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虞書·益稷謨》
「乃更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舊題漢·孔安國傳:「帝歌歸美股肱,義未足,故續(xù)歌『先君后臣,眾事乃安』,以成其義。」
例句
還聞股肱郡,元首詠康哉。
圣道逍遙更何事,愿將巴曲贊康哉。
中宮陳廣樂,元老進賡歌。
陽春那敢和,空此詠康哉。
何時介圭覲,攜手詠康哉。
良哉致君日,維岳有光輝。
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尚書》卷三〈虞書·舜典〉~44~
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span>
典故管埋舜祠
相關(guān)人物劉炟(東漢章帝)
《風俗通義》卷六《聲音》
昔章帝時,零陵文學(xué)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生白玉管,知古以玉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
例句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
典故 薰琴
解慍風
南風薰
詠南風
南薰曲
南風琴
薰風解慍
虞薰
南風弦
南風解慍
風解慍
五弦歌
舜歌南風
相關(guān)人物舜
《史記》卷二十四〈樂書〉~97~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作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時孰,然后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級遠;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級短。故觀其舞而知其德,聞其謚而知其行。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王肅曰:『〈南風〉,育養(yǎng)民之詩也。其辭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此詩之辭出《尸子》及《家語》?!?/span>
《孔子家語》卷八〈辯樂解〉
子路鼓琴,孔子聞之,謂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聲以為節(jié),流入于南,不歸于北。夫南者,生育之鄉(xiāng),北者,殺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溫柔居中以養(yǎng)生育之氣,憂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厲之動,不在于體也。夫然者,乃所謂治安之風也。小人之音則不然,亢麗微末,以象殺伐之氣,中和之感,不載于心,溫和之動,不存于體,夫然者乃所以為亂之風。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唯脩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紂好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舉以為誡。夫舜起布衣,積德含和而終以帝,紂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無意于先王之制,而習亡國之聲,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懼而自悔,靜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過而能改,其進矣乎?!?/span>
例句
應(yīng)是南風曲,聲聲不合今。
湛露羞依草,南風恥帶熏。
熏弦歌舜德,和鼎致堯名。
方襲緇衣慶,永奉南薰吟。
湛露飛堯酒,熏風入舜弦。
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
不聞北斗傾堯酒,空覺南風入舜琴。
已獲千箱慶,何以繼薰風。
于焉歡擊筑,聊以詠南風。
慚非薰風唱,曷用慰吾人。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不思五弦琴,作歌詠南薰。
清如南薰絲,韻若黃鐘吼。
顧非咸池奏,庶協(xié)南風薰。
湛露晞堯日,薰風入舜弦。
熏風行應(yīng)律,湛露即歌詩。
遠師騶忌鼓鳴琴,去和南風愜舜心。
熏風一萬里,來處是長安。
和氣生中國,熏風屬外家。
湛露恩方?jīng)眩癸L曲正調(diào)。
階下蓂莢生,琴上南風薰。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薰。
政奉南風順,心依北極尊。
簣桴均下調(diào),和木等南薰。
逍遙豈有事,于此詠南薰。
南薰歌自溥,北極響皆通。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熏風。
永播南薰音,垂之萬年耳。
始議新堯歷,將期整舜弦。
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琴。
既欣東日戶,復(fù)詠南風篇。
《尚書》卷四〈虞書·大禹謨〉~58~
三旬,苗民逆命。益贊于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帝初于歷山,往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夔夔齋慄,瞽亦允若;至誠感神,矧茲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師振旅。」帝乃誕敷文德,舞乾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舜〉~33~
