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1詞典 2分類詞匯 139
《國語辭典》:節(jié)禮(節(jié)禮)  拼音:jié lǐ
一年中按端午、中秋、歲末三時所贈送的禮物?!段饔斡洝返谒摹鸹兀骸改闩c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jié)禮相邀,他那里與你認甚么親耶?」
《漢語大詞典》:過端(過端)
(1).過失。韓非子·說難:“貴人有過端,而説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清 陳確 《近言集》:“ 仲木 曰:‘學(xué)者過端極多,不但過是過,即善亦是過也?!?br />(2). 水 族節(jié)日,按水歷是過年。在農(nóng)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習(xí)慣順序先后過節(jié),人們互相往來慶賀,并舉行賽馬和文娛活動。
《漢語大詞典》:大齋(大齋)
(1).佛教語。謂在重大節(jié)日期間舉行法會,設(shè)齋食供養(yǎng)僧人。太平廣記卷二八九引《辯疑志·雙圣燈》:“大齋日送供,士女僅至千人…… 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眾合聲禮念?!?br />(2).謂正餐。 元 汪元亨 《朝天子·歸隱曲》之三:“蕙帳低垂,柴門深閉,大齋時猶未起?!?/div>
《漢語大詞典》:王節(jié)(王節(jié))
(1).帝王之符信,傳達王命的憑證。語本周禮·地官·掌節(jié):“掌守邦節(jié),而辨其用,以輔王命。” 鄭玄 注:“王有命,則別其節(jié)之用,以授使者、輔王命者,執(zhí)以行為信。” 宋 劉敞 《與鄆州給事啟》:“竊承遠驅(qū)王節(jié),俯壓 楚 郊。望清塵而匪遙,逼賤事之有守。”
(2).重大節(jié)日。 唐 符載 《中和節(jié)陪何大夫會宴序》:“中和,王節(jié)也。萬國承之,樂洪慶也?!卑搓帤v二月初一日為中和節(jié),傳自 唐 始。參閱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
《國語辭典》: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  拼音:duān wǔ jié
民間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相傳戰(zhàn)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后世為紀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龍舟競渡等風(fēng)俗,再加上民間的鬼神信仰,家家戶戶插蒲艾、喝雄黃酒、掛鐘馗像來除瘟辟邪。也稱為「蒲節(jié)」、「端陽節(jié)」、「天中節(jié)」、「重午節(jié)」、「五月節(jié)」。
《漢語大詞典》:節(jié)會(節(jié)會)
(1).音樂的段落節(jié)奏。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節(jié)會有數(shù),故曲折不亂;周旋有度,故頫仰不惑?!币喾褐笜非?。 唐 王建 《搗衣曲》:“高樓敲玉節(jié)會成,家家不睡皆起聽。”
(2).節(jié)日所設(shè)的宴會。 漢 王桀 《英雄記·公孫瓚》:“ 公孫瓚 與諸屬郡縣每至節(jié)會,屠牛作脯,每酒一觴,致脯一豆?!?/div>
《國語辭典》:?樓(綵樓)  拼音:cǎi lóu
結(jié)?的樓臺。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jié)?樓于庭,謂之『乞巧樓』?!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匠人毛順心巧用心機,施逞技藝,結(jié)構(gòu)?樓三十馀間,樓高一百五十尺,多是金翠珠玉鑲嵌?!?/div>
《漢語大詞典》:天穿
南方民間節(jié)日。 宋 李覯 《正月二十日俗號天穿日以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感而為詩》:“只有人間閒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清 高士奇 《天祿識馀·天穿》:“ 江東 俗號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國語辭典》:社火  拼音:shè huǒ
1.舊時村里中,節(jié)日時應(yīng)節(jié)扮演的雜戲。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霍山行祠》:「沿路迎引到廟上露臺上相撲,捧正殿妓樂社火酌獻?!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到于是日,合鄉(xiāng)村男婦兒童無不畢赴,同觀社火?!?br />2.同行、同業(yè)?!端疂G傳》第五八回:「但是來尋山寨頭領(lǐng),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祇應(yīng)?」
《國語辭典》:山棚  拼音:shān péng
1.唐代東都西南山區(qū)的山民,居無定所,以射獵為生,稱為「山棚」?!杜f唐書。卷一二四。列傳。李正己》:「數(shù)月,有山棚鬻鹿于市,賊遇而奪之,山棚走而徵其黨,或引官軍共圍之谷中,盡獲之?!埂缎绿茣>硪涣?。列傳。呂元膺》:「東畿西南通鄧、虢,川谷曠深,多麋鹿,人業(yè)射獵而不事農(nóng),遷徙無常,皆趫悍善斗,號曰『山棚』?!?br />2.彩繪的牌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nèi)前自歲前冬至后,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埂端疂G傳》第六六回:「戶內(nèi)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fēng)炮燈,四邊都掛名人畫片,并奇異古董玩器之物?!?br />3.舞臺、戲棚。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有那等打摞臺,使會能,擺山棚,博個嬴?!?/div>
《國語辭典》:花衣  拼音:huā yī
1.清代遇慶典或年節(jié)時百官所穿的蟒服。參見「蟒衣」條。
2.去子的棉花。
3.華麗的衣服。唐。耿湋 進秋隼詩:「夕陽分素臆,秋色上花衣?!?br />4.嬰兒的衣服。
《國語辭典》:拜節(jié)(拜節(jié))  拼音:bài jié
佳節(jié)時,親友彼此來往道賀。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jié)?!埂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感履瓴怀鋈グ莨?jié),在家哽哽咽咽?!?/div>
《漢語大詞典》:節(jié)朔(節(jié)朔)
節(jié)日和朔日。亦泛指節(jié)日。 唐 無名氏 《冥音錄》:“﹝長女﹞每至節(jié)朔,輒舉觴酹地,哀咽流涕?!?宋 葉適 《沈仲一墓志銘》:“吾賴 仲一 ,常兄事之,然每節(jié)朔,束帶相看,啜茗徑去矣?!?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逢個節(jié)朔,遇個冬年,拿著這一盞兒茶錢,告哥哥可憐見!”
《國語辭典》:賀節(jié)(賀節(jié))  拼音:hè jié
祝賀節(jié)慶愉快。《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jié),老爺衙門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我怎好不去賀節(jié)?!?/div>
《國語辭典》:龍燈(龍燈)  拼音:lóng dēng
龍形的燈。舊歷新年俗有鬧龍燈的民間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