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2,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黑膽
蚺蛇膽
狂膽
志膽
豪膽
好大膽
天膽
魚膽
駭膽
狐膽
地膽
膽薪
膽固醇
膽礬
洞膽
《駢字類編》:黑膽(黑膽)
宋 王令 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 仍令大筆署行事,寫出黑膽朱肝脾。
《漢語大詞典》:蚺蛇膽(蚺蛇膽)
亦作“蚦蛇膽”。 蚺蛇的膽。相傳能治病止痛。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 顏含 字 宏都 ,次嫂 樊氏 ,因疾失明。醫(yī)人疏方,須蚺蛇膽……得膽藥成,嫂病即愈?!?宋 錢易 南部新書戊:“蚦虵膽, 雷羅州 有養(yǎng)虵戶,每年五月五日,即擔(dān)舁蚦虵入府,祗應(yīng)取膽。”明史·楊繼盛傳:“初, 繼盛 之將杖也,或遺之蚺蛇膽,卻之,曰:‘ 椒山 自有膽,何蚺蛇為!’ 椒山 , 繼盛 別號也?!币嗍∽鳌?蚺膽 ”。新唐書·韋堅傳:“每舟署某郡,以所產(chǎn)暴陳其上,若 廣陵 則錦、銅器、官端綾繡…… 始安 蕉葛、蚺膽、翠羽; 吳郡 方丈綾。” 清 吳家騏 《楊忠愍公祠》詩:“不須蚺膽當(dāng)三木,祇請龍顏質(zhì)二王?!?/div>
分類:治病止痛
《漢語大詞典》:狂膽(狂膽)
喻努力進(jìn)取的勇氣。 宋 陸游 《雪夜有感》詩:“狂膽輪囷欲滿軀,一麾誰憫滯江湖?”
《漢語大詞典》:志膽(志膽)
志氣膽略。后漢書·廉范傳:“帝曰:‘怪卿志膽敢爾!’”
分類:志氣膽略
《漢語大詞典》:豪膽(豪膽)
猶大膽。 清 譚嗣同 《江行感舊詩》之三:“冰玉澄清愧獨頑,可兒豪膽鎮(zhèn)相關(guān)?!?梁啟超 《意大利建國三杰傳》:“ 阿爾拔 非豪膽不屈之人也?!?/div>
分類:大膽
《國語辭典》:好大膽(好大膽)  拼音:hǎo dà dǎn
膽子很大。亦指人不明狀況,膽大妄為。《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他里頭有這些菩薩坐著,虧大爺、二爺好大膽還敢進(jìn)去!」
《國語辭典》:天膽(天膽)  拼音:tiān dǎn
比喻極大的勇氣。如:「他就是借了天膽,也不敢做出這種事?!埂豆僭捴改?。卷三。使令通話》:「真是你母親病了么,不是告謊假呀!小的天膽,不敢咒我母親有病?!?/div>
《駢字類編》:魚膽(魚膽)
拾遺記:黑河,北極也。其水濃黑不流,土云生焉。有黑鯤魚,千尺如鯨,常飛往南海,或宕而失所,死于南海之濱,肉骨皆消,唯膽如石,上仙藥也。春宛委馀編:象膽按四時在四足,熊膽亦在四足,魚膽 夏近上,秋冬近下,蚺蛇膽隨擊而護(hù)。
《漢語大詞典》:駭膽(駭膽)
猶驚心。 漢 桓寬 鹽鐵論·西域:“ 宛 舉國以降,効其器物,致其寶馬, 烏孫 之屬駭膽,請為臣妾?!?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抡袷?,駭膽慄魄?!?明 劉基 《松風(fēng)閣記(一)》:“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駭膽而驚心?!?/div>
分類:驚心
《駢字類編》:狐膽(狐膽)
本草:狐膽丸。治邪瘧發(fā)作無時。續(xù)傳信方:狐膽。主治人卒暴亡。即取雄狐膽,溫水研灌,入喉即活。移時無及矣。
《漢語大詞典》:地膽(地膽)
甲蟲名。即芫菁。別名葛上亭長。俗稱紅頭娘。成蟲可入藥,性劇毒。太平御覽卷九五一引《本草經(jīng)》:“元青,春食芫華,故云元青,秋為地膽。地膽黑,頭赤,味辛,有毒。主蟲毒風(fēng)注?!?span id="cvnfbj5" class="book">《新唐書·地理志一》:“ 邠州 新平郡 ……土貢:剪刀、火筯、蓽豆、澡豆、白蜜、地膽?!?/div>
《漢語大詞典》:膽薪(膽薪)
語本 越王 勾踐 臥薪嘗膽故事。比喻刻苦自勵。清史稿·張煌言傳:“圣賢學(xué)問,故每氈雪自甘,膽薪深厲,而卒以成事?!?/div>
《國語辭典》:膽固醇(膽固醇)  拼音:dǎn gù chún
一種人體脂質(zhì)的成分之一。膽固醇為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人體合成膽汁和荷爾蒙的原料。除脂肪組織外,人體血液、乳汁、腦組織、肝、腎等含量豐富。可從蛋黃及動物油脂中攝取豐富的膽固醇,但過多則會堆積于動脈壁上,造成血管硬化,有害健康。
《漢語大詞典》:膽礬(膽礬)
即含有五個分子結(jié)晶水的硫酸銅。藍(lán)色棱柱結(jié)晶體??捎靡灾凭G色顏料,并用于電解、電鍍等工業(yè),又可用作媒染劑、殺蟲劑。我國古代用以煉銅。 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 信州 鉛山縣 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青礬紅礬黃礬膽礬:“石膽一名膽礬者,亦出 晉 隰 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結(jié)成者,故緑色帶寳光。燒鐵器淬於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石膽:“膽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礬,呼為膽礬?!?/div>
《駢字類編》:洞膽(洞膽)
盧元輔授吏部郎中制:加以剸犀之利,洞膽之明。 周邦彥汴都賦:寶鑒洞膽,神犀照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