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2
典故
8
詞典
389
分類詞匯
12
其它
3
共412,分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寒膽
膽娘
膽識(shí)
膽水
吐肝膽
龍膽
蛇膽
膽悸
膽決
石膽
魂膽
孤膽
膽慄
懸膽
剛膽
《漢語大詞典》:
寒膽(寒膽)
猶膽寒。害怕。 明
徐渭
《龕山凱歌》
之二:“賊中何事先寒膽,海上連年數(shù)破圍?!?/div>
分類:
膽寒
害怕
《漢語大詞典》:
膽娘(膽娘)
泛指歌妓。 唐
元稹
《追昔游》
詩:“ 謝傅 堂前音樂和,狗兒吹笛膽娘歌?!?清
陳維嵩
《薄倖·過閭門感懷》
詞:“記舊日膽娘門巷,只在畫橋南轉(zhuǎn)。”
分類:
歌妓
《國語辭典》:
膽識(shí)(膽識(shí))
拼音:
dǎn shì
膽量與見識(shí)。《三國演義》第七六回:「孤用兵三十馀年,未敢長驅(qū)徑入敵圍。公明真膽識(shí)兼優(yōu)者也。」《紅樓夢》第一六回:「自此鳳姐膽識(shí)愈壯,以后有了這樣的事便恣意的作為起來,也不消多記?!?/div>
分類:
膽識(shí)
膽量
和見
見識(shí)
《漢語大詞典》:
膽水(膽水)
古稱含膽礬的水,用以煉銅。 宋
周煇
《
清波雜志
》
卷十二:“ 信州 鉛山 膽水自山下注,勢若瀑布,用以浸銅,鑄冶是賴。雖乾溢係夫旱澇,大抵盛於春夏,微於秋冬。古傳一人至水濱,遺匙鑰,翌日得之,已成銅矣?!?span id="2bki4uy" class="book">《
宋史·食貨志下七
》:“ 信州 膽銅古阬二:一為膽水浸銅,工少利多,其水有限;一為膽土煎銅,土無窮而為利寡?!眳⒁姟?膽銅 ”。
分類:
膽礬
煉銅
《漢語大詞典》:
膽銅(膽銅)
我國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種銅合金。因所用為膽礬水,故稱;因亦稱此法為膽銅法。 魏 晉 示煉丹術(shù)盛行,已有此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術(shù)的先聲。 宋 為鑄錢需要,此法更為興盛。 元 明 后始見廢止。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財(cái)賦三·銅鐵鉛錫坑冶》
:“坑皆有膽銅者,蓋以鐵為片,浸之膽水中,后數(shù)十日即成銅。”
《
宋史·食貨志下二
》
:“浸銅之法:以生鐵鍛成薄片,排置膽水槽中浸漬數(shù)日,鐵片為膽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鐵煤入爐,三煉成銅。大率用鐵二斤四兩,得銅一斤, 饒州 興利場 , 信州 鉛山場 各有歲額,所謂膽銅也。”
分類:
用水
取得
合金
《漢語大詞典》:
吐肝膽(吐肝膽)
見“ 吐肝露膽 ”。
《漢語大詞典》:
吐肝露膽(吐肝露膽)
喻赤誠相待,說出心里話。 明
李贄
《復(fù)京中友朋》
:“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亦作“ 吐肝膽 ”。 明
李贄
《復(fù)鄧石陽》
:“二十餘年傾蓋之友,六七十歲皓皤之夫,萬里相逢,聚首他縣,誓吐肝膽,盡脫皮膚?!?/div>
分類:
赤誠
相待
出心
心里話
《國語辭典》:
龍膽(龍膽)
拼音:
lóng dǎn
植物名。龍膽科龍膽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高可達(dá)六十公分。根須狀,淡黃色。葉廣披針形或長卵形,長四至七公分,無柄,對(duì)生?;ù厣敾蛉~腋,花冠筒狀鐘形,紫藍(lán)色。蒴果紡綞狀橢圓形。根莖可入藥,有清熱瀉火的功用。也稱為「觀音草」。
分類:
龍膽
多年生
草本植物
對(duì)生
卵形
《漢語大詞典》:
蛇膽(蛇膽)
蛇的膽囊??扇胨?。 唐 劉恂
《
嶺表錄異
》
卷下:“ 普安州 有養(yǎng)蛇戶,每年五月五日即擔(dān)蚺蛇入府,祇候取膽……即于腹上約其尺寸,用利刃決之,肝膽突出,即割下其膽,皆如鴨子大,曝乾以備上貢?!眳㈤?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鱗二·蚺蛇
》
。
分類:
膽囊
入藥
《漢語大詞典》:
膽悸(膽悸)
膽寒,害怕。 丁玲
《莎菲女士日記·一月十二》
:“回來時(shí),我看到那黑魆魆的小胡同,真有點(diǎn)膽悸。”
分類:
膽寒
害怕
《漢語大詞典》:
膽決(膽決)
勇敢果斷。
《
