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詠康哉
  
良哉

相關(guān)人物


《尚書·虞書·益稷謨》
「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舊題漢·孔安國傳:「帝歌歸美股肱,義未足,故續(xù)歌『先君后臣,眾事乃安』,以成其義。」

例句

還聞股肱郡,元首詠康哉。 張九齡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關(guān)

圣道逍遙更何事,愿將巴曲贊康哉。 楊巨源 早朝

中宮陳廣樂,元老進賡歌。 楊巨源 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之七

陽春那敢和,空此詠康哉。 權(quán)德輿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奉呈門下相公中書相公

何時介圭覲,攜手詠康哉。 權(quán)德輿 奉和鄜州劉大夫麥秋出師遮虜有懷中朝親故

良哉致君日,維岳有光輝。 羊士諤 和武相早朝中書候傳點書懷奉呈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韓愈 感春五首

典故
官水土

相關(guān)人物


《尚書》卷三〈虞書·舜典〉~44~
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

例句

削玉風姿官水土,黑頭公自古來難。 韓偓 和王舍人撫州飲席贈韋司空

典故
管埋舜祠

相關(guān)人物
劉炟(東漢章帝)


《風俗通義》卷六《聲音》
昔章帝時,零陵文學(xué)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生白玉管,知古以玉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

例句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 李賀 苦篁調(diào)嘯引

典故  
薰琴
 
解慍風
 
南風薰
 
詠南風
 
南薰曲
 
南風琴
 
薰風解慍
  
虞薰
 
南風弦
 
南風解慍
 
風解慍
 
五弦歌
 
舜歌南風
       
相關(guān)人物


《史記》卷二十四〈樂書〉~97~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作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時孰,然后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級遠;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級短。故觀其舞而知其德,聞其謚而知其行。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王肅曰:『〈南風〉,育養(yǎng)民之詩也。其辭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此詩之辭出《尸子》及《家語》?!?/span>
《孔子家語》卷八〈辯樂解〉
子路鼓琴,孔子聞之,謂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聲以為節(jié),流入于南,不歸于北。夫南者,生育之鄉(xiāng),北者,殺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溫柔居中以養(yǎng)生育之氣,憂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厲之動,不在于體也。夫然者,乃所謂治安之風也。小人之音則不然,亢麗微末,以象殺伐之氣,中和之感,不載于心,溫和之動,不存于體,夫然者乃所以為亂之風。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晃懘嘶势渑d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紂好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舉以為誡。夫舜起布衣,積德含和而終以帝,紂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無意于先王之制,而習亡國之聲,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懼而自悔,靜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過而能改,其進矣乎?!?/span>

例句

應(yīng)是南風曲,聲聲不合今。 于武陵 匣中琴

湛露羞依草,南風恥帶熏。 令狐楚 青云干呂

熏弦歌舜德,和鼎致堯名。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和

方襲緇衣慶,永奉南薰吟。 呂溫 奉和張舍人閣中直夜思聞雅琴因書事通簡僚友

湛露飛堯酒,熏風入舜弦。 宗楚客 奉和幸上陽宮侍宴應(yīng)制

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 張九齡 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張九齡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公赴朔方

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 張九齡 恩賜樂游園宴應(yīng)制

不聞北斗傾堯酒,空覺南風入舜琴。 曹唐 三年冬大禮五首

已獲千箱慶,何以繼薰風。 李世民 秋暮言志

于焉歡擊筑,聊以詠南風。 李世民 重幸武功

慚非薰風唱,曷用慰吾人。 李商隱 中和節(jié)日宴百僚賜詩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李嶠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yīng)制

不思五弦琴,作歌詠南薰。 李群玉 穆天子

清如南薰絲,韻若黃鐘吼。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

顧非咸池奏,庶協(xié)南風薰。 李適 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

湛露晞堯日,薰風入舜弦。 杜正倫 玄武門侍宴

熏風行應(yīng)律,湛露即歌詩。 杜甫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遠師騶忌鼓鳴琴,去和南風愜舜心。 柳宗元 李西川薦琴石

