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1詞典 2分類詞匯 139
《漢語大詞典》:旬節(jié)(旬節(jié))
指旬假與節(jié)日。 宋 王溥 唐會要·休假:“﹝ 開元 ﹞二十五年正月七日敕:自今已后,百官每旬節(jié)休假,不入曹司?!眳⒁姟?旬假 ”。
《漢語大詞典》:旬假
唐 宋 官員十日一休假稱“旬假”。 唐 白居易 有《郡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詩。 宋 徐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詩:“寂寥旬假日,蕭颯夜長時?!?宋 王溥 唐會要·休假:“每至旬假,許不視事,以與百僚休沐?!?span id="6w8h4gl"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五年》“是日,旬休” 元 胡三省 注:“一月三旬,遇旬則下直而休沐,謂之旬休,今謂之旬假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星回節(jié)(星回節(jié))
古代 南詔 節(jié)日名。其說不一?;蛑^即“火把節(jié)”。 前蜀 無名氏 《玉溪編事·震旦》:“ 南詔 以十二月十六日謂之星回節(jié),日游于避風(fēng)臺,命清平官賦詩。 驃信 詩曰:‘……伊昔今皇運(yùn),艱難仰忠烈。不覺歲云暮,感極星回節(jié)。元昶同一心,子孫堪貽厥。’” 清 沈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 哀牢 賸有星回節(jié),傳説多因 鄧睒妃 ?!眳㈤?明 沈德符 野獲編·風(fēng)俗·火把節(jié)
《國語辭典》:下元節(jié)(下元節(jié))  拼音:xià yuán jié
陰歷十月十五日,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簡稱為「下元」。道教以下元節(jié)為水官解除厄運(yùn)而舉行普度儀式,民間亦在此時祭拜祖先、神靈以祈求福祉。也稱為「下元日」。
《國語辭典》:過小年(過小年)  拼音:guò xiǎo nián
過冬至。冬至是過年前最大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人都要吃湯圓,表示又大了一歲,故視同過年。
《漢語大詞典》:節(jié)獻(xiàn)(節(jié)獻(xiàn))
逢節(jié)日向帝王敬獻(xiàn)貢物。 唐 劉禹錫 《賀赦表》:“停藩方節(jié)獻(xiàn)之禮,以惠疲人;回榷管餘羨之財,以資京邑?!?/div>
《國語辭典》:跳板  拼音:tiào bǎn
1.搭在船與岸之間便利上下的板子。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腳踏著跳板,手執(zhí)定竿,不住的把船攀?!?br />2.游泳池邊架起用來跳水的長板。
《漢語大詞典》:蠟節(jié)(蠟節(jié))
古代蠟祭會飲的節(jié)日。漢書·嚴(yán)延年傳“ 延年 母從 東海 來,欲從 延年 臘” 唐 顏師古 注:“建丑之月為臘祭,因會飲,若今之蠟節(jié)也?!?/div>
《國語辭典》:國宴(國宴)  拼音:guó yàn
國家元首為款待外賓,或在重要節(jié)日招待各界人士的隆重宴會。
《國語辭典》:三大節(jié)(三大節(jié))  拼音:sān dà jié
三個重要的節(jié)日。宋時指冬至、元旦、寒食,今指春節(jié)、端午、中秋。宋。金盈之《醉翁談錄。卷四。京城風(fēng)俗記》:「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為三大節(jié)?!?/div>
《國語辭典》:特刊  拼音:tè kān
為某一紀(jì)念日或特定目的所發(fā)行的書刊、壁報。如:「元旦特刊」、「國慶特刊」。
《漢語大詞典》:則劇錢(則劇錢)
宋 代節(jié)日分送的供娛樂用的錢。 宋 岳珂 《宮詞》之十一:“紅塵一騎傳天使,為送宮中則劇錢?!眳㈤?宋 岳珂 愧郯錄·國初宮禁節(jié)料錢。
《國語辭典》:浴佛節(jié)(浴佛節(jié))  拼音:yù fó jié
佛誕節(jié)。相傳佛陀釋迦牟尼出世時,有九龍口吐香水,沐浴佛身。為紀(jì)念此事,中國佛教于佛誕日(農(nóng)歷四月初八)舉行浴佛儀式。也稱為「佛誕節(jié)」、「佛誕日」。
《漢語大詞典》:社夥
即社火。古代節(jié)日、迎神賽會所扮演的雜戲、雜耍。 清 西厓 《談徵·言部·社伙》:“今人看街坊雜戲場曰社伙,蓋 南宋 遺風(fēng)也。 宋 之百戲皆以社名……伙者,方言凡物盛而多也?;蜃鳌缁稹?,言如火燃,一烘而過也?!眳⒁姟?社火 ”。
《國語辭典》:社火  拼音:shè huǒ
1.舊時村里中,節(jié)日時應(yīng)節(jié)扮演的雜戲。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羯叫徐簟罚骸秆芈酚綇R上露臺上相撲,捧正殿妓樂社火酌獻(xiàn)。」《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到于是日,合鄉(xiāng)村男婦兒童無不畢赴,同觀社火。」
2.同行、同業(yè)?!端疂G傳》第五八回:「但是來尋山寨頭領(lǐng),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祇應(yīng)?」
《國語辭典》:情人節(jié)(情人節(jié))  拼音:qíng rén jié
1.每年農(nóng)歷的七月七日。參見「七夕」條。
2.羅馬基督教殉教者華倫泰,于西元二六九年二月十四日受害而死,因其亦為情人的護(hù)衛(wèi)者,后遂定此日為西洋的情人節(jié)。也稱為「華倫泰節(jié)」、「圣瓦倫丁節(jié)」。
《國語辭典》:佛誕日(佛誕日)  拼音:fó dàn rì
紀(jì)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節(jié)日。參見「佛誕節(ji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