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42,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舜目重瞳(又作:舜重明)
御魑魅
四罪
萬機
無為
向重華訴
鳥耘
養(yǎng)十六相
堯禪舜
堯舜
岳牧
致君堯舜
詞典
堯舜
舜禹
虞舜
典故
舜目重瞳
 
舜重明

相關人物


《淮南子》卷十九《脩務訓》
舜二瞳子,是謂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例句

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典故
御魑魅
 
投魑
 
相關人物
梼杌
 
渾敦
 
窮奇
 
 
饕餮


《春秋左傳·文公十八年》
「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晉·杜預注:「投,棄也。裔,遠也。放之四遠,使當螭魅之災。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span>
《春秋左傳·宣公三年》
「螭魅罔兩?!箷x·杜預注:「螭,山神,獸形。魅,怪物?!?/span>

例句

金榜榮名俱失盡,病身為庶更投魑。 劉言史 偶題二首之一

從來御魑魅,多為才名誤。 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

禦魅恩猶貸,思賢淚自潸。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一首

八族未來誰北拱,四兇猶在莫南巡。 羅隱 湘妃廟

典故
相關人物


《尚書·虞書·堯典》
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三苖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典故
相關人物
皋陶
 


《尚書·虞書·皋陶謨》
「亡敖佚欲有國,兢兢業(yè)業(yè),一日二日萬機?!古f題漢·孔安國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span>
《漢書》卷八十六《王嘉傳》
「臣聞咎繇戒帝舜曰:『亡敖佚欲有國,兢兢業(yè)業(yè),一日二日萬機?!弧固?#183;顏師古注:「言有國之人不可傲慢逸欲,但當戒慎危懼,以理萬事之機也。」

例句

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jié)并。 李適 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

典故
相關人物


《論語注疏·衛(wèi)靈公》~37~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span>

例句

謾倚無為日,還成不偶人。 許棠 陳情獻江西李常侍五首

典故
向重華訴

相關人物


《楚辭補注》卷一〈離騷經·王逸序〉~5~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脩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依前圣以節(jié)中兮,喟憑心而歷玆。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典故  
向耕
 
鳥耘象耕

相關人物
 


東漢·王充《論衡》卷四《書虛》
傳書言:舜葬于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田。蓋以圣德所致,天使鳥獸報祐之也。世莫不然。如考實之,殆虛言也。夫舜、禹之德,不能過堯。堯葬于冀州,或言葬于崇山。冀州鳥獸不耕,而鳥獸獨為舜、禹耕,何天恩之偏駮也?或曰:「舜、禹治水,不得寧處,故舜死于蒼梧,禹死于會稽。勤苦有功,故天報之;遠離中國,故天痛之。」夫天報舜、禹,使鳥田象耕,何益舜、禹?天欲報舜、禹,宜使蒼梧、會稽常祭祀之。使鳥獸田耕,不能使人祭,祭加舜、禹之墓,田施人民之家,天之報祐圣人,何其拙也?且無益哉!由此言之,鳥田象耕,報祐舜、禹,非其實也。實者,蒼梧多象之地,會稽眾眾鳥所居。禹貢曰:「彭蠡既潴,陽鳥攸居?!固斓刂椋B獸之行也。象自蹈土,鳥自食蘋(草),土蹶草盡,若耕田狀,壤靡泥易,人隨種之,世俗則謂為舜、禹田。海陵麋田,若象耕狀,何嘗帝王葬海陵者耶?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
其四野,則畛畷無數,膏腴兼倍。原隰殊品,窊隆異等。象耕鳥耘,此之自與。三國吳·劉淵林注引《越絕書》曰:「舜葬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span>

例句

萬方同象鳥,舉慟滿秋塵。 李商隱 昭肅皇帝挽歌辭三首之三

典故
養(yǎng)十六相

相關人物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文公·傳七年〉~352~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敱、梼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圣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美,不隕其名。以至于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丑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少?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濟其兇,增其惡名,以至于堯,堯不能去??N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兇也。

例句

舜舉能,身尊道何高。 杜甫 述古三首

典故
堯禪舜

相關人物
唐堯
 
虞舜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堯本紀》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于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

例句

古來堯禪舜,何必罪驩兜。 沈佺期 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

典故
相關人物
唐堯
 
虞舜


《禮記·大學》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禮記·中庸》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周易》卷八《系辭下》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S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堯本紀》
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

例句

堯舜傳天下,同心致太平。 張說 東都酺宴四首

堯舜之事不足驚,自余囂囂直可輕。 李白 懷仙歌

典故
相關人物
唐堯
 
 


《尚書·周書·周官》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古f題漢·孔安國傳:「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國之長?!固?#183;孔穎達疏:「四岳,內典四時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外有州牧侯伯,牧,一州之長,侯伯,五國之長,各監(jiān)其所部之國?!?/span>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
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

