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12分類詞匯 50
《國語辭典》: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shí)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樂府舞曲
《漢語大詞典》:白纻舞(白紵舞)
盛行于 晉 、 南朝 各代的 江 南民間舞蹈。有獨(dú)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故稱。晉書·樂志下:“《白紵舞》,案舞詞有巾袍之言,紵本 吳 地所出,宜是 吳 舞也?!?南朝 宋 鮑照 《奉始興王白紵舞曲啟》:“被教作白紵舞歌辭,謹(jǐn)竭庸陋,裁為四曲,附啟上呈?!?唐 王建 《白紵歌》之二:“城頭烏棲休擊歌,青蛾彈瑟《白紵舞》。”
《漢語大詞典》:回腰(迴腰)
亦作“廻腰”。
(1).轉(zhuǎn)動(dòng)身腰。 南朝 梁 徐勉 《應(yīng)令詠舞詩》:“舉腕嫌衫重,廻腰覺態(tài)妍?!?br />(2).舞曲名。 唐 元稹 《贈(zèng)雙文》詩:“何因肎《垂手》,不敢望《迴腰》?!?唐 元稹 《舞腰》詩:“未必諸郎知曲誤,一時(shí)偷眼為《迴腰》?!?/div>
《漢語大詞典》:白纻詞(白紵詞)
樂府 吳 舞曲名。 唐 李白 《贈(zèng)丹陽橫山周處士》詩:“時(shí)枉《白紵詞》,放歌 丹陽湖 ?!?徐柯 《白紵詞》之三:“千觴萬酌君莫辭,聽吾前歌《白紵詞》?!眳⒁姟?白紵歌 ”。
分類:樂府舞曲
《國語辭典》: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shí)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樂府舞曲
《漢語大詞典》:武曲
星名。舊時(shí)迷信說法,人間諸事均有上天星宿分別執(zhí)掌。武曲星主管武事。 宋 王禹偁 《授節(jié)度使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制》:“具官某,將門襲慶,武曲儲(chǔ)精?!?宋 楊無咎 《柳梢青》詞:“霽天欲曉,武曲增明。元是今朝,會(huì)生名將,力佐中興?!?span id="wblehcx" class="book">《水滸傳》引首:“‘文有文曲,武有武曲?!说氖?玉帝 差遣 紫微宮 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
武舞曲。禮記·祭統(tǒng)“舞莫重於《武宿夜》” 漢 鄭玄 注:“《武宿夜》,武曲名也?!?/div>
《漢語大詞典》:宮袖
舞女的長袖。 宋 楊億 《公子》詩:“夾道青樓拂綵霓,月軒宮袖按《前溪》?!?span id="g2nnj0t" class="book">《前溪》,舞曲名。
《漢語大詞典》:河滿子(河滿子)
(1).即《何滿子》。舞曲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 荊州 貞元 初,有狂僧, 些僧 其名者,善歌《河滿子》?!?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五:“ 白樂天 云:‘《河滿子》, 開元 中, 滄州 歌者臨刑進(jìn)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币嗍》Q“ 河滿 ”。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一聲《河滿》,人何以堪。”參見“ 何滿子 ”。
(2).詞牌名。詳“ 何滿子 ”。
《國語辭典》:何滿子(何滿子)  拼音:hé mǎn zǐ
1.人名。唐玄宗時(shí)歌者,滄州(今河北省滄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擅長作曲,歌聲婉轉(zhuǎn)。后因故被玄宗處死,臨刑前曾作曲贖死,仍不得赦免。
2.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唐玄宗時(shí)歌者何滿子臨刑前所作。或作〈斷腸詞〉、〈河滿〉、〈河滿子〉。
3.曲牌名。南曲入小石調(diào),句法與詞法同。
4.詩名。唐代白居易所撰。以描述開元中滄州歌者何滿子臨刑所進(jìn)之曲。全詩為:「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shí)曲始成。一曲四調(diào)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div>
《漢語大詞典》:前溪曲
古樂府 吳 聲舞曲。宋書·樂志一:“《前溪哥》者, 晉 車騎將軍 沈充 所制?!?北周 庾信 《烏夜啼》:“促柱繁弦非《子夜》,歌聲舞態(tài)異《前溪》?!?span id="vg5dmhd" class="book">《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吳聲歌曲一》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吳聲十曲……七曰《前溪》?!?span id="gtojrx3" class="book">《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七首〉序》:“ 郗昂 《樂府解題》曰:‘《前溪》,舞曲也。’”