熏風一萬里,來處是長安。 楊巨源 送太和公主和蕃

和氣生中國,熏風屬外家。 楊巨源 送殷員外使北蕃

湛露恩方?jīng)眩癸L曲正調(diào)。 權(quán)德輿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詞三首之二

階下蓂莢生,琴上南風薰。 盧仝 感古四首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薰。 盧照鄰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政奉南風順,心依北極尊。 蔣防 藩臣戀魏闕

簣桴均下調(diào),和木等南薰。 薛存誠 聞?chuàng)羧?/a>

逍遙豈有事,于此詠南薰。 薛能 升平詞十首

南薰歌自溥,北極響皆通。 薛能 國學(xué)試風化下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袁朗 賦飲馬長城窟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熏風。 陳子昂 登澤州城北樓宴

永播南薰音,垂之萬年耳。 陸龜蒙 雜諷九首

始議新堯歷,將期整舜弦。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琴。 韓愈 孟生詩

既欣東日戶,復(fù)詠南風篇。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尚書》卷四〈虞書·大禹謨〉~58~
三旬,苗民逆命。益贊于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沟鄢跤跉v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夔夔齋慄,瞽亦允若;至誠感神,矧茲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師振旅。」帝乃誕敷文德,舞乾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舜〉~33~
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岳咸薦虞舜,曰可。于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nèi),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nèi)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筑倉廩,予牛羊。瞽叟尚復(fù)欲殺之,使舜上涂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瓜竽酥顾磳m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懌,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復(fù)事瞽叟愛弟彌謹。于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例句

滄海舉歌夔是相,歷山回禪舜為君。 曹唐 三年冬大禮五首

典故
明四目

相關(guān)人物


《尚書·虞書·舜典》
「舜格于文祖,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固?#183;孔穎達疏:「明四方之目,使為巳遠視四方也。」

例句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王維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古相園亭賦樂賢詩應(yīng)制

大君明四目,燭之洞秋毫。 舒元輿 坊州按獄

典故
神母呈圖
 
獻圖開益地
 
西母獻圖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太平御覽》卷八十一
《雒書靈準聽》曰:有人方面、日衡、重華、握石椎,懷神珠,舜受終,鳳皇儀,黃龍感,朱草生,蓂莢孳,西王母受益地圖?!埂蹲ⅰ罚骸肝魍跄傅靡娴刂畧D來獻?!?/span>

例句

獻圖開益地,張樂奏鈞天。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

六龍日馭天行健,神母呈圖地道光。 鮑溶 憶郊天

西母持地圖,東來獻虞舜。虞宮禮成后,回駕仙風順。 鮑溶 懷仙二首

典故
舜賓

相關(guān)人物


《尚書·虞書·舜典》
「賓于四門,四門穆穆?!古f題漢·孔安國傳:「四門,四方之門。舜流四兇族,四方諸侯來朝者,舜賓迎之,皆有美德,無兇人?!固?#183;孔穎達疏:「又命使賓迎諸侯于四門,而來入者穆穆然皆有美德,無兇人也?!?/span>

例句

辟門通舜賓,比屋封堯德。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典故
舜聰


《尚書》卷三〈虞書·舜典〉~43~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唐·孔穎達疏:「明四方之目,使為巳遠視四方也;達四方之聰,使為巳遠聽聞四方也?!?/span>
典故
舜耕

相關(guān)人物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本紀》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于壽丘,就時于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cè)?!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引東漢·鄭玄曰:「在河?xùn)|?!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蒲州河?xùn)|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歷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棗山,……歷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馀姚縣有歷山舜井,濮州雷澤縣有歷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處也。及媯州歷山舜井,皆云舜所耕處,未詳也?!?/span>

