡襄、蘇軾、黃庭堅(jiān)合稱宋四家,有《寶晉英光集》輯本。朱孝臧集其詞為《寶晉長短句》一卷。
全宋文·卷二五九七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芾或作黻,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人稱米南宮。世居太原,后徙襄陽,故世稱米襄陽。因定居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故《宋史》稱為吳人。以恩補(bǔ)浛光尉。歷知雍丘縣、漣水軍,以太常博士出知無為軍。踰年復(fù)召為書畫學(xué)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大觀元年卒,年五十七。芾為文奇險(xiǎn),不蹈前人軌轍。擅書畫,精鑒裁。書法得王獻(xiàn)之筆意,與蔡襄、蘇軾、黃庭堅(jiān)合稱「宋四家」。山水畫師法董源,自名一家,尤工臨移,至亂真不可辨。著有《寶晉英光集》、《畫史》、《書史》、《硯史》、《海岳題跋》、《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等。見蔡肇《米海岳先生墓志銘》(《清河書畫舫》卷九下),《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傳》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6—1164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文卿,號南溪。以孝聞。高宗紹興間歲饑,為親負(fù)米百里外,遇盜欲殺奪之,因言事二親而得釋。喜購書,積至數(shù)千卷。
陳芾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建炎二年(1128)任京西南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
程芾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七年(1125)任京西北路提舉常平等事。紹興元年(1131)任荊湖南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紹興五年(1135)任廣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紹興六年(1136)3月罷宮祠。

人物簡介

簡介
重和二年宣和元年(1119)任監(jiān)察御史。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秀州知州。紹興元年(1131)任建昌軍知軍,12月在任。紹興三年(1133)任虔州知州。紹興三年(1133)9月在任。紹興八年(1138)任廣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紹興十一年(1141)任鎮(zhèn)江府知府。紹興十一年(1141)任徽州知州,7月27日到任。紹興十二年(1142)1月22日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4—1183 【介紹】: 宋臺州仙居人,字明可,號湖山居士。高宗紹興二年進(jìn)士。為秘書省正字,以不附秦檜,出為處、婺、越三州通判。后除殿中侍御史,力主高宗親征。孝宗即位,歷知婺州、紹興、臨安,累遷吏部侍郎。以剛直見忌,求去。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致仕。卒謚康肅。有《湖山集》。
全宋詩
吳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據(jù)集中詩我生甲申歲),字明可,號湖山居士,臺州仙居(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一三)進(jìn)士,歷刪定官,秘書正字。以不附秦檜,罷。后通判處、婺、越三州,知處州。三十一年,召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戶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紹興府,未幾,召權(quán)刑部侍郎,遷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xué)士知臨安府。以事提舉太平興國宮。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興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龍圖閣學(xué)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長短句三卷,別集一卷,奏議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湖山集》十卷?!都味ǔ喑侵尽肪砣ⅰ?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七有傳。 吳芾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湖山集》為底本。參校民國李之鼎宜秋館刊本(簡稱宜秋本)、《仙居叢書》排印本(簡稱仙居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三五○
吳芾(一一○四——一一八三),字明可,號湖山居士,臺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登紹興二年進(jìn)士第,遷秘書正字。以不附秦檜,出判處、婺、越三州,知處州。后除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紹興末,金兵南下,芾勸御駕親征,且請駐蹕建康。孝宗朝,歷知婺州、紹興府、臨安府、太平州、隆興府。入朝為給事中,歷刑、吏、禮三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致仕。淳熙十年卒,年八十,謚康肅。著有《湖山集》二十五卷。見《宋史》卷三八七本傳,《宋文公文集》卷八八《龍圖閣直學(xué)士吳公神道碑》。
趙芾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鎮(zhèn)江人。善畫人物、山水,有氣韻筆力,無院體習(xí)氣。
