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動肝(動肝)
史記樂書見動蕩下。
《漢語大詞典》:肝懷(肝懷)
猶內(nèi)心。 晉 陸云 《與楊彥明書》之六:“永耀已葬,冥冥遠(yuǎn)矣,存想其人,痛切肝懷,奈何奈何?!?/div>
分類:內(nèi)心
《漢語大詞典》:肝木
即肝。中醫(yī)以五行之說釋五臟,肝屬木,故稱。 南朝 齊 褚澄 褚氏遺書·平脈:“故右手尺上之關(guān)為肝,肝木生火?!?span id="bkgtrta" class="book">《紅樓夢》第十回:“右關(guān)虛而無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div>
《漢語大詞典》:胸肝
猶肝膽。真誠的心。三國志·蜀志·郤正傳:“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div>
分類:肝膽真誠
《漢語大詞典》:肝膋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網(wǎng)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禮記·內(nèi)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鄭玄 注:“膋,腸間脂?!?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周禮·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漢 鄭玄 注:“珍謂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漬、熬、肝膋也?!?/div>
《漢語大詞典》:青肝
指肝。肝屬東方木位,主青,故稱。 唐 皮日休 《曉次神景宮》詩:“緑腸既朱髓,青肝復(fù)紫絡(luò)?!?/div>
分類:東方
《漢語大詞典》:馬肝石(馬肝石)
(1).石名。詳“ 馬肝 ”。
(2).傳說中的藥石名。洞冥記:“ 元鼎 五年, 郅支國 貢馬肝石百斤,常以水銀養(yǎng)之,半青半白,如今之馬肝,舂碎以和九轉(zhuǎn)之丹,服之彌年不饑渴也,以之拂髮,白者皆黑。”
(3).何首烏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
《漢語大詞典》:馬肝(馬肝)
(1).馬的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史記·封禪書:“ 文成 食馬肝死耳?!?司馬貞 索隱:“論衡云,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span id="qylhvnj" class="book">《漢書·儒林傳·轅固》:“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xué)者毋言 湯武 受命,不為愚?!?顏師古 注:“馬肝有毒,食之憙殺人,幸得無食。言 湯武 為殺,是背經(jīng)義,故以為喻也?!?章炳麟 《獄中聞湘人某被捕有感》詩之一:“馬肝原識味,牛鼎未忘香?!?br />(2).馬肝石,可以作硯。 宋 蘇軾 《孫莘老寄墨》詩之一:“谿石琢馬肝,剡藤開玉板?!?趙次公 注:“ 端州 深溪 之石,其色紫如馬肝者為上?!?明 高明 《琵琶記·孝婦題真》:“鳳咮馬肝,和那鸜鵒眼,無非奇巧;兔毫麜尾,和那犀象管,分外精神?!?/div>
分類:致人
《國語辭典》:有肝膽(有肝膽)  拼音:yǒu gān dǎn
比喻心胸坦蕩,重義氣?!读凝S志異。卷三。連城》:「為人有肝膽,與顧生善;顧卒,時恤其妻子?!埂独m(xù)孽?;ā返谒囊换兀骸赋绲溃骸汉苡袔兹?。像戴勝佛、康在經(jīng)、王克柔,都是有肝膽、有魄力的?!弧?/div>
《漢語大詞典》:雕肝腎(雕肝腎)
見“ 雕肝琢腎 ”。
《國語辭典》:雕肝琢腎(雕肝琢腎)  拼音:diāo gān zhuó shèn
比喻寫作時嘔心瀝血,苦心雕琢字句,刻意求工。宋。歐陽修答圣俞莫飲酒〉詩:「朝吟搖頭暮蹙眉,雕肝琢腎聞退之。」也作「雕肝鏤腎」、「雕肝琢膂」。
《漢語大詞典》:食肝
見“ 食無肝 ”。
《漢語大詞典》:食無肝(食無肝)
東觀漢記·閔貢傳:“ 閔仲叔 居 安邑 ,老病家貧,不能買肉,日買一片豬肝,屠者或不肯為斷。 安邑 令候之,問諸子何飯食,對曰:‘但食豬肝,屠者或不肯與之?!畛鰟惺欣簦筚I輒得。 仲叔 怪問之,其子道狀,乃嘆曰:‘ 閔仲叔 豈以口腹累 安邑 耶?’遂去之 沛 。”后遂用作典故,以“食無肝”形容士人清廉自愛。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詩:“口腹恐累人,寧我食無肝?!币嗍∽鳌?食肝 ”。 明 高啟 《方隱君山園》詩:“此時採擷自足飽,肯為食肝煩縣令?”
《駢字類編》:牛肝
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狄山,帝堯葬于陽,帝嚳葬于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郭璞注: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fù)更生如故。 西京雜記見鹿肚下。
《國語辭典》:肝虛(肝虛)  拼音:gān xū
中醫(yī)上指由于肝臟氣血不足,而引起視力、聽覺減退,容易恐懼等癥狀。
《漢語大詞典》:肝兒(肝兒)
指食用的豬、牛、羊等動物的肝臟。
《駢字類編》:雞肝(雞肝)
禮記內(nèi)則,見鸮胖下。又明一統(tǒng)志:雞肝石灘峻灘。以上二灘俱在馬湖府城西四十里。
《漢語大詞典》:戀豬肝(戀豬肝)
后漢書·周燮黃憲等傳序:“ 太原 閔仲叔 者,世稱節(jié)士……客居 安邑 。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 安邑 令聞,勑吏常給焉。 仲叔 怪而問之,知,乃嘆曰:‘ 閔仲叔 豈以口腹累 安邑 邪?’遂去,客 沛 。”后用為在生活上受地方官照顧的典故。亦作“ 戀豬肝 ”。 明 張煌言 《感遇》詩之一:“落拓何曾夸馬骨,淹留豈為戀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