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岳咸薦虞舜,曰可。于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nèi),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nèi)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筑倉廩,予牛羊。瞽叟尚復(fù)欲殺之,使舜上涂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為已死。象曰「本謀者象?!瓜笈c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瓜竽酥顾磳m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懌,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復(fù)事瞽叟愛弟彌謹。于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尚書·虞書·舜典》
「舜格于文祖,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固?#183;孔穎達疏:「明四方之目,使為巳遠視四方也?!?/span>
例句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大君明四目,燭之洞秋毫。
典故神母呈圖
獻圖開益地
西母獻圖
相關(guān)人物舜
西王母
《太平御覽》卷八十一
《雒書靈準聽》曰:有人方面、日衡、重華、握石椎,懷神珠,舜受終,鳳皇儀,黃龍感,朱草生,蓂莢孳,西王母受益地圖。」《注》:「西王母得益地之圖來獻?!?/span>
例句
獻圖開益地,張樂奏鈞天。
六龍日馭天行健,神母呈圖地道光。
西母持地圖,東來獻虞舜。虞宮禮成后,回駕仙風順。
《尚書·虞書·舜典》
「賓于四門,四門穆穆?!古f題漢·孔安國傳:「四門,四方之門。舜流四兇族,四方諸侯來朝者,舜賓迎之,皆有美德,無兇人?!固?#183;孔穎達疏:「又命使賓迎諸侯于四門,而來入者穆穆然皆有美德,無兇人也?!?/span>
《尚書》卷三〈虞書·舜典〉~43~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唐·孔穎達疏:「明四方之目,使為巳遠視四方也;達四方之聰,使為巳遠聽聞四方也?!?/span>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本紀》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于壽丘,就時于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cè)?!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引東漢·鄭玄曰:「在河?xùn)|。」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蒲州河?xùn)|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歷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棗山,……歷山南有舜井?!褂衷疲骸冈街葩乓h有歷山舜井,濮州雷澤縣有歷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處也。及媯州歷山舜井,皆云舜所耕處,未詳也?!?/span>
《風俗通義校注》卷六〈聲音〉~267~
夫樂者,圣人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按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咸池〉,顓頊作〈六莖〉,嚳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湯作〈護〉,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護,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繼堯也。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十〈簡文帝二·上皇太子圃園講頌啟〉~3004~
竊以舜韶始唱,靈儀自舞;陳律才暄,風心竟萼。
《尚書》卷五〈虞書·益稷〉
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鏞以間;鳥獸蹌蹌?!逗嵣亍肪懦桑P皇來儀。夔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古f題漢·孔安國傳:「韶,舜樂名。言簫,見細器之備?!固?#183;孔穎達疏:「簫是樂器之小者?!貉院嵰娂毱髦畟洹?,謂作樂之時,小大之器皆備也?!?/span>
例句
如何一借羊角風,來聽簫韶九成曲。
賜燕聆簫韶,侍祠閱琮璧。
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
虞舜調(diào)清管,王褒賦雅音。
羅綺明中識,簫韶暗里傳。
瑞氣千重色,簫韶九奏聲。
過客聞韶濩,居人識冕旒。
無因奏韶濩,流涕對幽篁。
舜韶同舞日,湯祝盡飛時。
簫韶九奏韻凄鏘,曲度雖高調(diào)不傷。
至今滿耳簫韶曲,徒羨瑤池舞鳳皇。
山知槱柞新煙火,臣望簫韶舊鼓鐘。
太平無一事,天外奏虞韶。
《初學(xué)記》卷九
《春秋元命苞》:「舜重瞳子,是謂茲涼。」宋均注:「茲涼有滋液之潤,且清涼光明而多見?!?/span>
《小畜集》卷十六〈待漏院記〉
九門既開,重瞳屢回。
《太平御覽》卷八十
《譙子法訓(xùn)》曰:唐虞之衣裳文法,禹稷之溝洫耕稼,人至今被之。
《高士傳》卷上《善卷》
善卷者,古之賢人也……舜又以天下讓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diào)五音之聲以亂民耳……天下之亂從此始矣。
例句
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
典故舜禹讓旒
相關(guān)人物丹朱
商均
禹
舜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舜本紀》
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喪畢,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后禹踐天子位。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盡心章句上〉~239~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