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船 → 舡船、只 → 只祇祗衹秪秖”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彈子(彈子)
(1).即彈丸。 宋 錢易 《洞微志》:“有術士於腕間出彈子三丸,皆五色?!?span id="pexa9de"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這個當兒,又是照前噗的一聲,一個彈子左耳朵眼兒里打進去?!?span id="ck442pi"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生平有一薄技,百步之內(nèi),用彈子擊物,百發(fā)百中。”參見“ 彈丸 ”。
(2).方言。臺球。在特制的臺子上用桿撞球的游戲。
《國語辭典》:彈丸(彈丸)  拼音:dàn wán
1.彈弓發(fā)射所用的實心球體。也作「彈珠」?!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缸叱鎏炀畞?,向腰間錦袋中取出兩個彈丸,拿在手里?!?br />2.比喻地方狹小?!稇?zhàn)國策。趙策三》:「此彈丸之地,猶不予也?!?/div>
《漢語大詞典》:彈丸(彈丸)
發(fā)射彈丸。用以喻輕易、隨便。 漢 桓寬 鹽鐵論·鹽鐵取下:“昔 商鞅 之任 秦 也,刑人若刈菅芳,用師若彈丸?!?/div>
《國語辭典》:牂柯  拼音:zāng kē
船只停泊時用以系繩的木樁?!妒酚洝>硪灰涣?。西南夷傳》:「道西北牂柯。」唐。張守節(jié)。正義:「崔浩牂柯船杙也。」也作「牂牁」。
《國語辭典》:造船  拼音:zào chuán
制造船只。如:「高雄的造船工業(yè)很發(fā)達?!?/div>
《國語辭典》:艤船(艤船)  拼音:yǐ chuán
把船??吭诎哆叀!缎咽篮阊?。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柳下漁人,艤船曬網(wǎng)。」
《國語辭典》:泊岸  拼音:bó àn
船只??堪哆?。如:「烏魚季節(jié)到了,泊岸的漁船又紛紛忙碌起來?!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感叶窍蜻@邊來,不過二三十里就可泊岸了!」
《國語辭典》:開江(開江)  拼音:kāi jiāng
1.船只開航?!端疂G傳》第四一回:「晁蓋整點眾人完備,都叫分投下船,開江便走?!?br />2.河川名。位于四川省,源出開江縣東北,由山溪諸水匯聚而成。東入開縣,會清江于云陽縣界注入長江。也稱為「臨江」。
《國語辭典》:停泊  拼音:tíng bó
船靠岸停住?!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九:「有個洪州判官李公佐在江西解任,扁舟東下,停泊建業(yè),到瓦官寺游耍。」《儒林外史》第四○回:「我今番押運北上,不敢停泊;將來回到敝署,再請先生相會罷?!?/div>
《國語辭典》:糧船(糧船)  拼音:liáng chuán
舊時在運河上運糧的船只。
《國語辭典》:民船  拼音:mín chuán
用來載客或運貨的民用船只。如:「長江沿岸,除了大型輪船貨輪外,不時有民船來回穿梭于兩岸之間?!?/div>
《國語辭典》:桅檣(桅檣)  拼音:wéi qiáng
桅桿。
分類:桅桿船只
《漢語大詞典》:漕船
用于漕運的船只。新唐書·張萬福傳:“ 萬福 因馳至 渦口 ,駐馬于岸,悉發(fā)漕船相衘進,賊兵倚岸熟視不敢動?!?清 方苞 《送左未生南歸序》:“ 未生 自 燕 南附漕船東下,至 淮陰 ,始知南山集禍作?!?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 北宋 建都 東京 ,依靠東南漕運,漕船是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div>
分類:漕運船只
《國語辭典》:雇船(雇船)  拼音:gù chuán
租用船只。如:「我們雇船去游湖吧!」
《漢語大詞典》:帆楫
亦作“ 帆檝 ”。 船帆和槳。多泛指船只。 唐 陸龜蒙 《和襲美新秋即事次韻》之二:“帆檝衣裳盡釣徒,往來蹤跡遍 三吳 ?!?清 阮元 《河間》詩:“塵世那有常閒身,水催帆楫車催輪。” 清 馬建忠 《鐵道論》:“大川之梁,則施轉樞以便往來之帆楫?!?/div>
分類:船帆船只
《國語辭典》:航船  拼音:háng chuán
定期往來,載送客貨的船。
《國語辭典》:趁船  拼音:chèn chuán
乘船。宋。蘇軾至真洲再和〉詩二首之一:「北上難陪驥,東行且趁船。」《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看看在上海站不住了,趁了船一溜煙直回南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