程芾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九年(1159)任福州知州兼安撫使。紹興三十年(1160)任建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常州宜興人,字子禮。蔣瑎孫。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jìn)士。孝宗即位,遷起居郎兼直學(xué)士院,進(jìn)簽書樞密院事。奏言加意邊防、提拔將才。乾道二年,除權(quán)參知政事、同知國用事。奏請精兵省費(fèi),且博采眾議,參注己見,撰《籌邊志》進(jìn)上。四年,拜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時(shí)孝宗欲大舉攻金,廷臣爭議不決,芾以“天時(shí)人事未至”拂帝意,罷知紹興府。尋以言者劾,落職。提舉洞霄宮卒。有《逸史》。
全宋文·卷四六七○
蔣芾,字子禮,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之奇曾孫。紹興二十一年進(jìn)士第二人。孝宗即位,累遷起居郎兼直學(xué)士院。乾道二年簽書樞密院事,權(quán)參知政事,同知國用事。四年拜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以議和戰(zhàn)忤孝宗意,罷知紹興府、提舉洞霄宮。卒不復(fù)起。輯《逸史》二十卷。見《宋史》卷三八四本傅,《直齋書錄解題》卷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芾,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居仁子。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知武康縣(《攻垕集》卷八九《贈(zèng)金紫光祿大夫陳公行狀》)。累官知德安州(《城陽山志》卷上)。
席芾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寧宗嘉定間進(jìn)士。知儀隴縣,興學(xué)勸農(nóng),蒞政嚴(yán)明。
程芾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寶祐三年(1255)任邕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6 【介紹】: 宋衡州人,字叔章,號肯齋。以蔭入仕。歷知永州、溫州,皆有政績。度宗咸淳中,歷知臨安、潭州。恭帝德祐元年,元軍圍城,親冒矢石督戰(zhàn)。城垂破,闔門死之。謚忠節(jié)。為人剛介,好賢禮士,居官清廉。
全宋詩
李芾(?~一二七六),字叔章,衡州(今湖南衡陽)人。初補(bǔ)南安司戶,轉(zhuǎn)祁陽縣尉,辟湖南安撫司幕官,攝湘潭縣事。理宗景定初知德清縣(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三)。三年(一二六二),以知吉州除浙東提刑。四年,知溫州府(《寶慶會(huì)稽續(xù)志》卷二)。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除浙西提刑兼知臨安府(《咸淳臨安志》卷四九),以事罷。十年,起為湖南提刑。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為湖南鎮(zhèn)撫大使。二年,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乖獢?shù)月,城破殉難?!?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有傳。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李芾(?——一二七六),字叔章,號肯齋,衡州(治今湖南衡陽)人。以門蔭補(bǔ)南安司戶,徙祁陽尉、湖南安撫司幕官。歷知德清縣、永,溫州。咸淳元年知臨安府,忤賈似道,被誣以贓罪罷去。十年,起為湖南提刑,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德祐元年十月,元軍圍潭,芾率軍民死守。二年正月,城將陷,闔家死之。贈(zèng)端明殿大學(xué)士,謚忠節(jié)。見《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又卷四七《瀛國公紀(j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初松江府華亭人,字孟辨。洪武初官編修,改中書舍人。才思飄逸,工詞章,兼善翰墨,真草篆隸清潤遒勁,風(fēng)度不凡。畫山水人物亦佳。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四
芾字孟辨,以字行,松江華亭人。洪武初徵授翰林編修,改中書舍人。 (《松江府志》:朱芾自號滄洲生。少從揚(yáng)鐵崖游,才思飄逸,工訶草,兼善翰墨,真草隸篆,清潤遒勁,風(fēng)度不凡。繪事亦擅聲于時(shí)?!短嬗萍酚小逗椭烀媳媛浠ā吩姟?朱謀堙《畫史會(huì)要》:盂辨善山水、白描人物。 《夢蕉詩話》:洪武十年,宋學(xué)士景濂乞骸骨歸,華亭朱孟辨紀(jì)其事,作詩送之。其一曰:「天語丁寧出紫微,特將文綺賜卿歸。愛卿秉志如金石,留取裁成百歲衣?!股w瀕行圣祖諭曰:「卿事朕十九年,忠誠可貫金石,故有是賜。卿今六十有八,可待三十二年后,以作百歲衣也?!蛊涠唬骸歌j親頒當(dāng)酒錢,賜金不獨(dú)二疏賢。想應(yīng)心醉君王德,慚愧長安市上眠。」既受文綺之賜,復(fù)出寶鈔數(shù)十綻與之,曰:「卿東歸,當(dāng)酒錢也?!蛊淙唬骸赋巧洗涸婆w,念卿此地跡將稀。臣身愿作隨陽雁,一度秋來一度歸。」圣祖一日攜景濂步午門西城上,顧謂曰:「卿來此跡將稀矣,可能再見否?」《濂》曰:「老臣身來就木,當(dāng)一歲一來也。」 田按,此三《詩文憲集》附錄標(biāo)目云:「契生中書舍人葉寧,朱孟辨忝廁侍從,躬睹皇上眷顧之隆,謹(jǐn)記一時(shí)盛事,賦絕句三首?!埂秹艚冻衷挕?、《堯山堂外記》僅屬之孟辨一人,疏矣!董谷《碧里雜存》云:「宋太史乞歸,御制詩餞之云:「白下開樽話別離,知君此后跡應(yīng)稀?!瑰ダm(xù)云:『臣身愿作衡陽雁,一度秋風(fēng)一度歸?!粨?jù)此,則第三絕句又非孟辨詩矣。詞亦小有異同?!光乓詾榇苏f蓋出附會(huì),終以《潛溪集》附錄為得實(shí)也。)
尚芾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尚芾(1546年—?),字章甫,河南汝寧府信陽州羅山縣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huì)試第一百五十四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進(jì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