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紅弦(紅弦)
樂器上的紅色絲弦。 唐 李賀 《洛姝真珠》詩:“蘭風(fēng)桂露灑幽翠,紅弦裊云咽深思?!?王琦 匯解:“ 張祜 《箏詩》:‘夜風(fēng)生碧柱,春水咽紅弦?!瘎t紅弦乃箏之弦也,以紅為色,彼時(shí)風(fēng)尚若此。” 唐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huì)》詩:“紅弦高緊聲聲急,珠唱鋪圓裊裊長?!?/div>
《漢語大詞典》:青緺
青綬。佩系官印的青紫色絲帶。史記·滑稽列傳:“及其拜為二千石,佩青緺出宮門?!?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緺,青綬?!?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腰青緺而容與,沾后惠以朅來?!?唐 黃滔 《寄少常盧同年》詩:“官拜少常休,青緺換鹿裘?!?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上者卿相次牧伯,各佩赤韍垂青緺。”
《國語辭典》:鐵絲(鐵絲)  拼音:tiě sī
1.用鐵制成的線狀物品,有粗細(xì)多種。如:「只見他用鐵絲裍扎著鋼筋?!?br />2.喻蝴蝶的黑色觸須。宋。蘇軾 鬼蝶詩:「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漢語大詞典》:雪縷(雪縷)
白色絲線。 元 張雨 《白拂》詩:“窗間掛白拂,青蠅皆屏營。南風(fēng)一向來,雪縷細(xì)如縈?!?span id="fcj6f1v" class="book">《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lián)句記》:“東鄰美女紅玉梭,雪縷鳳機(jī)成素羅。”
《漢語大詞典》:彩索(綵索)
(1).彩色絲繩。 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 歐公 在禁中作《端午帖子》云:‘綵索盤中結(jié),楊梅糉里紅?!?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別集上·方回》:“鸚鵡籠開綵索寬,一宵飛去為誰歡?!?br />(2).指秋千索。 唐 韓愈 《寒食直歸遇雨》詩:“不見紅毬上,那論綵索飛?!?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孫汝聽 曰:“《古今藝術(shù)圖》曰:‘北方 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為戲?!Z索即謂鞦韆戲也?!?唐 裴說 《清明》詩:“畫毬輕蹴壺中地,綵索高飛掌上身?!?明 徐同貞 《寒食郊行》詩:“卻嫌輸與 東京 路,尚欠郊原綵索飛?!?/div>
《國語辭典》:繡畫(繡畫)  拼音:xiù huà
用絲線繡成的圖畫。三國時(shí)吳主趙夫人所創(chuàng),趙夫人手巧且善畫,能于指間以?絲織云霞龍蛇之錦。見晉。王嘉《拾遺記》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詩二首之一:「萬井樓臺(tái)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div>
《國語辭典》:皂纛(皁纛)  拼音:zào dú
軍中以黑繒制成的大旗。
《漢語大詞典》:艾綬(艾綬)
系印紐的綠色絲帶。 漢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漢書·馮魴傳:“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賢 注:“艾即盭,緑色,其色似艾?!?span id="cuadebd" class="book">《后漢書·酷吏傳·董宣》:“以 宣 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div>
《漢語大詞典》:碧茸
(1).指碧綠松軟的草茵。 唐 韓翃 《奉和元相公家園即事寄王相公》:“回車青閣晚,解帶碧茸深?!?br />(2).刺繡用的綠色絲線。茸,通“ 絨 ”。 元 虞集 《竹杏沙頭鸂鶒》詩:“荷花啼鳥銀屏暖,臥看窗間唾碧茸?!?/div>
《漢語大詞典》:買紅(買紅)
買喜事用的紅色絲織物。 宋 黃庭堅(jiān) 《子瞻詩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堅(jiān)體次韻道之》:“小兒未可知,客或許敦厖。誠堪壻阿巽,買紅纏酒缸?!?元 關(guān)漢卿 《救風(fēng)塵》第二折:“[ 周舍 云:]好,好,好!待我買紅去。[正旦云:]休買紅,我箱子里有一對大紅羅?!?/div>
《漢語大詞典》:佩綬(佩綬)
一種彩色絲帶,用來標(biāo)志身分、等級(jí),或佩系官印、勛章。 郭沫若 《天地玄黃·葉挺將軍的詩》:“ 希夷夫人 用紅絲線來訂上了佩綬,還用紅墨水來加上了邊沿。”
《漢語大詞典》:朱組(朱組)
紅色絲帶。古代達(dá)官貴人用以系冠、佩玉、佩印之用,亦借指高官。禮記·玉藻:“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解朱組,佩青紱。”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贈(zèng)別〉》:“中坐溢朱組,步櫩簉瓊弁?!?宋 姜夔 《喜遷鶯慢·功父新第落成》詞:“玉珂朱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明 夏完淳 《博浪沙歌》:“ 秦 亡朱組繫 子?jì)?,三戶復(fù)死 韓王 成?!?/div>
《國語辭典》:繡像(繡像)  拼音:xiù xiàng
1.用彩絲繡成的佛像或人像,俗亦稱工細(xì)的畫像?!斗ㄔ分榱帧肪硪弧稹穑骸冈炖C像一格,舉高十有二丈?!?br />2.明清以來一般通俗小說的前面,往往附有書中人物的畫像,因用線條鉤勒,描繪精細(xì),故稱為「繡像」。如:「繡像三國演義」。
《國語辭典》:繡球(繡球)  拼音:xiù qiú
用絲綢結(jié)成的球狀物。也作「繡毬」。
《漢語大詞典》:雜彩(雜綵)
見“ 雜綵 ”。
亦作“ 雜彩 ”。 雜色絲織品。晏子春秋·諫下十四:“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一本作“ 雜綵 ”。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從大將軍以上,皆得服綾錦、羅綺、紈素、金銀飾鏤之物,自是以下,雜綵之服,通于賤人。”新唐書·百官志三:“監(jiān)事八人,掌錢帛、雜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