分類:舞曲
《國語辭典》:何滿子(何滿子)  拼音:hé mǎn zǐ
1.人名。唐玄宗時(shí)歌者,滄州(今河北省滄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擅長作曲,歌聲婉轉(zhuǎn)。后因故被玄宗處死,臨刑前曾作曲贖死,仍不得赦免。
2.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唐玄宗時(shí)歌者何滿子臨刑前所作?;蜃鳌磾嗄c詞〉、〈河滿〉、〈河滿子〉。
3.曲牌名。南曲入小石調(diào),句法與詞法同。
4.詩名。唐代白居易所撰。以描述開元中滄州歌者何滿子臨刑所進(jìn)之曲。全詩為:「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shí)曲始成。一曲四調(diào)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漢語大詞典》:何滿(何滿)
即 何滿子 。 唐 元稹 《何滿子歌》:“ 何滿 能歌聲宛轉(zhuǎn), 天寶 年中世稱罕。嬰刑繫在囹圄間,下調(diào)哀音歌憤懣。梨園弟子奏 玄宗 ,一唱承恩羈網(wǎng)緩。便將《何滿》為曲名,御譜親題樂府纂?!眳⒁姟?何滿子 ”。
《漢語大詞典》:回波舞
舞曲名。新唐書·崔日用傳:“宴內(nèi)殿,酒酣,起為《回波舞》。”參見“ 回波樂 ”。
《漢語大詞典》:回波樂(迴波樂)
唐 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詞牌名。 北魏 尒朱榮 曾與左右連手踏地歌唱《回波樂》,歌辭久佚。其曲調(diào)至 唐 入大曲?,F(xiàn)存 唐 人詞皆為六言絕句體。起句例用“回波爾時(shí)”四字。單調(diào)二十四字,平韻或仄韻。
見“ 迴波詞 ”。
《漢語大詞典》:雜舞(雜舞)
古代用于宴會(huì)的舞曲。 唐 沈亞之 《柘枝舞賦》:“昔神祖之克戎,賔雜舞以混會(huì)柘枝。”樂府詩集·舞曲歌辭·雜舞 宋 郭茂倩 題解:“自 漢 以后,樂舞寖盛,故有雅舞,有雜舞。雅舞用之郊廟朝饗,雜舞用之宴會(huì)。”樂府詩集·舞曲歌辭·雜舞 宋 郭茂倩 題解:“雜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鐸舞》、《拂舞》、《白紵》之類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后寖陳於殿庭?!?/div>
《漢語大詞典》:天仙子
(1).詞牌名。來自 西域 ,本名《萬斯年》,屬 龜茲 部舞曲,后用為詞牌。因 皇甫松 詞有“懊惱天仙應(yīng)有以”句,取以為名。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三十四字,有五仄韻、四仄韻、兩仄韻、三平韻、五平韻數(shù)種;雙調(diào)六十八字,仄韻。
(2).曲牌名。南曲黃鐘宮、北曲雙調(diào)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與詞牌全闋同,亦有只用前半闋者;另一用作過曲,與詞牌全闋同。北曲有《天仙令》,入雙角只曲,亦作《天仙子》,與南曲異。
(3).植物名。又稱“莨菪”。葉和種子可入藥。
《漢語大詞典》:邯鄲曲(邯鄲曲)
古代 趙國 都城 邯鄲 流行的舞曲。 清 姚鼐 《秦宮辭》:“ 秦皇 愛聽《邯鄲曲》,不及 叢臺 夜宴聲?!?/div>
《漢語大詞典》:崇禹
夏 時(shí)舞曲名。逸周書·世俘:“乙卯,籥人奏《崇禹》《生開》三終,王定。” 孔晁 注:“《崇禹》《生開》皆篇名?!?span id="jmupfcf" class="book">《周禮·春官·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 清 孫詒讓 正義:“《崇禹》《生開》,蓋大 夏 之舞曲,以籥奏之者也。”
《漢語大詞典》:回鸞舞(回鸞舞)
古舞曲名。 元 許有孚 《侍飲圭塘和楨韻》:“風(fēng)吹楊柳回鸞舞,雨浥芙蕖墮馬妝?!?/div>
《漢語大詞典》:株離(株離)
(1).古代西方少數(shù)民族樂名。《周禮·春官·鞮鞻氏》“ 鞮鞻氏 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漢 鄭玄 注:“四夷之樂,東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币徽f古代東方少數(shù)民族樂名。《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以舞 大夏 ” 漢 何休 注:“四夷之樂,大德廣及之也。東夷之樂曰株離,南夷之樂曰任,西夷之樂曰禁,北夷之樂曰昩?!?br />(2).古舞曲名。尚書大傳卷一下:“ 陽伯 之樂,舞《株離》?!?鄭玄 注:“《株離》,舞曲名,言象物生育離根株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