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綸巾(綸巾)  拼音:guān jīn
以青絲帶做成的頭巾。相傳為諸葛亮所制。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埂度龂萘x》第三八回:「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挂卜Q為「諸葛巾」。
《國語辭典》:素衣  拼音:sù yī
1.白衣,古用為中衣?!对娊洝L骑L。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2.喪葬時所服的白衣?!度龂萘x》第一○五回:「禮畢,只見左右人皆著素衣?!?/div>
《漢語大詞典》:紫綬(紫綬)
(1).紫色絲帶。古代高級官員用作印組,或作服飾。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唐 李白 《門有車馬客行》:“空談霸王略,紫綬不掛身?!?明 何景明 《送顧汝成》詩:“十年垂紫綬,萬里為蒼生?!?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潘太守詩:“黃冠紫綬都如夢,紅樹青霜餞此行?!?br />(2).即紫薇。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郡齋對紫薇花》:“明麗碧天霞,豐茸紫綬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花卉·紫薇:“紫綬花,按謂紫薇也。”參見“ 紫微 ”。
《國語辭典》:紫微  拼音: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天區(qū),不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終年可見,所以包含對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一。天道類》:「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挂卜Q為「紫宮」。
《漢語大詞典》:朱紱(朱紱)
(1).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程頤 傳:“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span id="5bj5jzp" class="book">《漢書·韋賢傳》:“黼衣朱紱,四牡龍旂?!?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滿筵。” 唐 杜牧 《書懷寄中朝往還》詩:“朱紱久慚官借與,白頭還嘆老將來。” 宋 王安石 《致仕虞部曲江譚君挽辭》:“它日白衣霄漢志,暮年朱紱水云身?!?br />(2).指做官。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遙。”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天祐 ,食藿懸鶉,臣竊愧之。”
(3).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紅色絲帶。《文選·曹植〈責躬〉詩》:“冠我玄冕,要我朱紱?!?李善 注:“禮記曰:‘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span id="5lbddtl" class="book">《蒼頡篇》曰:‘紱,綬也?!?唐 康駢 劇談錄·狄惟謙請雨:“特頒朱紱,俾耀銅章?!?/div>
《漢語大詞典》:墨綬(墨綬)
結在印鈕上的黑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 秦 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span id="vrzj57n" class="book">《后漢書·蔡邕傳》:“墨綬長吏,職典理人?!焙笠蛞浴澳R”作為縣官及其職權的象征。 唐 岑參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詩:“縣花迎墨綬,關柳拂銅章?!?宋 司馬光 《送上雒王推官經臣》詩:“墨綬百里宰,紅蕖幕府僚?!?清 方文 《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部》詩:“昔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div>
《漢語大詞典》:黃綬(黃綬)
(1).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唐 劉長卿 《送從弟貶袁州》詩:“名羞黃綬繫,身是白眉郎?!?明 陶宗儀 輟耕錄·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銅印黑綬及黃綬?!?br />(2).借指官吏或官位。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奈何蒼生望,卒為黃綬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頎:“惜其偉才,只到黃綬,故其論家,往往高於眾作?!?明 徐渭 《龕山凱歌》之二:“縣尉卑官祿米微,教辭黃綬著戎衣?!?/div>