例句

舜耕馀草木,禹鑿舊山川。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xùn)|

典故 
韶鳳
   
舜調(diào)清管
  
韶音


《風俗通義校注》卷六〈聲音〉~267~
夫樂者,圣人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按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咸池〉,顓頊作〈六莖〉,嚳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湯作〈護〉,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護,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繼堯也。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十〈簡文帝二·上皇太子圃園講頌啟〉~3004~
竊以舜韶始唱,靈儀自舞;陳律才暄,風心竟萼。
《尚書》卷五〈虞書·益稷〉
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鏞以間;鳥獸蹌蹌?!逗嵣亍肪懦?,鳳皇來儀。夔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古f題漢·孔安國傳:「韶,舜樂名。言簫,見細器之備?!固?#183;孔穎達疏:「簫是樂器之小者。『言簫見細器之備』,謂作樂之時,小大之器皆備也?!?/span>

例句

如何一借羊角風,來聽簫韶九成曲。 劉禹錫 吐綬鳥詞

賜燕聆簫韶,侍祠閱琮璧。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 張九齡 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虞舜調(diào)清管,王褒賦雅音。 李嶠

羅綺明中識,簫韶暗里傳。 梁鉉 天門街觀榮王聘妃

瑞氣千重色,簫韶九奏聲。 沈亞之 西蕃請謁廟

過客聞韶濩,居人識冕旒。 溫庭筠 過華清宮二十二韻

無因奏韶濩,流涕對幽篁。 溫庭筠 題翠微寺二十二韻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蘇颋 扈從鳳泉和崔黃門喜恩旨解嚴罷圍之作

簫韶九奏韻凄鏘,曲度雖高調(diào)不傷。 韋莊 村笛

至今滿耳簫韶曲,徒羨瑤池舞鳳皇。 鮑溶 憶郊天

山知槱柞新煙火,臣望簫韶舊鼓鐘。 鮑溶 聞國家行將封禪聊抒臣情

太平無一事,天外奏虞韶。 黃頗 風不鳴條

典故
舜瞳回盼


《初學(xué)記》卷九
《春秋元命苞》:「舜重瞳子,是謂茲涼?!顾尉ⅲ骸钙潧鲇凶桃褐疂?,且清涼光明而多見?!?/span>
《小畜集》卷十六〈待漏院記〉
九門既開,重瞳屢回。
典故
舜衣裳

相關(guān)人物


《太平御覽》卷八十
《譙子法訓(xùn)》曰:唐虞之衣裳文法,禹稷之溝洫耕稼,人至今被之。
《高士傳》卷上《善卷》
善卷者,古之賢人也……舜又以天下讓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diào)五音之聲以亂民耳……天下之亂從此始矣。

例句

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杜牧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lǐng)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十八韻

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 杜牧 郡齋獨酌

典故
舜禹讓旒

相關(guān)人物
丹朱
 
商均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本紀》
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后禹踐天子位。