例句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典故
致君堯舜
 
致君堯湯

相關人物
伊尹(名摯,又名阿衡)


《孟子注疏》卷九下〈萬章章句上〉~70~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系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湯使人以幣聘之,囂囂然曰:『我何以湯之聘幣為哉?我豈若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哉?』湯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于吾身親見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末聞以割烹也。林氏曰:「以堯舜之道要湯者,非實以是要之也,道在此而湯之聘自來耳。猶子貢言夫子之求之,異乎人之求之也」愚謂此語亦猶前章所論父不得而子之意。伊訓曰:『天誅造攻自牧宮,朕載自亳?!?/span>

例句

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堯湯。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國語辭典》:堯舜(堯舜)  拼音:yáo shùn
唐堯與虞舜的合稱,二人均為古代的圣君?!抖Y記。大學》:「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固?。韓愈論今年權停舉選狀〉:「今者陛下圣明在上,雖堯舜無以加之?!?/div>
《漢語大詞典》:舜禹
虞舜 和 夏禹 的并稱。《論語·泰伯》:“巍巍乎, 舜 禹 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史記·五帝本紀:“自 黃帝 至 舜 禹 ,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span id="193mkh0" class="book">《晉書·元帝紀》:“愿陛下存 舜 禹 至公之情,狹 由 巢 抗矯之節(jié)?!?/div>
分類:虞舜夏禹
《國語辭典》:虞舜  拼音:yú shùn
上古帝王舜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于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使攝位三十年,后受禪為天子,都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于蒼梧之野。傳位于禹。也稱為「大舜」。
《國語辭典》:四兇  拼音:sì xiōng
相傳堯舜時四個兇惡的部族首領?!蹲髠?。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div>
《漢語大詞典》:四罪
謂 舜 治 共工 、 驩兜 、 三苗 、 鯀 四兇之罪。《書·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竄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后漢書·郅惲傳:“昔 虞舜 輔 堯 ,四罪咸服?!眳⒁姟?四兇 ”。
《國語辭典》:四兇  拼音:sì xiōng
相傳堯舜時四個兇惡的部族首領?!蹲髠?。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
《國語辭典》:萬機(萬機)  拼音:wàn jī
國家元首所治理繁多的政務?!度龂尽>硪涣?。魏書。杜畿傳》:「陛下憂勞萬機,或親燈火,而庶事不康?!挂沧鳌溉f幾」。
《國語辭典》:無為(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從事人為干預,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br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論語。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宋。王安石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
3.勿、不要、不必?!段倪x。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幾案閒事?!弧?br />4.縣名。位于安徽省蕪湖縣西。三國時曹操攻孫權,筑城于此,師老無功,因稱無為城。宋置無為縣,明時省縣入州,清仍之,至民國改州為縣。
5.佛教用語。非造作,非條件構成的。如:「虛空是無為法。」
《國語辭典》: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罰,而能平治天下?!墩撜Z。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固?。張謂〈虞帝廟碑銘。序〉:「于斯之時,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眾乎咸若,無為而治,其圣也歟?!?/div>
《國語辭典》:象鳥(象鳥)  拼音:xiàng niǎo
動物名。一種現今已經絕跡的鳥類。依發(fā)現的化石判斷,其體重約一千磅,無法飛行,蛋的容量相當于十二打雞蛋的容量。產于馬達加斯加。
《漢語大詞典》:鳥耘(鳥耘)
(1).古代傳說 舜 耕 歷山 ,群鳥為之耕耘。《文選·左思〈吳都賦〉》:“象耕鳥耘,此之自與。穱秀菰穗,於是乎在?!?李善 注引越絕書:“ 舜 葬 蒼梧 ,象為之耕。 禹 葬 會稽 ,鳥為之耘?!?br />(2).謂如鳥啄食或如鳥爪爬抉似地耘田。形容耘田動作快速。 唐 陸龜蒙 《象耕鳥耘辨》:“耘者去莠,舉手務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耘。” 元 王禎 農書卷十三:“然嘗觀農人在田,傴僂伸縮以手耘其草泥,無異鳥足之爬抉,豈非鳥耘者耶!”
《國語辭典》:岳牧  拼音:yuè mù
原為四岳十二牧的合稱,分掌政務與四方諸侯?!妒酚?。卷六一。伯夷傳》:「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购笥靡苑Q疆吏、封疆大臣?!段倪x。潘岳。閞中詩》:「岳牧慮殊,威懷理二。」南朝宋。傅亮〈為劉毅軍敗自解表〉:「況可重荷岳牧之任,復當推轂之事?!挂卜Q為「岳伯」、「岳牧」。
分類:時四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