三國志·吳志·孫峻傳
》
:“少便弓馬,精果膽決。”
《
晉書·虞潭傳
》
:“ 潭 貌雖和弱,而內(nèi)堅(jiān)明,有膽決。”
《
新唐書·辛云京傳
》
:“ 云京 有膽決,以禽生斬馘常冠軍,積功遷特進(jìn)、太常卿?!?宋
陳亮
《先祖府君墓志銘》
:“然其孝友慈愛,明敏有膽決,蓋天資固如此也?!?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七》
:“識(shí)遠(yuǎn)器大而無雄氣膽決者,不能具壯猷?!?/div>
分類:
勇敢
果斷
《漢語大詞典》:
石膽(石膽)
膽礬的別名。
《本草經(jīng)·玉石部·石膽》
:“石膽,味酸小寒。主明目,目痛金創(chuàng)諸癎痙……一名畢石。” 晉
張華
《
博物志
》
卷九:“ 魏文帝 黃初 三年, 武都 西部都尉 王褒 獻(xiàn)石膽二十斤?!?span id="hgq506o" class="book">《
北史·宕昌傳
》:“ 孝文 時(shí),遣使 子橋 表貢硃砂、雌黃、白石膽各一百斤。” 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石四·石膽
》
:“石膽出 蒲州 山穴中,鴨觜色者為上,俗呼膽礬。”
分類:
膽礬
《漢語大詞典》:
魂膽(魂膽)
精神和勇氣。
《
北齊書·杜弼傳
》
:“箭雖注,不射;刀雖舉,不擊;矟雖按,不刺。爾猶頓喪魂膽?!?/div>
分類:
精神
神和
勇氣
《國語辭典》:
孤膽(孤膽)
拼音:
gū dǎn
出眾的膽識(shí)。用于形容勇氣十足,能單獨(dú)與眾多敵人英勇作戰(zhàn)。如:「他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人莫敵,稱得上是孤膽英雄。」
分類:
出眾
膽量
許多
敵人
人英
英勇
作戰(zhàn)
《漢語大詞典》:
膽慄(膽慄)
亦作“膽栗”。 猶膽戰(zhàn)。 唐
司空?qǐng)D
《容城侯傳》
:“歷試臺(tái)閣,號(hào)為明達(dá)。挾奸邪以事上者,見之膽慄,輒自披露。”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
:“壯夫?yàn)橹懤?,力士為之心眩?!?/div>
《國語辭典》:
懸膽(懸膽)
拼音:
xuán dǎn
1.比喻辛苦自勵(lì)。參見「臥薪嘗膽」條?!督鹗?。卷一○○。朮虎筠壽傳》:「陛下當(dāng)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毬鞠細(xì)物動(dòng)搖民間?」
2.形容鼻子的形狀直垂而圓,有如膽囊。《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鼻如懸膽,睛若秋波?!?/div>
分類:
懸掛
擔(dān)心
刻苦
自勵(lì)
膽囊
發(fā)憤圖強(qiáng)
美好
《國語辭典》:
臥薪嘗膽(臥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越王句踐戰(zhàn)敗后以柴草臥鋪,并經(jīng)常舔嘗苦膽,以時(shí)時(shí)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難的故事。見《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勵(lì)?!端问?。卷四三五。儒林傳五。胡安國傳》:「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敵,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臥薪嘗膽,宜思所以必報(bào)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
:「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挂沧鳌笐夷憽?、「嘗膽」、「嘗膽臥薪」。
分類:
勾踐
戰(zhàn)敗
放還
《漢語大詞典》:
剛膽(剛膽)
大膽,勇敢。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華陽洞小兒化為龍》
:“﹝ 吳綽 ﹞見兒化作龍形,一手握三珠填左耳中。 綽 素剛膽,以藥斧斸之,落左耳,而三珠已失所在?!?/div>
分類:
大膽
勇敢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