例句

伊皋爭負鼎,舜禹讓垂旒。 徐夤 依御史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

典故
舜蹠之分

相關(guān)人物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盡心章句上〉~239~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漢語大詞典》:賡歌(賡歌)
酬唱和詩。 唐 李白 《明堂賦》:“千里鼓舞,百寮賡歌?!?span id="3gfnlrw"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愛推同氣了良緣,賡歌一絶于歸樂?!?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議院》:“ 中國 歷代帝王,繼統(tǒng)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div>
分類:唱和和詩
《漢語大詞典》: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風》歌。相傳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等句。參閱《禮記·樂記》疏引《尸子》、《史記·樂書》集解、《孔子家語·辯樂解》。 唐 王維 《大同殿賜宴樂敢書即事》詩:“陌上 堯 樽傾北斗,樓前 舜 樂動南薰?!?唐 陸龜蒙 《雜諷》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萬年耳?!?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紀》詩之三:“高張廣樂播南薰,寶幄樓船劍佩分?!?br />2.借指從南面刮來的風。 唐 鄔載 《送蕭穎士赴東府得君字》詩:“和風媚東郊,時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節(jié)》詩:“北極猶前日,南薰亦舊風?!?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東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問 吉甫 子孫。途次,南薰徐來,上語侍臣曰:‘此即所謂“穆如清風”也?!?br />3. 唐 宮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開元 之中常引見,承恩數(shù)上 南薰殿 ?!?br />4.泛指宮觀樓殿。 宋 張先 《慶同天》詞:“海宇稱慶,復(fù)生元圣,風入 南薰 。拜恩遙闕,衣上曉色猶春,望 堯 云。” 清 陳維嵩 《賀新涼·作客東京寂寥誰侶西風落葉間詣旗亭》詞:“卻是 吳 中諸小部,隊隊檀槽羅帕,羣合樂 南薰 門下?!?br />5.門名。宋史·地理志一:“﹝ 東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門:中曰 南薰 ,東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國語辭典》:南風(南風)  拼音:nán fēng
1.從南向北吹的風。南朝梁。簡文帝 金閨思詩二首之二:「南風送歸雁,聊以寄相思?!挂卜Q為「薰風」、「凱風」。
2.古代的樂曲。舊傳為虞舜所作?!抖Y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埂犊鬃蛹艺Z。卷八。辯樂解》:「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挂沧鳌改限埂?。
3.南方的音樂。其樂音調(diào)微弱。后比喻微弱無能?!蹲髠?。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骨?。吳喬〈雪夜感懷〉詩:「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br />4.《詩經(jīng)》的國風。借指古代淳樸的詩風。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序〉:「海內(nèi)詞場翕然尊古,南風、周雅,稱闡今日?!?br />5.男風、男色?!督鹌棵贰返谒木呕兀骸杆先说臓I生,好的是南風,你每休要扭手扭腳的?!?/div>
《國語辭典》:南風不競(南風不競)  拼音:nán fēng bù jìng
南方楚國的音樂,樂聲低沉微弱,從而知軍隊士氣低落?!蹲髠鳌O骞四辍罚骸笗x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后比喻競賽失利。《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年數(shù)歲,嘗觀門生樗蒲,曰:『南風不競』?!?/div>
《漢語大詞典》:南風歌(南風歌)
古代樂曲名。 宋 王安石 《朝日一曝背》詩:“樵松煮澗水,既食取琴彈。彈作《南風歌》,歌罷坐長嘆?!痹敗?南風 ”。
分類:樂曲
《國語辭典》:南風(南風)  拼音:nán fēng
1.從南向北吹的風。南朝梁。簡文帝 金閨思詩二首之二:「南風送歸雁,聊以寄相思?!挂卜Q為「薰風」、「凱風」。
2.古代的樂曲。舊傳為虞舜所作?!抖Y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埂犊鬃蛹艺Z。卷八。辯樂解》:「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挂沧鳌改限埂埂?br />3.南方的音樂。其樂音調(diào)微弱。后比喻微弱無能?!蹲髠鳌O骞四辍罚骸肝狍E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清。吳喬〈雪夜感懷〉詩:「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br />4.《詩經(jīng)》的國風。借指古代淳樸的詩風。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序〉:「海內(nèi)詞場翕然尊古,南風、周雅,稱闡今日?!?br />5.男風、男色?!督鹌棵贰返谒木呕兀骸杆先说臓I生,好的是南風,你每休要扭手扭腳的?!?/div>
