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12分類詞匯 50
《國語辭典》:舞曲  拼音:wǔ qǔ
為舞蹈所作的樂曲。為英語dance music的意譯。通常有典型的節(jié)奏,如圓舞曲為三拍子;亦有專供伴舞或演奏的樂曲。
《國語辭典》:圓舞曲(圓舞曲)  拼音:yuán wǔ qǔ
Waltz
曲種名。一種每節(jié)三拍的舞曲。源于德國、奧國鄉(xiāng)間的民俗舞曲連德勒(L?ndler),十七、八世紀(jì)流行維也納宮廷后,旋律速度加快,十九世紀(jì)以后風(fēng)靡全歐洲。以史特勞斯一世(Johann Strauss Sr.I)、史特勞斯二世(Johann Strauss Sr.II) 、蕭邦(Frederic Chopin)、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等人的作品最有名。也稱為「華爾滋舞曲」。
《國語辭典》:馬厝卡舞曲(馬厝卡舞曲)  拼音:mǎ cuò kǎ wǔ qǔ
波蘭的民族舞曲。蕭邦利用民族性的調(diào)式創(chuàng)作而成,為三拍子的中速舞曲,通常重音在第三拍。后來俄國的柴可夫斯基也用這種技巧創(chuàng)作。
《國語辭典》:波雷羅舞曲(波雷羅舞曲)  拼音:bō léi luó wǔ qǔ
舞曲名。西班牙一種雙人舞曲。波雷羅為英語bolero的音譯。此舞曲的特點(diǎn)為三拍子、邊舞邊擊響板。曲分三段,除中段外,首尾各反覆一次。蕭邦的第十九號(hào)作品即是有名的〈波雷羅鋼琴舞曲〉。
《國語辭典》:波爾卡舞曲(波爾卡舞曲)  拼音:bō ěr kǎ wǔ qǔ
polka
波希米亞的民族舞曲。興起于捷克貝緬,后流行于歐洲酒鋪。主旋律為快速的二拍節(jié)奏,深受舞者喜愛。
《國語辭典》:華爾滋舞曲(華爾滋舞曲)  拼音:huá ěr zī wǔ qǔ
Waltz
曲式名。參見「圓舞曲」條。
分類:曲式
《國語辭典》:小步舞曲  拼音:xiǎo bù wǔ qǔ
起源于法國民間的一種三拍子舞曲。為英語minuet的意譯。早期按社會(huì)地位高低為序,講究禮儀,并于起舞前先屈膝向舞伴和觀眾行禮。路易十四時(shí),由盧利等音樂家引入法國宮廷,經(jīng)路易十六的提倡而風(fēng)行于全歐。十七、十八世紀(jì)時(shí),常用于組曲和交響曲中,作為一個(gè)樂章,以其中庸的速度和優(yōu)雅的風(fēng)格為特色。初時(shí)僅是小二段式的曲體,現(xiàn)在一般多為大三段式、三拍子的形式。
《國語辭典》:波蘭舞曲(波蘭舞曲)  拼音:bō lán wǔ qǔ
Polonaise
一種起源于波蘭的三拍子慢步舞曲。源出于波蘭民間,后被波蘭宮廷所采用,經(jīng)常在宮廷儀式、行列中演奏。十八世紀(jì)起在歐洲各國普遍流行,十九世紀(jì)波蘭名作曲家蕭邦曾采用此體裁完成鋼琴獨(dú)奏曲十六首。也譯作「波羅奈斯舞」。
《分類字錦》:風(fēng)舞曲塵(風(fēng)舞曲塵)
王安國 黃梅花詩 弄月似浮金屑水,飄風(fēng)如舞曲塵揚(yáng)。
分類:蠟梅
《漢語大詞典》:鼓舞曲
樂曲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周 隋 管絃雜曲數(shù)百,皆 西涼 樂也。鼓舞曲,皆 龜茲 樂也?!?/div>
《分類字錦》:戴竿舞曲
王建 尋橦歌 大竿百夫擎不起,??半在青云里。纖腰女兒不動(dòng)容,戴行直舞一曲終。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軟舞曲(軟舞曲)
唐 代一種舞蹈的樂曲。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舞工:“軟舞曲,有《涼州》、《緑腰》、《蘇合香》、《屈柘》、《團(tuán)圓旋》、《甘州》等?!?/div>
分類:舞蹈樂曲
《漢語大詞典》:金鐃(金鐃)
(1).即鐃。古軍樂器名。“四金”之一。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鄭玄 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zhí)而鳴之?!?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 淮西 古地 雍州 師,畫角金鐃旦夕吹?!?清 朱仕琇 《髻亭記》:“ 大弋山 者,世傳 越王 無諸 西巡,弋獵于山,遺金鐃,因一名 鐃山 ?!?br />(2).打擊樂器。即鐃鈸。 明 徐復(fù)祚《一文錢》第三折:“開象教,演金鐃。香焚寶鼎云光遶,衲掛松枝幡影飄?!?br />(3).指舞曲。 明 陳子龍 《邊風(fēng)行》:“金鐃十部盡胡樂,屈巵舞女酬新功?!?/div>
《國語辭典》:綠水(綠水)  拼音:lǜ shuǐ
清澈、澄凈的水。如:「綠水蕩漾」。
《漢語大詞典》:散花
(1).使花朵飄散。 南朝 梁簡文帝 《應(yīng)令詩》:“遠(yuǎn)煙生兮含山勢,風(fēng)散花兮傳馨香。”
(2).謂為供佛而散撒花朵。魏書·釋老志:“ 世祖 初即位,亦遵 太祖 、 太宗 之業(yè),每引高德沙門,與共談?wù)?。於四月八日,輿諸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花,以致禮敬?!?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景明寺:“尚書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四月﹞八日,以次入 宣陽門 ,向 閶闔宮 前受皇帝散花?!?唐 宋之問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yīng)制》:“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span id="kas02am"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四回:“﹝眾和尚﹞行香放燈,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鬧了三晝夜,方纔散了?!?br />(3).指散花天女。 宋 張?jiān)?/a>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 維摩 丈室久空空,不與散花同夢?!眳⒁姟?散花天女 ”。
(4).佛教稱經(jīng)之散文為散花。參見“ 散華 ”。
(5).舞曲名。隋書·音樂志下:“行曲有《單交路》,舞曲有《散花》。”
(6).樓名。在 四川 成都 。 唐 李白 《登錦城散花樓》詩:“日照 錦城 頭,朝光 散花樓 。” 王琦 注:“ 散花樓 ,在 摩訶池 上, 蜀王 秀 所建?!?/div>
《漢語大詞典》:散花天女
佛經(jīng)故事里的人物。語本《維摩經(jīng)·觀眾生品》:“時(shí) 維摩詰 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説法,便現(xiàn)其身,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花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説甚么出水 洛神 ,還疑作散花天女。”
《漢語大詞典》:散華(散華)
(1).為供佛而散撒花朵。《無量壽經(jīng)》卷下:“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國?!?br />(2).佛教語。佛教稱經(jīng)之散文為“散華”。華,花。 隋 智顗 《法華經(jīng)文句·序品》:“佛赴緣作散華貫華兩説,結(jié)集者按説傳之,論者依經(jīng)申之?!?隋 吉藏 法華義疏·序品之二:“一者隨國法不同,如 震旦 有序銘之文, 天竺 有散華貫華之説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