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典故(續(xù)上)
肉陣
忘肉味
平津肉
醫(yī)瘡剜肉
烏攫肉(又作:烏銜肉)
典故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肉陣〉
楊國(guó)忠于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風(fēng),蓋藉人之氣相暖,故謂之「肉陣」。
《歲時(shí)廣記》一卷之四〈冬景·選肉陣〉~24~
《開元遺事》楊國(guó)忠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風(fēng),謂之肉陣。
典故
忘肉味
 
聞韶三月
 
三月忘味
   
忘味三月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論語注疏·述而》~6~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谷龂?guó)魏·何晏集解:「周曰,孔子在齊,聞習(xí)韶樂之盛美,故忽忘于肉味?!?/span>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斗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于齊,齊處昭公乾侯。其后頃之,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xué)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簡(jiǎn)釋

忘味:指許久未吃過味美食物。宋陸游《病思》之四:“本自人山緣服玉,不應(yīng)忘味待聞韶?!?/p>

聞韶:喻聽到或看到極美妙、極向往的音樂或事物。南朝梁張率《楚王吟》:“不惜同從理,但使一聞韶?!?/p>

聞韶忘味:亦指對(duì)事物喜愛到人迷的地步。宋蘇軾《山村五絕》之三:“豈是聞韶解忘味,選來三月食無鹽?!?/p>


例句

雖無先圣耳,異代得聞?wù)选?李咸用 覽文僧卷

欲知忘味處,共仰在齊人。 竇庠 奉和王侍郎春日喜李侍郎崔給諫張舍人韋諫議見訪因命觴觀樂之什

若解聞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頭。 胡曾 朝歌

微風(fēng)吹木石,澎湃聞韶鈞。 韓愈 送惠師

典故
孫被
 
公孫布被
 
平津肉
 
孫弘被
 
相關(guān)人物
公孫弘


《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傳》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簧蠁柡?,弘謝曰:『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庭詰弘,誠(chéng)中弘之病。夫以三公為布被,誠(chéng)飾詐欲以釣名。且臣聞管仲相齊,有三歸,侈擬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guó)亦治,亦下比于民。今臣弘位為御史大夫,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無差,誠(chéng)如黯言。且無黯,陛下安聞此言?』上以為有讓,愈益賢之?!?/span>
《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列傳·公孫弘〉~262~
弘身食一肉,脫粟飯,故人賓客仰衣食,奉祿皆以給之,家無所馀。
舊題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
「公孫弘起家徒步為丞相,故人齊高賀從之,弘食以脫粟飯,覆以布被。賀怨曰:『何用故人富貴為?脫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慚。賀乃告人曰:『公孫弘內(nèi)廚五鼎,外膳一肴,豈可以臨天下?』于是朝右疑其矯焉。弘嘆曰:『寧逢惡賓,不逢故人?!弧?/span>

簡(jiǎn)釋

孫被:指官員生活儉樸。唐李嶠《布》:“孫被登三相,劉衣闡四方?!?/p>


例句

孫被登三相,劉衣闡四方。 李嶠

典故
醫(yī)瘡剜肉


《全唐詩》卷六百三十六〈詠田家【傷田家】〉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典故
烏攫肉
 

《漢書·黃霸傳》
嘗欲有所司察,擇長(zhǎng)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黃)霸與語道此。后日吏還謁霸,霸見迎勞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為烏所盜肉。'吏大驚,以霸具知其起居,所問毫毫不敢有所隱。

簡(jiǎn)釋

烏銜肉:喻公差辛勞,或喻體察下情。宋蘇軾《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之一:“無人可訴烏銜肉,憶弟難憑犬附書。”


例句

無人可訴烏銜肉,憶弟難憑犬附書。 蘇軾 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之一

《漢語大詞典》:肉陣(肉陣)
唐玄宗 時(shí),外戚 楊國(guó)忠 當(dāng)政,窮奢極欲,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風(fēng),藉人氣相暖,號(hào)“肉陣”。事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肉陣。后亦稱“ 肉屏風(fēng) ”。 清 王曇 《蘇臺(tái)留別》詩:“肉陣屏風(fēng)散似云,燭圍尚向 封 家立?!?/div>
《漢語大詞典》:忘味
忘記美味。多形容沉浸于優(yōu)美音樂中的精神狀態(tài)。語本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漢 班固 《幽通賦》:“ 虞 《韶》美而儀鳳兮, 孔 忘味於千載?!?唐 張鷟 游仙窟:“一時(shí)忘味, 孔丘 留滯不虛;三日繞梁, 韓娥 餘音是實(shí)。” 宋 王禹偁 《大合樂賦》:“若非審音以知政,安能制禮而作樂,聽之忘味,佞邪之道弗興。”
《漢語大詞典》:聞韶(聞韶)
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韶》,傳為 舜 時(shí)的樂名, 孔子 推為盡善盡美。后以“聞韶”謂聽帝王之樂或聽美好樂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yīng)制》:“宸極此時(shí)飛圣藻,微臣竊抃預(yù)聞《韶》。”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聽此笙鏞,曷異聞《韶》之美;顧茲匏土,宛存《擊壤》之風(fēng)?!?傅敷 《次韻答令希見過王仙館中留別》:“載酒有人來問字,傳餐無肉笑聞《韶》?!?/div>
《國(guó)語辭典》:聞韶忘味(聞韶忘味)  拼音:wén sháo wàng wèi
韶,舜時(shí)樂曲名。「聞韶忘味」即孔子在齊國(guó)聽到舜時(shí)的雅樂,心中念念不忘,以致有一段很長(zhǎng)時(shí)間食肉而不知味。語本《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后用以比喻對(duì)某種事物熱愛到入迷的境界。
《國(guó)語辭典》:布被  拼音:bù bèi
以布為被,表示儉樸?!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公孫弘以宰相,布被,食不重味,為下先,然而無益于俗,稍務(wù)于功利矣?!?/div>
《漢語大詞典》:烏銜肉(烏銜肉)
漢書·循吏傳·黃霸:“﹝ 黃霸 ﹞嘗欲有所司察,擇長(zhǎng)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郵亭,食於道旁,烏攫其肉。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 霸 與語道此。后日吏還謁 霸 , 霸 見迎勞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為烏所盜肉?!舸篌@,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問豪氂不敢有所隱。”后因以“烏銜肉”為下情上達(dá)之典實(shí)。 宋 蘇軾 《捕蝗》詩之一:“無人可訴烏銜肉,憶弟難憑犬寄書?!?/div>