《漢語大詞典》:熏弦
同“薰弦”。
《孔子家語。辯樂》:"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后以"熏弦"指《南風歌》。
分類:弦之南風
《漢語大詞典》:薰弦
《孔子家語·辯樂》:“昔者 舜 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焙笠浴稗瓜摇敝?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0307' target='_blank'>《南風歌》。 唐 許渾 《登尉佗樓》詩:“ 越 人未必知 虞舜 ,一奏薰弦萬古風?!?五代 齊己 《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詩:“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薰弦?!?/div>
《國語辭典》:熏風(熏風)  拼音:xūn fēng
東南風。亦指和暖的風?!秴问洗呵铩S惺加[。有始》:「何謂八風?……東南曰熏風。」南朝陳。徐陵陳文帝哀策文〉:「若水傳帝,熏風御民;重光所集,世載于陳?!埂妒T文字禪。卷二。寄巽中》:「熏風度南枝,馀芳委紅綠?!?/div>
《國語辭典》:舜弦  拼音:shùn xián
舜彈五弦琴,歌詠南風詩,希望百姓生活富足,天下太平。典出《孔子家語。卷八。辯樂解》。后以舜弦表示歌頌帝王政治圣明,廣行德政。唐。杜正倫〈玄武門侍宴〉詩:「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挂嘀腹叛胖畼贰L?。楊巨源〈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一○首之二:「人醉逢堯酒,鶯歌答舜弦。」
《漢語大詞典》:舜琴
五弦琴。相傳為 舜 為創(chuàng),故云。禮記·樂記:“昔者 舜 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南朝 梁 沈約 《梁鞞舞歌》:“ 舜 琴中已絶, 堯 衣今復(fù)垂?!?前蜀 韋莊 《悼亡姬》詩:“ 湘江 水闊 蒼梧 遠,何處相思弄 舜 琴?!?/div>
《國語辭典》:薰風(薰風)  拼音:xūn fēng
和風,特指夏天由南向北吹的風。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詩:「薰風自南來,吹我池上林?!顾?。王沂孫齊天樂。一襟馀恨宮魂斷〉詞:「謾想薰風,柳絲千萬縷。」也稱為「南風」、「凱風」。
《漢語大詞典》:虞弦
語本禮記·樂記:“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焙笠蛞浴坝萁L”指琴。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強對南薰奏 虞 絃,只覺指下餘音不似前。” 明 何景明 《題嚴內(nèi)翰賜扇》詩:“象轂銀鐶倍光寵,好揚薰風助 虞 絃?!?清 何世麟 《感賦》:“苗頑幾費南熏格,一曲 虞 絃響至今。”
《國語辭典》:解慍(解慍)  拼音:jiě yùn
消除怒氣?!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一則可以玩景舒懷,二則眾同袍劇談竟日,可以解慍,豈可為無益之悲?誤了終身大事?!?/div>
分類:消除怨怒
《國語辭典》:歷山(歷山)  拼音:lì shān
山名。相傳舜初耕于此。歷山所在的說法很多:(1)位于山西省永濟縣東南,又名雷首山、歷觀,上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骃。集解。(2)位于山西省翼城東南,上有舜王坪。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唐。張守節(jié)。正義。(3)位于山東省歷城縣西南,山上有舜祠,故又名舜耕山。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濟水注》。也稱為「歷山」、「千佛山」。(4)位于山東省濮縣東南,上有陶墟,相傳舜耕陶于此。見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瓠子河注》。(5)位于浙江省馀姚縣西北,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骃。集解。
《國語辭典》: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樂曲名。相傳舜所制的大型樂舞曲。也稱為「箾韶」、「大韶」、「九韶」,亦簡稱「韶」?!渡袝R骛ⅰ罚骸负嵣鼐懦?,鳳凰來儀?!骨?。陳奕禧〈虞帝陵〉詩:「饗堂合樂處,彷佛奏《箾韶》。」
《漢語大詞典》:舜韶
《韶》樂,傳說 虞舜 所作。 漢 應(yīng)劭 《風俗通·聲音序》:“夫樂者…… 堯 作《大章》, 舜 作《韶》?!?南朝 梁 簡文帝 《上皇太子玄圃講頌啟》:“竊以 舜 《韶》始唱, 靈儀 自舞。”
分類:虞舜
《漢語大詞典》:虞韶
謂 虞舜 時的《韶》樂。 漢 班固 《幽通賦》:“《虞韶》美而儀鳳兮, 孔 忘味于千載。” 南唐 陳陶 《閑居雜興》詩之一:“《虞韶》九奏音猶在,只是 巴 童自棄遺?!?宋 梅堯臣 《送趙升卿之韶幕》詩:“俎肉應(yīng)多味,《虞韶》不復(fù)聞?!?/div>
分類:虞舜
《國語辭典》:韶樂(韶樂)  拼音:sháo yuè
相傳上古時代,夔所作的音樂,以簫為主樂器,舞者手執(zhí)長簫,在幽悠清柔的簫音里,緩緩起舞。后以韶樂為樂教的代表。
分類:音樂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