《國語辭典》:繡佛(繡佛)  拼音:xiù fó
用五彩絲線繡成的佛像。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div>
《漢語大詞典》:青羅(青羅)
(1).青色絲織物。隋書·禮儀志七:“青衣,青羅為之,制與鞠衣同?!?郭沫若 《瓶》詩之一:“她那蜀錦的上衣,青羅的短裙……這些都還在我如鏡的腦中馳騁?!?br />(2).喻曲折環(huán)繞的碧水。 宋 孔武仲 《炭步港觀螢》詩:“ 九華 之南蘆葦長,流螢夕起不計雙。爛如神仙珠玉闕,青羅掩映千明缸?!?宋 劉弇 《清真觀齋軒》詩:“矗橚曉聲來雜珮,漣漪春脈漲青羅?!?宋 范成大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詩:“卜遷不我遐,一水明青羅?!?/div>
《漢語大詞典》:綠絲(緑絲)
(1).綠色絲縷。 唐 獨孤及 《官渡柳歌》:“千條萬條色,一一勝緑絲。” 唐 白居易 《元九以綠絲布白輕褣見寄制成衣服以詩報知》:“緑絲文布素輕褣,珍重京華手自封?!?br />(2).指柳絲。 唐 徐彥伯 《餞唐州高使君赴任》詩:“香萼媚紅滋,垂條縈緑絲。” 前蜀 韋莊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之一:“滿街楊柳緑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div>
《國語辭典》:綺繡(綺繡)  拼音:qǐ xiù
五彩華麗的絲織品?!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下》:「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埂段饔斡洝返谝涣兀骸腹皇菨M堂綺繡,四壁綾羅!」
《漢語大詞典》:五絲(五絲)
五色絲。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五絲擅美,獨繭稱華。” 明 何景明 《壽母賦》:“薦五絲之文履兮,舉九醖之芬觴?!?/div>
分類:五色色絲
《國語辭典》:紅線(紅線)  拼音:hóng xiàn
1.紅色的絲線。唐。白居易新樂府。紅線毯〉:「揀絲練線紅藍染,染為紅線紅于藍。」
2.俗謂男女婚姻關系的發(fā)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條紅線牽系著。
3.唐袁郊傳奇小說《紅線傳》中的人物。為潞州節(jié)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經史。
《漢語大詞典》:輕素(輕素)
(1).輕而薄的白色絲織品。 元 趙孟俯 《題商德符學士〈桃源春曉圖〉》詩:“ 瀛洲 仙客知仙路,點染丹青寄輕素?!?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腰機式:“凡織杭西、羅地等絹,輕素等綢,銀條、巾帽等紗,不必用花機,只用小機?!?br />(2).借指用輕薄的白色絲織品做的衣服。 唐 徐彥伯 《孤燭嘆》詩:“煖手縫輕素,嚬蛾續(xù)斷弦?!?宋 楊萬里 《雨后曉登碧落堂》詩:“天衣異人世,一色製輕素?!?br />(3).簡約,簡單樸素。南史·王珍國傳:“罷任還都,路經 江州 ,刺史 柳世隆 臨渚餞別,見 珍國 還裝輕素,嘆曰:‘此真良二千石也?!?/div>
《國語辭典》:璽綬(璽綬)  拼音:xǐ shòu
天子的印章及組綬。借指印璽。《后漢書。卷二○。王霸傳》:「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埂度龂萘x》第四回:「李儒讀策畢,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璽綬?!?/div>
《漢語大詞典》:朱英
(1). 用紅色絲線纏在矛上的裝飾物。一說,裝飾在矛上的紅色羽毛。《詩·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緑縢,二矛重弓?!?毛 傳:“朱英,矛飾也?!?孔穎達 疏:“蓋絲纏而朱染之,以為矛之英飾也?!?朱熹 集傳:“以朱羽為矛飾也。”
(2). 朱草。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天瑞降,地符升,澤馬來,器車出,紫脫華,朱英秀。” 李善 注引《瑞應圖》:“朱草亦曰朱英?!眳⒁姟?朱草 ”。
(3). 紅花。 南朝 梁 江淹 《金燈草賦》:“炎蕚耀天,朱英亂日?!?唐 王績 《石竹詠》:“萋萋結緑枝,曄曄垂朱英。”
(4). 戰(zhàn)國 楚 人。曾勸說 春申君 殺蓄謀不規(guī)的 李園 , 春申君 不從,后被 李園 “斬其頭,投之 棘門 外?!笔乱?span id="rrbjjhz" class="book">《戰(zhàn)國策·楚策四》。后遂稱 朱英 為有遠見的謀士。 林百華 《悲憤》詩之二:“ 朱英 莫救 春申 死,白鳳羣謳 新莽 朝。”
《漢語大詞典》:朱草
一種紅色的草。古人以為祥瑞之物。鹖冠子·度萬:“膏露降,白丹發(fā),醴泉出,朱草生,眾祥具。”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虛而行云。朱草狀似小棗,栽長三四尺,枝葉皆赤,莖如珊瑚?!?唐 獨孤及 《賀櫟陽縣醴泉表》:“彼丹井、朱草、白麟、赤雁,徒稱太平之瑞,未聞功施于人。” 清 唐孫華 《進呈御覽詩一百韻》:“黃星騰瑞靄,朱草茁休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